当前位置:首页 » 内衣百科 » 肚兜怎么演变成内衣

肚兜怎么演变成内衣

发布时间: 2022-09-11 17:50:52

① 在中国古代的时候,内衣的称呼是怎样演变的呢

古人对内衣很不了解,也很保守,他们认为这是一件非常私密的事,有点像衣服,从目前的研究可以看出,古代内衣的款式可分为长方形、方形、菱形、如意、扇形、三角形等,然而,没有起源就没有变化,内衣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遮羞,直到20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内衣的作用开始演变,内衣在功能上发生了各种变化,如聚集型、提举型、方便肩带、背部美观型、前扣式、无钢支撑型等。


明清时期的内衣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明代称“主腰”,从外形上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内衣是正面全套,后半裸,也就是说,它是以腰围全包的形式出现的,所以名字很生动,我们知道清代内衣的名字,叫“肚兜”,现在有些家长会买小腹包给孩子穿,主要是可以遮住肚脐,不会着凉。


民国初期出现了“小马甲”,这是我国内衣的最后一种款式,今天的“文胸”起源于法国,20世纪初传入中国,女性内衣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的私服,它比其他受礼法制度约束的外在服饰更自由、浪漫、智慧。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内衣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虽然内衣通常是指紧贴身体的衣服,但现在我们说内衣,一般指的是“胸罩”,文胸最大的功能也是不可替代的,除了遮遮掩掩,更是为了保证身体健康,提高女性魅力。

② 在古代,内衣的名字是什么是如何演变的

在古代,内衣之所以会慢慢地演变,就是由于人们思想慢慢在开放,它的名字由亵衣,抱腹,然后演变成为合欢禁,最后成为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小肚兜,接着就成为了今天这个样子。不管在古代还是现在都有内衣这种东西,只不过古代的思想比较封建保守,所以大家对他的称呼有所特别,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的思想比较陈旧,对于一些新的东西都不想去接受,所以最早女子的内衣叫做亵衣,字面上就可以看出人们起初对于新事物非常的不尊重,有一种偷偷摸摸的意思,毕竟当时的传统思想搞得很多人都不敢去接受新的事物,而且不敢光天化日的将它讲出来,接下来就为大家好好的讲解一下古代内衣的发展史。
对于这件事情你要是有什么好的想法,欢迎写在评论下方,我们一起讨论吧。

③ 古人对内衣的称呼都有什么,是如何演变的

古代的内衣,它的称呼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呢?看完涨知识了!

前言:

一说起古代内衣,大多数朋友肯定会回答,不就是肚兜儿吗?小编告诉你,肚兜儿的出现已经是清朝的事情了,古代的内衣,和其他的物件儿一样,也有着它的发展史。

④ 古代女人为何穿肚兜!而不穿胸罩呢

胸罩是1920年代由法国人发明的,它的前名是紧身衣(Corset)在十八世纪时就已出现,当时妇女穿它以保持体态。但因Corset非常不舒服,逐渐演变成分上下两件(束胸及束腹),再经过巴黎设计师们的巧艺,式样愈来愈简单,终演变成今日的胸罩和束裤。不过胸罩惊人的款式变化是近一、二十年才有的。胸罩的英文是Brassiere,口头多简称为bra,此自毫无疑问来自法文。 胸罩是在清末随列强入侵中国传入中国。 据说慈禧是中国第一个戴乳罩的女人。

⑤ 古代内衣的称呼是如何演变的

古代的内衣在秦汉之前,直接叫“亵衣“,当时的民风比较淳朴,所以在叫贴身衣物的时候,古代人还是比较隐晦的。等到了秦汉时期,则是被称为“抱腹”或者“心衣”。这时候的内衣则是用布直接裹在胸前,背后的话再用绳子系上。虽说这种内衣和现在的围裙比较相似,但是这时期的内衣长度只到腰间。

虽说内衣随着朝代的更迭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内衣的款式也在不断的变化,但是因为经济的不同,所以很多的士族权贵在内衣的材质上也是多变的。

⑥ 胸罩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并什么时候流入中国

胸罩是现在女性使用最广泛的内衣之一,又称为文胸,它的主要功能是遮蔽并且支撑女性的胸部。

在1859年,一个叫亨利的美国人发明了一对圆球型的遮胸,这个被认为是现代胸罩的雏形,并且他为这个遮胸申请了专利。后来经过时代的变迁,到1907年法国的设计师保罗发明了现代化的胸罩,这个被认为是现在胸罩的起源。之后100多年里,胸罩的式样和面料都经过不少变化,一直到现在的多式多样。期间还有发明,还有人发明了无背式胸罩、无带胸罩等等。后来,为了收紧胸部使胸部看起来更美更大,又发明了聚拢式胸罩,此外还延伸出了情趣内衣等等,总之胸罩从发明到现在,已经是多式多样,让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任意选择。

在古代,那个时候是没有胸罩的,中国女人穿的主要内衣是肚兜,又称为抹胸。它比现在是女性胸罩要大一些,能够保护女性的胸部和腹部,一般也是贴身穿着,一般绣有一些图案,主要以绣花为主,颜色大多是红色或者粉红色。随着,中国和西方的交往胸罩这种东西也进入了中国女性的眼界之内,很多女人也开始穿起胸罩来取代之前的肚兜抹胸。至于西方在文艺复兴前没有胸罩的时代,贵族妇女们穿上衬裙作为内衣,普通阶层的女性和农妇使用小束腰和胸前系带等等方式来遮掩胸部。

总之胸罩从发明到现在已经100多年了,期间经过很多变迁,才成为目前这样的样式。

⑦ "文胸"是怎么来的

在中国,内衣被称为“内绣”,由于传统道德的观念,关于内衣的历史材料极少,使现代人无据可查。

史料最早的内衣是秦汉时代后的十六周时期,称为“两当”,最初由北方游牧民族传入中原演变成内衣。“两当”有前后两片,“即可当胸又可当背”是其最显着的特点。通常为两层,夹层可衬棉,贴身保暖。

早在我国上古时期,就已织成最早的麻布,它的密度是10根/厘米,但那时内衣却与外衣无甚区别,只是原始的遮体、保暖之用。4000年前,麻布己达到了24根/厘米,随着X祖的丝织技术的传播,内衣日渐区别于外衣的功能,称之为抹胸及裹肚等。

唐朝经济繁荣,国泰民安,唐朝女子喜穿“半露胸式裙装”,将裙子高束在胸上围,胸下围别条宽带,肩、颈、后背无带,穿时由后及前,胸前有一排扣子系合,或用其它带子系束,面料多为织锦,色彩缤纷。从《簪花仕女图》中的薄纱低胸绣花衫,我们看到了唐代女子的“亵衣”。

《西厢记》中的宋代女子,则抹胸在内裹肚,一根幼带围颈,一块菱巾遮胸,掩起千般风情,万种妩媚。

明代的女子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已深谙如何凸现曲线美之道。明代的主腰与背心相似。开襟、两襟各缀有三条襻带,肩部有档,档上有带,腰侧还各有系带,将所有襻带系紧后形成明显的收腰。

清代的肚兜一般为菱形,下面呈倒三角形遮住小腹;肚兜只有前片,后背坦露,上有系带套于颈间,腰部另有两根带子,束在背后。系带的材质不一。兜肚上有各类精美刺绣。
但中国毕竟还是保守的民族,直至清朝末期随着洋纱洋布进入中国,西方的胸衣才真正演绎在中国女子的身型之上。
中国自古就是个多民族国家,除了上述汉族内衣风格外,其他各民族也都有着以自己生活方式为基础的内衣和内衣观念。对这方面的研究还尚待开发。

⑧ 肚兜是怎么由来

肚兜样品 肚兜又称“抹胸”,是中国传统服饰中护胸腹的贴身内衣,形状多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对角设计,上角裁去,成凹状浅半圆形,下角有的呈尖形,有的呈圆弧形。 肚兜的面上常有图案,有印花有绣花,印花流行的多是蓝印花布,图案多为“连生贵子”、“麒麟送子”、“凤穿牡丹”、“连年有余”等吉祥图案。绣花肚兜较为常见,刺绣的主题纹样多是中国民间传说或一些民俗讲究。如刘海戏金蟾、喜鹊登梅、鸳鸯戏水、莲花以及其他花卉草虫,大多是趋吉避凶、吉祥幸福的主题。肚兜(dù dōu ),古称兜肚,上面用布带系在脖颈上,下面两边有带子系于腰间。关于肚兜的名称,历代皆有不同。除了肚兜,又有抹胸、抹肚、抹腹、裹肚、兜兜、兜子、诃子、衵服等。
肚兜的艺术以刺绣为主,也有贴补花纹的。由于它包括缝、绣、剪裁、造型及色彩构成,所以肚兜属于民间妇女艺术中的综合表现部分 1.贴身遮护胸腹的布片。菱形,有的有袋,用以贮物。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像金铸者,曾经盗去 镕使,惟像首屡销不化。盗藏之肚兜,日夜随身。”《恨海》第二回:“车夫一面说着,放下了马鞭子,把银子放在肚兜里。” 茅盾 《林家铺子》四:“ 寿生 一面说,一面撩起衣服,从肚兜里掏出一个手巾包来递给了 林先生 。”按,罩在衣外炊事用者,亦有此名, 沪 语名为“饭单”, 湖湘 间名曰“围裙”。
2.旧时妇女或小儿用的抹胸。 清 吴珠泉 《续板桥杂记·雅游》:“至于抹胸,俗称肚兜,夏纱冬绉,贮以麝屑,缘以锦缣。”小儿用者,今仍常见,惟一般无袋。 湖湘 间名“兜肚”,睡眠时以免风吹肚脐。于肚兜,说来话长,其来源可追溯到天地混沌初开之时。女娲和伏羲兄妹二人在漫天洪水以后通婚,生儿育女,创造了人类最初的服饰——肚兜,目的是用来遮掩人体之羞。

根据中国历史记载,它的起源最由可追溯至公元前818年,《左传》“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姖,皆衷其衵服,以戏于朝。”这里所说的衵服就是近身衣,也可能是后来的肚兜。先秦称“膺”,汉谓之“抱腹”,流行于魏晋南北朝。亦有一说肚兜是杨贵妃为遮掩她和安禄山私通的痕迹而发明的。民间亦有一说肚兜起于汉时,独身女子因怕被粗鲁汉子欺负,所以用布缠胸,再以带子系至背后,称之为“缚胸”。汉代 汉刘熙《释名.释衣服》曰:抱腹,上下有带,抱裹其腹,上无裆者也。徐珂《清稗类钞》服饰类曰:肚兜,夏纱冬绉,贮以麝屑,缘以锦缣。清曹庭栋《养生随笔》卷一载:腹为五脏之总,故腹本喜暖,老人下元虚弱,更宜加意暖之。办兜肚,将蕲艾捶软铺匀,蒙以丝绵,细针密行,勿令散乱成块,夜卧必需,居常亦不可轻脱。又有以姜桂及麝诸药装主,可治腹作冷痛。 明代之后 明代之后,妇女已普遍有使用肚兜的习惯,当时叫“兜子”,俗称抹胸。是用交料两块,斜裁,上尖下平而成。清代的抹胸有两种款式,一种是短小贴身的,缚于胸腹之间,俗称“肚兜”。另一种是束于腰腹之间的,称为“抹胸肚”。《清稗类钞》记载:“抹胸,胸间小衣也,一名抹腹,又名抹肚;以方尺之布为之,紧束前胸,以防风寒内侵者,俗称兜肚。男女皆有之”。 清代 清代内衣称“肚兜”,一般做成菱形。上有带,穿时套在颈间,腰部另有两条带子束在背后,下面呈倒三角形,遮过肚脐,达到小腹。材质以棉、丝绸居多。系束 用的带子并不局限于绳,富贵之家多用金链,中等之家多用银链、铜链,小家碧玉则用红色丝绢。“肚兜”上有各类精美的刺绣。红色为“肚兜”常见的颜色。由此可见兜肚到了清朝,不光是防风侵体,更兼有药疗及香囊的功用了。
《红楼梦》第三十六回写宝钗来至宝玉房中,看见袭人在做针线,原来是白绫红里的兜肚,上面扎着鸳鸯戏莲的花样,红莲绿叶,五色鸳鸯。

⑨ 古人是如何穿内衣的

古代的女子都有肚兜,是中国传统女性服饰中的一种,这是女性一件私密用品,大多数为长方形,也有的是正方形,上面会绣有各种图案,便是吉祥如意等,主要用于保护胸腹部的内衣,所以古代的肚兜又叫做“抹胸”。

清朝时候叫肚兜,宋朝叫“抹肚”。为了遮羞,慢慢演变成了肚兜。

古人上边穿肚兜,那下边穿什么?到汉朝开始,里面才增加了一样穿着—穷裤

男子为了方便劳动与打仗,后来才演变成今天的内裤。我们现在人看到会想以前他们不穿内裤会不会漏风什么的,好奇怪。

唐代以前,甚至到唐代中期内衣都是肩部有带子的,但是到了唐代,出现了一种没有肩带的内衣,叫“诃子”。所以在我们看到的唐代的电视剧中基本上都是“半露胸式裙装”,可怜我们范爷版的《武媚娘传奇》,因为太过于忠实于唐代的内衣文化,而惨遭涂抹为大头贴,也许是因为某某没读过小编的内衣发展史。宋代也一直沿袭着这种穿法,只不过在做内衣的面料上更加讲究罢了。

元代稍微变化了一些,改名叫“合欢襟”,由后向前系。明代变化为一种叫“主腰”的东西,类似于现在的背心,不过人家还可以收腰,看来古人也发现S型好看,呵呵。到了清代就有了一个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名字“肚兜”,一般是菱形的。上有带穿时套在颈间,腰部另有两条带子束在背后,下面呈倒三角形,遮过肚脐,达到小腹。“肚兜”上有各类精美的刺绣。红色为“肚兜”常见的颜色。

进入现代,当街美女偶尔也有标新立异的穿一回肚兜,来一阵“中国风”。甚至还有人嚷嚷着要“内衣外穿”,但是,亲,你是否知道“吊带”我们的祖先早就流行过了,“内衣外穿”的风也被祖先提前刮过了,只不过这时尚转了一个圈又回来了而已。

⑩ 古代的女子穿肚兜能起到作用吗是谁发明了内衣

肚兜和内衣可是两个性质肚兜对于古代的人来说可以束胸只是其中一个用处,而内衣则是完全当成了现代女性束胸的东西,而发明内衣的人是法国的设计师保罗波列。


当时这个设计师是以自由的名义设计出来的,这款内衣,因为为了解决欧洲女性的现状,也为了体现欧洲女性的平等,于是她发明了胸罩,我们也可以想象这个东西,虽然算是一个比较隐私的衣物,但确实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女性如果没有了胸罩,那么平时的出行将会非常的不方便。


热点内容
女警戴帽子的头发怎么扎 发布:2023-08-31 22:03:00 浏览:4175
草的绿色染在裤子上怎么办 发布:2023-08-31 22:01:09 浏览:5237
毛衣喇叭裙怎么加针 发布:2023-08-31 21:54:08 浏览:3857
抚顺买男装哪里好 发布:2023-08-31 21:53:12 浏览:4324
钩针钩毛线帽怎么做视频 发布:2023-08-31 21:48:20 浏览:3540
福建人的帽子怎么做 发布:2023-08-31 21:33:56 浏览:3545
男生红色卫衣怎么搭裤子 发布:2023-08-31 21:32:02 浏览:4483
条纹衬衣配什么颜色的领带好看 发布:2023-08-31 21:26:07 浏览:4118
穿带帽子的大衣怎么扎头发 发布:2023-08-31 21:09:32 浏览:3434
男装牌匾什么颜色字最亮 发布:2023-08-31 21:03:10 浏览: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