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舰队干部内衣什么颜色的
A. 白T恤的原型是男士内衣,是单身汉的标配,为什么广泛流行起来
白T恤的原型是男士内衣,是单身汉的标配,为什么广泛流行起来?T恤尽管在现在是一个在任何情况下男女都皆适宜的服饰,但在最初的时候是作为男士内衣的,一般都没人敢在公共场所外穿。不管怎么搭配,里边都用到一件T恤来内搭,用于防护绸缎套服等外套,严格意义上来说T恤更好像人体和有使用价值衣服裤子中间的天然屏障。
B. 丛飞的资料
丛飞,原名张崇,1969年10月生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庄台镇。初二辍学,后进入某银行担任出纳,带薪考入沈阳音乐学院,1992年毕业后到广州闯荡,两年后来到深圳。
1994年8月应邀参加重庆举行的一次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义演,开始长达11年的慈善资助。截至目前,已经资助贵州、湖南、四川等贫困山区178名贫困儿童。先后被授予“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深圳市爱心市民”、“深圳市爱心大使”等称号。
2005年4月被诊断为胃癌,进入深圳市人民医院治疗。5月27日在病床上加入中国共产党。
阳光从窗外斜射进来,照在病房内的白墙上,留下斑驳的树影。一位穿绿色条格病服的人静静地坐在床上,静静地看着书。
这是深圳市人民医院肿瘤科的一间病房,两个月前他被诊断为胃癌。
在动手术的时候,医生发现他胃部的肿瘤已经与胰腺粘连。“胃癌已经扩散……”紧急会诊后,医生们决定将伤口立即缝合。
刚刚做完第三个化疗疗程,他的头发掉光了,疾病已经压迫到他的声带,他的嗓子嘶哑,疼痛。
他曾是深圳一位小有名气的演员。而现在,他的名字在更大范围内传播———按媒体报道,自1994年起,他开始资助贫困山区的贫困孩子,受他资助的孩子达到178人,累计捐助款300万元。
现在,他受到了深圳市民的敬仰,由于资助孩子散光了家财,人们纷纷为他捐款,医院也决定免收治疗费。
手机响了,是最让他无奈的催款电话,“你不是说好要将我的孩子供到大学毕业吗?他现在还在读初中,你就不肯出钱了?你这不是坑人吗?”
“我病了好几个月都没有演出,所以暂时没法付款。”“什么时候病能治好?”
对这个问题,病人也答不上来,因为自从住进医院,大夫就没有和他谈过出院的事情。
“我将自己送上了天梯,上去后却下不来,真是无力再往上走但也没有下梯之路。”他这样评价自己的助学之举。
爱唱歌的“大崇”
丛飞,1969年10月出生在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庄台镇,11年前,他从沈阳音乐学院毕业后来到南方闯荡,11年后,躺在深圳的病床上的他最希望能回东北农村。
现在,村里的乡亲们还记得当年那位爱唱歌的“大崇”(丛飞昵称)。“有时我回家,就看见我们家的土炕上坐满了人,大崇拿着扫帚疙瘩当麦克风唱歌呢,”丛飞的母亲李彩凤回忆说:“丛飞从小就喜欢唱,但他和爱唱东北二人转的父亲不一样,他学电视连续剧的插曲。《霍元甲》、《上海滩》他听一两遍就能记住,大家都说他唱得好。“
对于丛飞的这项爱好,老俩口并没有太在意,“我们希望他能搞点别的,找个正式工作。”几经周折,丛飞当上了银行的一名出纳,并且点钞点得“特溜”。
但丛飞的兴趣还是在唱歌上,后来他考上了沈阳音乐学院。
现在儿子散尽家财资助贫困儿童,母亲虽有些嗔怪但也接受了。多年前,她自己就收养了一名孤儿———大丛飞两岁的姐姐。“其实他爸也这样,老把乞丐往家里领,”
李彩凤说,有时她一回家就看见满院子晾着脏乎乎的垫子、衣服,一进屋,“妈呀,全是乞丐。”
丛飞从小就开始和时不时来“拜访”的乞丐打交道,“这孩子和一个山东的乞丐关系特别好。”李彩凤说,丈夫不仅一次次把乞丐领回家,还让儿子给他们端茶倒水,乞丐们逢年过节就来家里拜年,“大崇就把手头的饺子、点心主动给人。”
桥洞里走出的歌手
1994年,丛飞从沈阳音乐学院毕业后来到了广州。
他曾向朋友描述那段经历,“睡在桥洞里,吃人家剩下的盒饭”,这让李彩凤非常心疼,“我是后来才听他说起的,丛飞刚来广州的前半年都没有和家里联系。
我想孩子,怕出了什么事情。“李彩凤说她当时常常拿着扫帚一边扫地一边就出起神来。
据丛飞的一位左姓朋友讲,1996年,丛飞在广州时,有个人发现丛飞有演艺才能,就带着丛飞搞演出赚钱。当年在深圳的一次大型演出中,他们赚了不少钱,但那人拿着钱溜了。丛飞当时身无分文,生活重新陷入困顿。这位朋友说,丛飞曾从深圳宝安机场徒步走回市区,这段距离坐车也需要一个小时左右。“但丛飞说他一点都不恨那个人,”因为他认为那个人给了他第一次演出的机会。
而据丛飞的朋友李雄兄弟称,丛飞到深圳后不久,就认识了他俩。“当时他很黑也很瘦,颧骨高高的。”形象不是很好,但这个年轻人卓越的表演能力与歌唱天赋,让他俩很惊讶,当即决定和他联合搞演出。李雄说,在一次大剧院搞的沙龙上,他们帮丛飞开了个人专场。“他唱得非常好,”此后,丛飞开始出入各种歌厅进行表演。从最初演唱一首歌挣80元,到渐渐涨到几百元。当时丛飞已经开始模仿名人的举止神态,常逗得观众笑个不停,现场气氛好,丛飞的节目常被放到下半场压轴。
李雄说,渐渐地,有人开始注意丛飞,并邀请他去表演。久而久之就有名气了。
滚雪球似的捐助
有了名气的丛飞经常有演出机会,但朋友们发现,本来不该缺钱的丛飞却总是显得囊中羞涩。“后来才知道,他把钱都捐给山区的孩子了。”丛飞的一位朋友说。
丛飞资助贫困儿童的义举具体开始于哪一年,已经很难考证,各种版本的说法都有,因为丛飞病情的关系,也无法向他本人求证,但比较公认的是1994年,丛飞在重庆参加的一场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慈善义演改变了他的人生。
那次演出中,观众席上坐的是几百名因家贫辍学的孩子,丛飞当时毫不犹豫地把身上所有的2400元现金放进了捐款箱。主持人告诉丛飞:“你捐出的这笔钱,可以使20个孩子完成两年的学业!”
丛飞当时感觉到这是很有价值的事情。从此以后,他就开始不断地资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先后二十多次赴贵州、湖南、四川等贫困山区举行慈善义演,为当地失学儿童筹集学费。
李雄说,丛飞也曾经询问过他们,该不该资助那么多孩子。“我们说这是好事,一定要坚持,”并劝丛飞尽量收养少数民族的孩子,“集齐56个民族的孩子最好。”
据官方消息称,现在丛飞资助的孩子总数达到178人,除了汉族外,还包括彝族、布依族、苗族、白族、羌族等少数民族的孩子。
丛飞曾这样解释他捐助的动机:“在山区时,我被他们的贫寒所震撼,看到他们穿不上衣,吃不上饭,我心里就难受,而当我听到这些孩子有书可读时我就高兴。”他说,他最主要的愿望是让孩子有书读,让社会少几个文盲,少几个法盲。正因为他爱上了这些质朴、憨厚、勤劳的山民,他的捐献才像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其实他就是在滚雪球,不知不觉中雪球就越来越大,然后就慢慢开始觉得累了,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妻子邢丹说,“事实上,只要去贵州贫困山区看过的人,都会被那里的贫困程度所震撼,我也是在跟他去了一次后才理解他的所作所为的,每个人都会被那里的惨境震撼,都会伸出援手。丛飞没有什么特别的,所不同的是,他每年都会去那边,每年都会有义演,每年都会看到新的失学儿童,所以每年都会被新的资助对象所打动。”
17万元外债
2004年,丛飞在贵州毕节地区织金县认养了32名孤儿和贫困学生,资助的孩子总数达到178人。
贵州省织金县官寨乡副乡长徐习文是丛飞在贵州捐资助学的承办人,徐习文说:“丛飞对贫困山区人民的那颗赤子之心,常常感动得我们热泪盈眶。来贵州扶贫助弱的单位和个人也不少,但没有谁能像他这样达到了完全忘我的境界。他6次来织金县和安顺市为贫困生送学费,走时不但捐光了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钱物,还要向随行的朋友借钱捐,有几次甚至连身上穿的衣服都脱下来捐了,大冬天只穿着一件短袖内衣返回了深圳。”
“本来以丛飞的实力资助那么多孩子,其实没有太大的问题。”丛飞的朋友李雄说。在一些城市的商业演出中,丛飞已经小有名气,每场演出的出场费能够达到一万到两万元,多的时候一个月的收入可以到十几万元,资助孩子们的学费,对健康的丛飞来说,完全可以承担。但2003年非典后,丛飞的演出机会锐减,收入也就越来越少,给孩子交学费时资金也紧张起来。
按《深圳特区报》的报道,当时为了及时给一百多个孩子交上学费,丛飞从亲朋好友处先后借了10万元,在开学前如期给孩子们送去。
李雄说:“有次他向我们借了1000元钱,还死活要用录像机来抵押,到现在这个录像机还在我家里。”
从2004年春天开始,丛飞的胃部经常剧烈疼痛,还时常吐血、便血,丛飞的母亲李彩凤说,当时家里人和朋友们都劝他住院治疗。可丛飞拒绝了,只在门诊开了些口服药维持。2004年7月,丛飞如约来到贵州,给孩子们送去了下学期的学费。只是,这笔学费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他再次从朋友们手中借来的。当时,丛飞已经背负上了17万元的债务。
李彩凤说,丛飞当时还安慰她说:“只要我多联系一些商业演出,还这十几万元钱不难。”但没想到的是,丛飞的胃痛日渐严重,嗓音也渐渐不如往昔,他再也无力靠演唱为孩子们挣得学费了,欠下的债务无法还上,成了压在他心头的沉重负担。
“为什么没有能力了还要坚持资助孩子呢?”家人朋友对此都不能理解:“助人为乐也要量力而行,哪能借钱捐助别人?”丛飞这样向他们解释说:“我曾向孩子们承诺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供他们到毕业,怎么能说话不算数呢?”
人们眼中的丛飞
在捐助山区贫困孩子的同时,丛飞还是深圳市义工联合会的五星级义工,义工编号2478.杨华女士是丛飞进入义工联的引路人。1996年底,杨华在深圳团市委举行的一个“帮困助乐”基金义演中认识了丛飞,杨华感觉到丛飞是个敬业、热情、具有深厚社会责任感的年轻人,因此在1997年初她就请丛飞加入义工联,并由他着手招募人员创建一个义工联自己的艺术团,由丛飞担任这个艺术团团长。丛飞马上就答应了,然后就开始组织人员培训,经过半年多将这个业余的艺术团创建起来。义工联艺术团在深圳的表演反响非常强烈,每年要演十多次大型演出。很多观众都是冲着丛飞的名头去的,而去了之后又都被他的魅力所折服。
“在这些观者眼中,丛飞是一个开朗、敬业、从不耍大牌,对观众很亲切的表演者。”杨华说。
现在深圳某网络公司任职的封女士也是义工联的成员,她与丛飞是在莲花北残疾人康复站中的义演活动中结识的,康复站在每年的春节、元宵、中秋等重大节日举办的活动,丛飞总是会过来参加,从来没有缺席过。他善于模仿名人,神态真实传神,让人惊叹,极受康复站的残疾人喜欢。在封女士眼中,丛飞是一个给身边的人带来太多快乐的人。
对于丛飞长期资助贫困孩子的行为,封女士认为,丛飞并没有图什么。他将这种行为看成是自己的一种责任,虽然他仅仅只是个普通的外来打工者,但资助孩子们时间久了,慢慢也就成了一种习惯。
“他这个人太认真,有时也絮叨。几个兄弟一起吃饭,他总是叨叨这顿饭能换多少贫困儿童的学费,我们都笑他。”丛飞的朋友左先生说。
丛飞一开始并没有告诉大家自己资助了贫困山区的孩子,“我们也是后来才知道的。”左先生说,丛飞做事不爱张扬,所以当很多人对他的行为表示怀疑时,他也懒得解释,只是笑笑。
据《深圳特区报》报道,1998年3月10日至16日,丛飞为了资助深圳的贫困孩子读书,连续举办了7场“帮困助弱丛飞义演晚会”,将50多万元的门票收入全部捐献给了深圳市青少年事业发展基金会;1998年8月19日,正在外地参加商业演出的丛飞接到深圳有关方面打来的电话,问他能否参加次日举办的“情系灾区抗洪救灾”大型义演,丛飞立即推掉了多场商业演出,自掏腰包买机票返回深圳,还把自己在湖南演出所挣的2万元全部捐献了出来。
丛飞住院后,来看望他的人有很多是素不相识的市民。一位张姓市民说:“我以为宣传报道太夸张,跑过来一看才发现原来是真的,他真了不起,是真正有爱心的人。”
“这和他小时候带我回家吃一碗饺子,分一块大饼的行为,其实一样,并没有什么大区别,”在丛飞小时候的同学赵先生眼里,丛飞资助贫困儿童读书的行为并非不可理解。“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除了比其他人多些爱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家事
丛飞的家在深圳罗湖区翠竹路东的新港鸿花园,一套五六十平方米的房子。
房间内半面墙的书柜摆满了奖状与照片,CD架上摆放着一些古典音乐与民族歌曲,“虽然小点,简单点,但还是很温馨的。”妻子邢丹说。
这位24岁的漂亮空姐现在理解了丛飞所做的一切,她认为丛飞是位有责任感的男人,并成为他的第二任妻子。
丛飞的第一任妻子是个缅甸人,在两年前与他离了婚,留给他当时年仅二岁的女儿睿睿。
实际上,结婚之初的邢丹对丛飞的做法有时难免也不理解,会发些牢骚。2004年夏,丛飞带着她去贵州黔南贫困山区为所资助的孩子送衣物和学费。“那些孩子家里的贫困程度让我震惊,他们一年四季吃不起肉,玉米面还要掺上秸秆吃。许多人家五六口人冬天只有一床棉被。当看到那些可爱的孩子们搂着丛飞的脖子一个劲地喊着爸爸,孩子的家长拉着丛飞的手默默流泪,那一刻,我真正理解了丛飞的付出。”
邢丹此后辞去了空姐的工作,照顾着年幼的女儿睿睿,当起了全职的家庭主妇。
邢丹说她现在心态很好。“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开心就好,至于钱财这东西,反正家境也没到吃不上饭,资助就资助好了,自己嘛够用就可以了。”
对社会上人们对丈夫的种种评价,邢丹说:“他超出自己能力的资助,在旁人看来十分夸张,在我看来,却很自然,他性格就是这样,看不得旁人受苦,又经不起别人的哀求,别说这些贫困山区的孩子,就是普通朋友,只要软语相求,开口要他帮忙,不管是钱是事,他都会当回事情去解决,不太懂得拒绝别人,是他的优点,但也是他的弱点吧。”
邢丹说,丛飞爱看电影,他们每个月都要去看好莱坞大片的首场,几乎场场不落,但如今他因为生病已经很久没有进电影院了。
在住院后,丛飞曾向好友留下了三方面内容的遗嘱:“邢丹嫁给我,一直跟我过着十分清贫的日子,还陪着我跋山涉水去贫困山区捐资助学,她为我吃的苦头太多了。如今她怀有4个多月的身孕,以后她一个人可怎么扶养这个孩子?请大家一起做通她的工作,拿掉这个孩子,以利于她以后的生活;我奔波多年,没有给家人留下任何积蓄,很对不起父母家人。我死后,让我的父母带着睿睿回辽宁乡下,那里的生活水平低,容易过活;我资助的一百多个孩子,有很多还是小学生,如果他们不能继续读书,等待他们的将是无望的未来,你们一定要多想想办法,让他们继续读书啊……”
《深圳特区报》记录了邢丹对丛飞遗嘱的反应:邢丹情绪激动得不能自制:“在这个世界上,他除了这个孩子,已经一无所有了,我怎么可以为了自己而将这个孩子打掉呢?无论如何,我都要把他生下来……”
愿你幸福
在病床上的丛飞每天仍能收到各地儿女们寄来的信,看信读信是他最大的乐趣和享受。
“爸,我要告诉您一件事,我从小就没有见过大海,我很想去看大海,等您病好了,等我大学毕业,我要和您一起去看海。爸请您放心,我会努力学习的,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贵州省织金县罗燕艳信中的话。
她正在织金县一中读高二。
“丛飞的资助让我懂得了上帝在最起初并不薄待任何人,他总是给人相同质量守恒的人生,关键在于你的需要,你要多一点世俗的幸福,那么精神的愉悦就会酌情递减,反之亦然。”湖南省汉寿县《沧浪》主编胡诗词这样评价丛飞。患有小儿麻痹症的胡诗词累计接受丛飞捐助达到八万四千元,使他实现了上大学、当作家的梦想。他得知丛飞患癌症住院治疗,专程从汉寿县前来探望。
病榻上,丛飞仍然惦念着贫困山区的那一百多个孩子,惦念着他们这学期的学费还没有交上。5月17日,他把大家捐给他治病的钱留下3个疗程的化疗费用后,拿出2万元钱捎往贵州织金县贫困山区。他吃力地给贵州的“儿女们”录下了一段话:“孩子们:爸爸不能亲自来看你们了,但爸爸很想念你们,希望你们能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5月15日,丛飞手术后第二天,他向前来看望的有关领导交了一份写于一年前的入党申请书:“我是一个自由歌手,没有单位,写好的入党申请书一直没交,现在,我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请您把它交给党组织,希望我在有生之年能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5月27日上午,丛飞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6月15日,丛飞在病榻上开了个家庭会,向父母家人提出了两点愿望:身后捐献眼角膜、有用器官造福他人,并将遗体捐献给医院做医学研究;拒绝接受深圳市住宅局送他居住的一套四房两厅住宅,家人何时何地都只能向社会奉献而不能向社会伸手。
“只要你快乐,只要你幸福,只要你圆上了好梦,我就不辛苦。只要你开心,只要你如意,只要你回头一笑,我就很知足。”丛飞轻轻哼起他自己作词的《愿你幸福》这首歌,脸上充满笑意。
“网络”一下“丛飞”,相关网页约3580篇。自1994年起,在深圳做演员的丛飞开始资助贫困山区的孩子,共资助178人,累计捐助款三百万元。现在丛飞因胃癌住院治疗,他的善举被广为称颂。
C. 海军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海军军服为深藏青色。
我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在采用的2007式军服是根据保持97式军服优点的基础上设定的军服,采用了大量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品种设计更加完善配套,整体设计风格典雅质朴,款式造型更具时代特色,颜色更加协调庄重。
07式军服,陆军军服颜色调整为松枝绿;海军军服由原来的藏青色调整为深藏青色,本白色调整为白色,上白、下藏青色调整为全白色;空军军服颜色在现行蓝灰色基础上作了适当加深。
(3)南海舰队干部内衣什么颜色的扩展阅读:
军服分类:
1.礼服系列。威武庄重,适合重大节日、庆典、集会等礼仪场合穿着。分军官礼服和“两团一队”礼服两类。军官礼服,包括礼服大檐帽、礼服、礼服衬衣、 礼服皮鞋和配套标志服饰。
“两团一队”礼服,即仪仗队、军乐团礼宾服和文工团演出服,包括大檐帽、夏礼服、冬礼服、礼服大衣、礼服皮鞋(靴)和配套标志服饰。
2.常服系列。美观大方,适合日常工作、学习和节假日穿着。分春秋常服、夏常服、冬常服三类。春秋常服,包括大檐帽、春秋服、衬衣、袜子、皮鞋和配套标志服饰。
夏常服,包括夏常服帽 、长(短)袖夏常服、夏裤(裙)和配套标志服饰。冬常服,包括冬帽、冬常服、毛衣裤、内衣裤、常服大衣、常服手套和配套标志服饰。
3.作训服系列。防护功能强,结实耐穿,适合部队作战训练和工作执勤穿着。包括作训帽、夏作训服、冬作训服、作训大衣、作战靴和配套标志服饰。
4.标志服饰系列。标识鲜明,与军服搭配使用。包括帽徽、领花、军衔标志、胸标、姓名牌、级别资历章、国防服役章、臂章、绶带,以及领带、领带夹、外腰带、内腰带等。
D. 丛飞的姿料
近两年,我市涌现出一批热心希望工程的爱心人士,刘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市希望工程办公室的崔志魁主任回忆这位刘先生第一次来捐款的情景:“2004年4月15日,刘先生第一次出现在团市委希望工程办公室,捐款2000元,提出想帮助贫困儿童上学读书。他大概30多岁,穿着朴素,态度和蔼,而且话不多,当我们要求留下他的姓名和地址等联系方式时,他却微笑着谢绝了,只留下刘先生这个称呼。”
经过团市委的推荐,丰宁黄旗镇中心小学的宋佳怡成了刘先生资助的第一个孩子。
自此之后,刘先生先后13次捐款:2004年捐款23000元,2005年捐款24000元,2006年捐款9000元,共资助大学生9名,高中生3名,初中生4名,小学生16名。
“每次刘先生都是来去匆匆,不愿意多透露自己的信息,团市委多次想通过媒体报道他的感人事迹,也曾被他婉言谢绝。刘先生是目前个人捐款最多的一位,而且他做善事不留名的精神非常让我们感动。”崔主任告诉记者。
承德县的徐晶晶、徐硕姐弟俩是刘先生资助最多的贫困孩子。2年里,刘先生先后资助姐弟俩上学费用18000元。2003年,姐弟俩的父亲因车祸离开人世,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母亲在饭店打工,每个月四五百元的收入对维持正常的生活来说已经是捉襟见肘,再供两个孩子上学更是难上加难。“要不是刘先生资助我们,我们姐弟俩早就辍学在家了。”徐晶晶对刘先生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因为没有刘先生的联系方式,2004年8月份的时候,徐晶晶曾经给刘先生写过一封信,通过团市委转交给刘先生,对他的资助表示感谢,并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但刘先生并没有回信,也拒绝了徐晶晶的见面要求。目前,徐晶晶已经从白求恩医学院毕业,正在寻找工作。“我希望我在找到工作以后,通过另外一种形式或者方法当面感谢刘先生。”
2
丛飞,原名张崇,1969年10月生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庄台镇。初二辍学,后进入某银行担任出纳,带薪考入沈阳音乐学院,1992年毕业后到广州闯荡,两年后来到深圳。1994年8月应邀参加重庆举行的一次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义演,开始长达11年的慈善资助。截至目前,已经资助贵州、湖南、四川等贫困山区178名贫困儿童。先后被授予“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深圳市爱心市民”、“深圳市爱心大使”等称号。2005年4月被诊断为胃癌,进入深圳市人民医院治疗。5月27日在病床上加入中国共产党。
本报记者 周勇 深圳报道
阳光从窗外斜射进来,照在病房内的白墙上,留下斑驳的树影。一位穿绿色条格病服的人静静地坐在床上,静静地看着书。
这是深圳市人民医院肿瘤科的一间病房,两个月前他被诊断为胃癌。
在动手术的时候,医生发现他胃部的肿瘤已经与胰腺粘连。“胃癌已经扩散……”紧急会诊后,医生们决定将伤口立即缝合。
刚刚做完第三个化疗疗程,他的头发掉光了,疾病已经压迫到他的声带,他的嗓子嘶哑,疼痛。
他曾是深圳一位小有名气的演员。而现在,他的名字在更大范围内传播———按媒体报道,自1994年起,他开始资助贫困山区的贫困孩子,受他资助的孩子达到178人,累计捐助款300万元。
现在,他受到了深圳市民的敬仰,由于资助孩子散光了家财,人们纷纷为他捐款,医院也决定免收治疗费。
手机响了,是最让他无奈的催款电话,“你不是说好要将我的孩子供到大学毕业吗?他现在还在读初中,你就不肯出钱了?你这不是坑人吗?”
“我病了好几个月都没有演出,所以暂时没法付款。”“什么时候病能治好?”
对这个问题,病人也答不上来,因为自从住进医院,大夫就没有和他谈过出院的事情。
“我将自己送上了天梯,上去后却下不来,真是无力再往上走但也没有下梯之路。”他这样评价自己的助学之举。
爱唱歌的“大崇”
丛飞,1969年10月出生在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庄台镇,11年前,他从沈阳音乐学院毕业后来到南方闯荡,11年后,躺在深圳的病床上的他最希望能回东北农村。
现在,村里的乡亲们还记得当年那位爱唱歌的“大崇”(丛飞昵称)。“有时我回家,就看见我们家的土炕上坐满了人,大崇拿着扫帚疙瘩当麦克风唱歌呢,”丛飞的母亲李彩凤回忆说:“丛飞从小就喜欢唱,但他和爱唱东北二人转的父亲不一样,他学电视连续剧的插曲。《霍元甲》、《上海滩》他听一两遍就能记住,大家都说他唱得好。“
对于丛飞的这项爱好,老俩口并没有太在意,“我们希望他能搞点别的,找个正式工作。”几经周折,丛飞当上了银行的一名出纳,并且点钞点得“特溜”。
但丛飞的兴趣还是在唱歌上,后来他考上了沈阳音乐学院。
现在儿子散尽家财资助贫困儿童,母亲虽有些嗔怪但也接受了。多年前,她自己就收养了一名孤儿———大丛飞两岁的姐姐。“其实他爸也这样,老把乞丐往家里领,”
李彩凤说,有时她一回家就看见满院子晾着脏乎乎的垫子、衣服,一进屋,“妈呀,全是乞丐。”
丛飞从小就开始和时不时来“拜访”的乞丐打交道,“这孩子和一个山东的乞丐关系特别好。”李彩凤说,丈夫不仅一次次把乞丐领回家,还让儿子给他们端茶倒水,乞丐们逢年过节就来家里拜年,“大崇就把手头的饺子、点心主动给人。”
桥洞里走出的歌手
1994年,丛飞从沈阳音乐学院毕业后来到了广州。
他曾向朋友描述那段经历,“睡在桥洞里,吃人家剩下的盒饭”,这让李彩凤非常心疼,“我是后来才听他说起的,丛飞刚来广州的前半年都没有和家里联系。
我想孩子,怕出了什么事情。“李彩凤说她当时常常拿着扫帚一边扫地一边就出起神来。
据丛飞的一位左姓朋友讲,1996年,丛飞在广州时,有个人发现丛飞有演艺才能,就带着丛飞搞演出赚钱。当年在深圳的一次大型演出中,他们赚了不少钱,但那人拿着钱溜了。丛飞当时身无分文,生活重新陷入困顿。这位朋友说,丛飞曾从深圳宝安机场徒步走回市区,这段距离坐车也需要一个小时左右。“但丛飞说他一点都不恨那个人,”因为他认为那个人给了他第一次演出的机会。
而据丛飞的朋友李雄兄弟称,丛飞到深圳后不久,就认识了他俩。“当时他很黑也很瘦,颧骨高高的。”形象不是很好,但这个年轻人卓越的表演能力与歌唱天赋,让他俩很惊讶,当即决定和他联合搞演出。李雄说,在一次大剧院搞的沙龙上,他们帮丛飞开了个人专场。“他唱得非常好,”此后,丛飞开始出入各种歌厅进行表演。从最初演唱一首歌挣80元,到渐渐涨到几百元。当时丛飞已经开始模仿名人的举止神态,常逗得观众笑个不停,现场气氛好,丛飞的节目常被放到下半场压轴。
李雄说,渐渐地,有人开始注意丛飞,并邀请他去表演。久而久之就有名气了。
滚雪球似的捐助
有了名气的丛飞经常有演出机会,但朋友们发现,本来不该缺钱的丛飞却总是显得囊中羞涩。“后来才知道,他把钱都捐给山区的孩子了。”丛飞的一位朋友说。
丛飞资助贫困儿童的义举具体开始于哪一年,已经很难考证,各种版本的说法都有,因为丛飞病情的关系,也无法向他本人求证,但比较公认的是1994年,丛飞在重庆参加的一场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慈善义演改变了他的人生。
那次演出中,观众席上坐的是几百名因家贫辍学的孩子,丛飞当时毫不犹豫地把身上所有的2400元现金放进了捐款箱。主持人告诉丛飞:“你捐出的这笔钱,可以使20个孩子完成两年的学业!”
丛飞当时感觉到这是很有价值的事情。从此以后,他就开始不断地资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先后二十多次赴贵州、湖南、四川等贫困山区举行慈善义演,为当地失学儿童筹集学费。
李雄说,丛飞也曾经询问过他们,该不该资助那么多孩子。“我们说这是好事,一定要坚持,”并劝丛飞尽量收养少数民族的孩子,“集齐56个民族的孩子最好。”
据官方消息称,现在丛飞资助的孩子总数达到178人,除了汉族外,还包括彝族、布依族、苗族、白族、羌族等少数民族的孩子。
丛飞曾这样解释他捐助的动机:“在山区时,我被他们的贫寒所震撼,看到他们穿不上衣,吃不上饭,我心里就难受,而当我听到这些孩子有书可读时我就高兴。”他说,他最主要的愿望是让孩子有书读,让社会少几个文盲,少几个法盲。正因为他爱上了这些质朴、憨厚、勤劳的山民,他的捐献才像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其实他就是在滚雪球,不知不觉中雪球就越来越大,然后就慢慢开始觉得累了,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妻子邢丹说,“事实上,只要去贵州贫困山区看过的人,都会被那里的贫困程度所震撼,我也是在跟他去了一次后才理解他的所作所为的,每个人都会被那里的惨境震撼,都会伸出援手。丛飞没有什么特别的,所不同的是,他每年都会去那边,每年都会有义演,每年都会看到新的失学儿童,所以每年都会被新的资助对象所打动。”
17万元外债
2004年,丛飞在贵州毕节地区织金县认养了32名孤儿和贫困学生,资助的孩子总数达到178人。
贵州省织金县官寨乡副乡长徐习文是丛飞在贵州捐资助学的承办人,徐习文说:“丛飞对贫困山区人民的那颗赤子之心,常常感动得我们热泪盈眶。来贵州扶贫助弱的单位和个人也不少,但没有谁能像他这样达到了完全忘我的境界。他6次来织金县和安顺市为贫困生送学费,走时不但捐光了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钱物,还要向随行的朋友借钱捐,有几次甚至连身上穿的衣服都脱下来捐了,大冬天只穿着一件短袖内衣返回了深圳。”
“本来以丛飞的实力资助那么多孩子,其实没有太大的问题。”丛飞的朋友李雄说。在一些城市的商业演出中,丛飞已经小有名气,每场演出的出场费能够达到一万到两万元,多的时候一个月的收入可以到十几万元,资助孩子们的学费,对健康的丛飞来说,完全可以承担。但2003年非典后,丛飞的演出机会锐减,收入也就越来越少,给孩子交学费时资金也紧张起来。
按《深圳特区报》的报道,当时为了及时给一百多个孩子交上学费,丛飞从亲朋好友处先后借了10万元,在开学前如期给孩子们送去。
李雄说:“有次他向我们借了1000元钱,还死活要用录像机来抵押,到现在这个录像机还在我家里。”
从2004年春天开始,丛飞的胃部经常剧烈疼痛,还时常吐血、便血,丛飞的母亲李彩凤说,当时家里人和朋友们都劝他住院治疗。可丛飞拒绝了,只在门诊开了些口服药维持。2004年7月,丛飞如约来到贵州,给孩子们送去了下学期的学费。只是,这笔学费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他再次从朋友们手中借来的。当时,丛飞已经背负上了17万元的债务。
李彩凤说,丛飞当时还安慰她说:“只要我多联系一些商业演出,还这十几万元钱不难。”但没想到的是,丛飞的胃痛日渐严重,嗓音也渐渐不如往昔,他再也无力靠演唱为孩子们挣得学费了,欠下的债务无法还上,成了压在他心头的沉重负担。
“为什么没有能力了还要坚持资助孩子呢?”家人朋友对此都不能理解:“助人为乐也要量力而行,哪能借钱捐助别人?”丛飞这样向他们解释说:“我曾向孩子们承诺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供他们到毕业,怎么能说话不算数呢?”
人们眼中的丛飞
在捐助山区贫困孩子的同时,丛飞还是深圳市义工联合会的五星级义工,义工编号2478.杨华女士是丛飞进入义工联的引路人。1996年底,杨华在深圳团市委举行的一个“帮困助乐”基金义演中认识了丛飞,杨华感觉到丛飞是个敬业、热情、具有深厚社会责任感的年轻人,因此在1997年初她就请丛飞加入义工联,并由他着手招募人员创建一个义工联自己的艺术团,由丛飞担任这个艺术团团长。丛飞马上就答应了,然后就开始组织人员培训,经过半年多将这个业余的艺术团创建起来。义工联艺术团在深圳的表演反响非常强烈,每年要演十多次大型演出。很多观众都是冲着丛飞的名头去的,而去了之后又都被他的魅力所折服。
“在这些观者眼中,丛飞是一个开朗、敬业、从不耍大牌,对观众很亲切的表演者。”杨华说。
现在深圳某网络公司任职的封女士也是义工联的成员,她与丛飞是在莲花北残疾人康复站中的义演活动中结识的,康复站在每年的春节、元宵、中秋等重大节日举办的活动,丛飞总是会过来参加,从来没有缺席过。他善于模仿名人,神态真实传神,让人惊叹,极受康复站的残疾人喜欢。在封女士眼中,丛飞是一个给身边的人带来太多快乐的人。
对于丛飞长期资助贫困孩子的行为,封女士认为,丛飞并没有图什么。他将这种行为看成是自己的一种责任,虽然他仅仅只是个普通的外来打工者,但资助孩子们时间久了,慢慢也就成了一种习惯。
“他这个人太认真,有时也絮叨。几个兄弟一起吃饭,他总是叨叨这顿饭能换多少贫困儿童的学费,我们都笑他。”丛飞的朋友左先生说。
丛飞一开始并没有告诉大家自己资助了贫困山区的孩子,“我们也是后来才知道的。”左先生说,丛飞做事不爱张扬,所以当很多人对他的行为表示怀疑时,他也懒得解释,只是笑笑。
据《深圳特区报》报道,1998年3月10日至16日,丛飞为了资助深圳的贫困孩子读书,连续举办了7场“帮困助弱丛飞义演晚会”,将50多万元的门票收入全部捐献给了深圳市青少年事业发展基金会;1998年8月19日,正在外地参加商业演出的丛飞接到深圳有关方面打来的电话,问他能否参加次日举办的“情系灾区抗洪救灾”大型义演,丛飞立即推掉了多场商业演出,自掏腰包买机票返回深圳,还把自己在湖南演出所挣的2万元全部捐献了出来。
丛飞住院后,来看望他的人有很多是素不相识的市民。一位张姓市民说:“我以为宣传报道太夸张,跑过来一看才发现原来是真的,他真了不起,是真正有爱心的人。”
“这和他小时候带我回家吃一碗饺子,分一块大饼的行为,其实一样,并没有什么大区别,”在丛飞小时候的同学赵先生眼里,丛飞资助贫困儿童读书的行为并非不可理解。“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除了比其他人多些爱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家事
丛飞的家在深圳罗湖区翠竹路东的新港鸿花园,一套五六十平方米的房子。
房间内半面墙的书柜摆满了奖状与照片,CD架上摆放着一些古典音乐与民族歌曲,“虽然小点,简单点,但还是很温馨的。”妻子邢丹说。
这位24岁的漂亮空姐现在理解了丛飞所做的一切,她认为丛飞是位有责任感的男人,并成为他的第二任妻子。
丛飞的第一任妻子是个缅甸人,在两年前与他离了婚,留给他当时年仅二岁的女儿睿睿。
实际上,结婚之初的邢丹对丛飞的做法有时难免也不理解,会发些牢骚。2004年夏,丛飞带着她去贵州黔南贫困山区为所资助的孩子送衣物和学费。“那些孩子家里的贫困程度让我震惊,他们一年四季吃不起肉,玉米面还要掺上秸秆吃。许多人家五六口人冬天只有一床棉被。当看到那些可爱的孩子们搂着丛飞的脖子一个劲地喊着爸爸,孩子的家长拉着丛飞的手默默流泪,那一刻,我真正理解了丛飞的付出。”
邢丹此后辞去了空姐的工作,照顾着年幼的女儿睿睿,当起了全职的家庭主妇。
邢丹说她现在心态很好。“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开心就好,至于钱财这东西,反正家境也没到吃不上饭,资助就资助好了,自己嘛够用就可以了。”
对社会上人们对丈夫的种种评价,邢丹说:“他超出自己能力的资助,在旁人看来十分夸张,在我看来,却很自然,他性格就是这样,看不得旁人受苦,又经不起别人的哀求,别说这些贫困山区的孩子,就是普通朋友,只要软语相求,开口要他帮忙,不管是钱是事,他都会当回事情去解决,不太懂得拒绝别人,是他的优点,但也是他的弱点吧。”
邢丹说,丛飞爱看电影,他们每个月都要去看好莱坞大片的首场,几乎场场不落,但如今他因为生病已经很久没有进电影院了。
在住院后,丛飞曾向好友留下了三方面内容的遗嘱:“邢丹嫁给我,一直跟我过着十分清贫的日子,还陪着我跋山涉水去贫困山区捐资助学,她为我吃的苦头太多了。如今她怀有4个多月的身孕,以后她一个人可怎么扶养这个孩子?请大家一起做通她的工作,拿掉这个孩子,以利于她以后的生活;我奔波多年,没有给家人留下任何积蓄,很对不起父母家人。我死后,让我的父母带着睿睿回辽宁乡下,那里的生活水平低,容易过活;我资助的一百多个孩子,有很多还是小学生,如果他们不能继续读书,等待他们的将是无望的未来,你们一定要多想想办法,让他们继续读书啊……”
《深圳特区报》记录了邢丹对丛飞遗嘱的反应:邢丹情绪激动得不能自制:“在这个世界上,他除了这个孩子,已经一无所有了,我怎么可以为了自己而将这个孩子打掉呢?无论如何,我都要把他生下来……”
愿你幸福
在病床上的丛飞每天仍能收到各地儿女们寄来的信,看信读信是他最大的乐趣和享受。
“爸,我要告诉您一件事,我从小就没有见过大海,我很想去看大海,等您病好了,等我大学毕业,我要和您一起去看海。爸请您放心,我会努力学习的,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贵州省织金县罗燕艳信中的话。
她正在织金县一中读高二。
“丛飞的资助让我懂得了上帝在最起初并不薄待任何人,他总是给人相同质量守恒的人生,关键在于你的需要,你要多一点世俗的幸福,那么精神的愉悦就会酌情递减,反之亦然。”湖南省汉寿县《沧浪》主编胡诗词这样评价丛飞。患有小儿麻痹症的胡诗词累计接受丛飞捐助达到八万四千元,使他实现了上大学、当作家的梦想。他得知丛飞患癌症住院治疗,专程从汉寿县前来探望。
病榻上,丛飞仍然惦念着贫困山区的那一百多个孩子,惦念着他们这学期的学费还没有交上。5月17日,他把大家捐给他治病的钱留下3个疗程的化疗费用后,拿出2万元钱捎往贵州织金县贫困山区。他吃力地给贵州的“儿女们”录下了一段话:“孩子们:爸爸不能亲自来看你们了,但爸爸很想念你们,希望你们能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5月15日,丛飞手术后第二天,他向前来看望的有关领导交了一份写于一年前的入党申请书:“我是一个自由歌手,没有单位,写好的入党申请书一直没交,现在,我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请您把它交给党组织,希望我在有生之年能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5月27日上午,丛飞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6月15日,丛飞在病榻上开了个家庭会,向父母家人提出了两点愿望:身后捐献眼角膜、有用器官造福他人,并将遗体捐献给医院做医学研究;拒绝接受深圳市住宅局送他居住的一套四房两厅住宅,家人何时何地都只能向社会奉献而不能向社会伸手。
“只要你快乐,只要你幸福,只要你圆上了好梦,我就不辛苦。只要你开心,只要你如意,只要你回头一笑,我就很知足。”丛飞轻轻哼起他自己作词的《愿你幸福》这首歌,脸上充满笑意。
E. 做记者和做编辑哪个更好
版专业,现在在电视台当记者。
以过来人的经验,现在比较好的媒体招记者不限制专业了,并且倾向于学经济、法律等等专业性强的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因为媒体细分,某些深度报道需要专业人才,新闻专业出来的学生知识是杂但不专,没有强项的知识领域。但是你大学可以主修新闻专业,辅修法律、经济等等。
你看合肥日报招聘试题:
《合肥日报》2009年招聘采编人员试题
一、基础知识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常识(每空0.2分,共计15分)
1、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是(请按先后顺序排列): ;现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是 ;责任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长是 ;现任中共合肥市委书记是 。
2、安徽省2008年全省GDP达到 。在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全国排第 位。合肥市2008年GDP达 ,在中国大陆省会城市中排位为第 位。
3、我国的华东地区,一般是指 、 、 、 、 、
和 地区等省市。长江沿岸自主有“三大名楼”,分别是湖南的
,因范仲淹的《 》而着称;湖北武汉的 ,也留下许多诗文;江西南昌的
,因 的《 》而着称;安徽的 也因欧阳修的名作《 》而声名远播。
4、编辑工作的四项基本任务是: 。
5、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在60年中有许多大事,请在下列年份以及月份中列出你记忆中的共和国大事(每年列一件最重要的大事)。1949上10月 ;1951年5月 ;1952年 ;1964年
;1967年 ;1970年 ;1976年 ;1977年 ;1982年
;1992年 ;1997年7月
1999年 ;2001年12月 ;2008年8月 。
6、所谓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分别是 。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由公司的 、
或者 担任,并依法进行登记,需要变更的要依法变更。
8、网络语言其实就是用某些字母和数字、符号来表示自己要表达的意思。由于网络的特点,网友之间几乎所有的交流都需要通过键盘输入来完成。具体可分为数字类、中文类、字母类等。如数字584520的意思是 ;字母类PMP的意思是 ;
中文类“驴友”的意思是 。
9、曾经做过中国作协主席的作家为 ,其代表作为:长篇小说《蚀》、《虹》、《第一阶段的故事》、《腐蚀》、《 》;中篇小说《路》、《三人行》;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 》等。做过中国作协主席的另一位作家是 ,其代表作为《 》(《雾》《雨》《电》)、《春天里的秋天》、《激流三部曲》( )、《 》等。现任中国作协主席是 ,其代表作为:《永远有多远》、《第十二夜》、《汉城的事》、《 》、《 》、《笨花》。
10、我国的记者节为每年的 。记者节像 、 一样,是我国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记者节是一个不放假的工作节日。这一天也是 的成立日,旧中国的记者节是(日期) 。
二、政治经济以及其他名词术语解释(每题3分,共计21分)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GDP;
3、货币流通中的M0、M1、M2;
4、采购经理人指数;
5、经济运行中的PPI;
6、经济运行中的CPI;
7、普利策新闻奖。
三、请回答以下问题(每题3分,共计18分)
1、我国规定报刊禁载的内容是什么?
2、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和第五十一条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
3、请简要评述美国第93届普利策新闻奖的特点。
4、记者的工作中侵犯隐私权有哪些表现?
5、什么是隐性采访?
6、在高度市场化的竞争环境中你如何做好编辑工作?
四、请将下列关于报业的英文短文翻译成汉语(8分)
Due to the crisis encountered by the traditional newspaper instry at present, there are two trends in the global newspaper market:first,the traditional newspaper going free,and second, the newspaper instry lifitng itself out of the crisis with the help of the internet.
Free newspaper, as 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features in the worldwide newspaper instry,has quickly become a global trend since it was born a decade ago.The 2005 and 2006 World Newspaper Instry Annual Conferences have both seen extensive discussion on free newspaper,a central theme in the two conferences.The Swedish International Newspaper Group,which started as a free newspaper,now has developed into a big international brand for its great number of readers and huge market. At the moment,free newspapers can be accessed in about 100 cities in dozens of countries on the four continents. The daily proction of more than 170 newspapers has reached 9.7 percent of the whole global newspaper proction .The special management principle and operation model of free newspaper are attracting more more attentiong today.
The Chinese newspaper instry is behind that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s a result ,the recessing in this area is not as severe in China as that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Nevertheless, it is both necessary and urgent to develop free newspaper because of the internet’s influence on the instry’s advertisement and market share .
Several powerful newspaper groups have realized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and begun to develop free newspapers .After years of explration, they have formed their own operation model. However ,because it’s a new emergence ,the general enviroment for newspaper development is far from satisfactory. Oustanding isses are an frequent phenomenon for domenstic free newspapers
五、下面是某报实习记者写的一篇约2000字左右的没有标题的文章,请将其编辑成600左右的文章(消息),并制作标题(10分)
昨日下午,三亚亚龙湾军港,阳光明媚,椰风吹拂。时间指向13时45分,万众瞩目中,169号军舰,缓缓驶出港口。接着,887号补给舰,171号军舰。自此,中国奔赴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军舰,扬帆出海。800多名官兵远征,家人、恋人们盼着他们平安归来,祖国盼着子弟兵平安归来!
探营:三亚基地军舰准备充分
远赴索马里,前行的军舰,做足了各方面准备。25日,各路记者到亚龙湾探营。目睹营地紧张有序地为远航作最后的准备,感受护航编队官兵的心声和期待。
军舰备足长期食物
“武汉舰”上,一些身后印有“中国海军”字样制服的官兵正在冲刷舰壳。军舰蓝灰色的巨大身躯在蓝天白云下显得宁静而有活力。在“微山湖”号旁,一些官兵则忙着将矿泉水和方便面等搬上舰艇。
此次远航对海军的后勤管理、医疗救护等是一个锻炼和考验。舰艇800多官兵,在海上生活数月,合理饮食至为关键。“微山湖”号副舰长邵杰芳透露,补给舰上准备了充足的食物,包括水果、蔬菜、肉类等,一些新鲜的叶类蔬菜供前期食用,一些经特殊加工、压缩干燥的食物则可久置。
累了还可玩电脑游戏
海上长期的紧张护航,如何让官兵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海口舰”一队指导员张向晖手里有法宝:舰上配有完善的通讯设施,随舰官兵可和国内亲友通电话。开展有海军特色的文化、体育活动,例如甲板演唱会等。此次远航,护航编队特别创作了《为世界和平护航》《奔赴索马里》两首歌曲。
“舰上还配备了三十台电脑,官兵休息时可上去听听音乐、看看电影,甚至玩玩电脑游戏!”张向晖透露。
官兵备“口袋书”充电
谢增岭是一名特战队指挥员,脸堂黝黑身材精干,针对索马里海盗的特点,他和队员们已进行海上反恐的多种技能训练,对执行任务方案稔熟于心。
来自江苏常州的“武汉舰”指控技师兼班长张建清身着海军服站在甲板上,他用自豪和高兴形容自己首航之旅的感受。为了提高远航体能,他每天和战友们一起早晚训练两次。为了圆满完成护航任务,他还学习了国际法等知识。
护航编队指挥员、南海舰队参谋长杜景臣少将透露,随舰官兵每人配备了四本“口袋书”:包括安全防范知识、国际法知识、心理知识和国际法在军事行动中的运用,加强官兵的思想建设。
远赴索马里,前行的军舰,做足了各方面准备。25日,各路记者到亚龙湾探营。目睹营地紧张有序地为远航作最后的准备,感受护航编队官兵的心声和期待。
欢送:护航歌中驶向亚丁湾
亚龙湾军港,港口呈长条形。昨日出发前,三艘舰艇分列两边。特战队员以水兵特有“站坡”姿式,伫立在甲板上。“驾新型战舰乘风破浪为祖国护航义不容辞”的横幅,迎风招展,格外醒目。参加欢送仪式的官兵,身着新式军装,在码头上整齐列队。
出发仪式,在13时举行。几百名官兵列成长长的两队,军乐队奏响《亚丁湾护航之歌》欢送海军编队离岗。
13时许,编队指挥员杜景臣海军少将请示启航。随后,一个雄浑的声音响起:“出发!”海军司令员吴胜利下命令启航。之后,指挥员杜景臣少将与副指挥员殷敦平少将登上169“武汉”号驱逐舰起锚出航,“微山湖”号补给舰随后启航,最后驶离港口的是171“海口”号驱逐舰。海风中,水兵帽飘带,迎风起舞,宛若起伏的浪花。
连线:雷达兵女友电话诉衷肠
“我看到你了!”
“开玩笑,海滩上这么多人,你怎能看到我啊。”
昨日13时许,三支舰艇扬帆出征。21岁的董燕华在亚龙湾海滩上,遥望舰艇,面含微笑,与171舰艇上的男友,抓紧时间打电话。
董燕华在三亚琼州学院大三就读。一年前,与171舰艇上的一名雷达士官,成为恋人。“昨天陪他买了一次性衣服。”董燕华说,最近两天,即将登舰艇的官兵,都在做出发准备。很多官兵,都剃了光头。而董燕华则细心地想到,海上由于淡水资源有限,洗澡困难,她就给男友购买了几十套一次性内衣,纸做的,轻便环保。
考虑到执行任务的时间漫长,董燕华还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送给了男友,“我拷了几十部电影。”董燕华说,他们很多战友都带了电脑,可以相互交流看碟。
董燕华男友兵龄超过10年,2000年,从湛江转到三亚。目前,他是171舰艇上两名雷达士兵中的一名。董燕华说,男友告诉他,171上面有官兵300多人,这次基本都会前去执行任务,而且,本次还另外增加了20多名特种兵。董燕华曾多次到亚龙湾玩耍。但是,并没有登上舰艇的经历,“他说,舰艇上的床,都只有60厘米宽,每个宿舍6张床。”董燕华打了个手势说,这次远征索马里,舰艇上的士兵,将不会在床上睡觉,而会选择搭地铺,因为睡得越靠船底,颠簸越小,越不容易晕船。董燕华说,男友告诉他,这次到索马里的舰艇171与169,将在三个月后回到三亚,而目前停泊在亚龙湾待命的168与170,届时将前去继续执行任务,“不过,计划也可能改变”。
万众瞩目中,前往索马里的舰艇,终于从亚龙湾出发。董燕华手中的手机铃声,骤然响起。董燕华告诉男友,她寒假不回山西太原老家,而是留在三亚打工,“我安静地呆在学校,不出去。我在三亚,等你回来!”
“我们等着看儿子。”在亚龙湾海滩上,61岁的李俊荣望着远方的舰艇,喃喃地说,41岁的儿子将前往国外“打海盗”,这一次,团级干部的儿子,在887号补给舰上。海滩上围了很多人,听说是登舰官兵家属,众人纷纷上前打听,一些同行的家属,也不停赞美。搞得李俊荣、付仕云俩夫妻显得有些害羞。
阳光明媚,波涛汹涌,三艘舰艇,在众人目光中,消失在茫茫大海。
六、下面是一篇新闻报道,请仔细阅读后,写一篇新闻时评,字数在600—700之间,题目自拟。
7月24日,吉林通钢集团通化钢铁股份公司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部分职工因不满企业重组而在通钢厂区内聚集上访,反对河北建龙集团对通钢集团进行增资扩股,一度造成工厂内7个高炉停产,建龙集团派驻通化钢铁股份公司总经理陈国军被殴打,不治身亡。27日下午,在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吉林省国资委副主任王喜东首次通报了这一事件的经过。王喜东称,“建龙增资控股通钢符合通钢稳定发展和全体职工利益的要求”。
王喜东介绍说,为保证此次增资扩股方案的顺利实施,吉林省政府成立了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并派出工作组进驻通钢,分别召开了多个座谈会。7月24日,通钢个别内退人员及退休人员制造谣言,利用一些人员特别是非在岗人员“国有情结”较深,对通钢集团现状与长远发展特别是即将实行大型化改造需要大量资金所面临困难不了解的情况,激化企业原有矛盾,鼓动一些不明真相人员,在通钢办公区内聚集,人员一度达到千余人。他们冲击生产区,堵塞原料运输线,造成部分高炉休风。有些人挑拨、煽动群众不满情绪,将矛盾集中在建龙集团派驻通化钢铁股份公司总经理陈国军身上,对其进行围堵,将其打伤,并作为人质挟持。 (据2009年7月28日《中国青年报》)
七、请就今年上半年股市、楼市大涨;经济企稳回升;新增贷款超7.4万亿等的经济现象,运用你所掌握的经济学知识,写一篇关于下半年股市或者楼市预测或者宏观经济运行走势预测的综述文章,字数不得少于1000。题目自拟。(16分)
这份试卷对一个大学认真学新闻的同学是没有多少优势的,而学经济的又认真复习过新闻基础知识和新闻业务知识的人更有可能取得好成绩。新闻基础知识和新闻业务知识浓缩的两本书,对一个上过大学的人来说,一两个月就能复习的差不多。
所以我建议你不要学新闻,最好学经济或金融,然后大学里选修几门新闻基础方面的课程,这样对你将来成为一名记者是非常有用的。
现在新闻专业的学生很多,完全超过媒体需求,而况媒体更愿意招非新闻专业的中文、法律、经济等专业的人才。
如果你仍然对新闻专业抱有幻想,人大和中传都是不错的选择,包括复旦、南大、暨南大学新闻传播都很有名气。
按教育部2009年组织的学科评估,新闻传播方面的排序依次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
、复旦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 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上海理工大学、 暨南大、上海交通大学、 四川大学、天津师范大、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 苏州大学、郑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同济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广西大学、重庆大学、云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辽宁大学
F. 海军裤是什么样的
水兵服是海军士兵最有特色的服装之一。世界上各国海军服饰虽各有不同,但大致样式相近,形成了一种“国际流行范例”。特别是水兵服已基本形成国际惯用的样式,通常为白、蓝色,上衣为套头式,有披肩,蓝色的披肩和袖口上有数道白线;裤子在侧面开口,裤口肥大。这种“范例”是由多年的海上生活实践而来的。水兵经常在狭窄的舱室里进进出出,对服装要求利索方便,所以上衣一般都是套头式。套头式上衣扎进裤腰里,为得是避免上下舷梯、进出舱口时挂住衣服。在海洋中航行难免有人呕吐,为了避免衣领刺激咽喉,减少呕吐,水兵服的上衣都是无领式的。裤子侧开口,是帆船时代为了爬桅杆时方便。裤口肥大主要考虑有三,一是可罩住靴子,防止水花溅入;二是冲洗甲板时便于挠起;三是下海救生脱退迅速,脱下的裤子扎紧裤口,充以空气即是应急浮游气袋。上衣的披肩,过去是用来做“垫肩”使用的,现在除美观外,已没有更大的使用价值。关于披肩的来历,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古代男子流行蓄长发,而水手们为了适应海上生活,喜欢将长发梳成辫子。谁知油光的辫梢常常弄脏水手的服装,于是,他们便在自己的肩上披一块方巾来保洁,以后逐步演变为水兵上衣款式的组成部分。现在,各国水兵们穿的内衣,通常为白蓝相间的条纹衫,俗称海军衫,又称海魂衫。海魂衫的寓意为广阔的大海与蓝天,水兵们穿上海魂衫更显得精神抖擞。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水兵服经历过多次变化。50年代初期,水兵服的样式为:夏装上白下蓝,有披肩、飘带、胸章;冬服为全蓝呢质。夏装的披肩和袖口为蓝色,上面各有三道白线。这样的设计,一说是学苏联海军的,另一说是海军曾一度有过黄海、东海、南海三个舰队的编制,三条白线代表三大舰队,也表示人民海军肩负守卫三大领海的任务。至于渤海,一说是当时未与黄海明确分开;另一说是当时苏军驻旅顺,渤海防务多赖于他们。直到 1955年实行军衔制前后(同年苏军移交旅顺防务,撤出旅顺),海军才在水兵服的披肩和袖口上各增加了一条白线,变成四道白线,并赋予它“人民海军担负保卫祖国渤、黄、东、南四大领海的光荣任务”的含义。这时的水兵服上下全为蓝色,由佩带胸章改为肩章。1965年 6月,海军水兵服被取消,水兵统一着灰色军服。1974年 5月,海军恢复具有特色的水兵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变化,人民海军的水兵服更加漂亮和潇洒。
海魂衫的由来
海军士兵穿的海魂衫,一般认为它的诞生与海洋有关。其实,海魂衫的诞生与海洋没有任何关系。
一天的早晨,英国国王格奥尔格二世到当时专为英国贵族骑马休闲的海德公园散步。国王看到布列福尔特公爵夫人,身穿女子常穿的蓝色衣服,扎白色腰带,骑着一匹白马在急驰,衣服随风飘逸,颜色十分和谐、典雅、别致,国王满心欢喜。英国海军舰队在英军中举足轻重,国王十分器重,他回到皇宫,立即召见海军官员,要求他们革新海军制服,就像布列福尔特公爵夫人那样,蓝白结合。国王的意志就是法令,同时,也迎合了海军官兵不满意现用军服期望改革的愿望。在此之前,英国海军制服其颜色极不协调:海军军官的上衣为绿色或灰色,下身着白色或红色的裤子;水兵则穿步兵上衣,裤子的式样亦杂七杂八。
英国这种蓝白相间的海军制服在各国海军中迅速传开,甚至包括与英国相敌对的国家。到19世纪,许多国家的商船船员也纷纷加以效仿。根据国王命令而诞生的蓝白相间的水兵服——海魂衫一直保持到今天。
水兵裤的由来
只要您稍加注意军舰上水兵所穿的裤子,它与陆军、空军男兵的裤子不尽相同,而像女裤式样,前裆不开口,两腰开衩,扣子相连,裤管肥大。水兵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裤子?它也有一段故事。
1713年的一天傍晚,英国军舰“海狼”号奉命紧急出航,急急忙忙地驶出爱丁堡港。航行还不到半小时,突然和一支敌人舰队相遇,立即进入战斗。敌舰队分成两列纵队,形成钳形,用猛烈炮火袭击英舰“海狼”号,“海狼”号势单力薄,很快被炮弹击中,燃起熊熊烈焰,接着就沉没到海里,全舰38名官兵只有一人生还,逃脱死亡的水兵名叫约翰•卡尔。他是怎么幸免于难的?原来他身上的那条裤子奇迹般地拯救了他的性命。约翰•卡尔出发前与女朋友住在一起,接到紧急出航的通知后,他迷迷糊糊地起了床,黑灯瞎火地把女朋友的裤子穿上就走了。当军舰下沉时,他迅速跳进海里。奇怪的是,当他头朝下钻进海里时,“呼噜”一声,他身上的裤子却自己脱掉了,并在裤管里充满了气,卡尔来不及多想,伸手一把抓紧鼓成气泡的裤子,在海上漂流了17个小时,终于被人发现救了起来。事后,英国海军部对这件事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是女朋友的裤子救了卡尔一命,其他官兵在遇难下海后,裤子贴到了肉上,怎么也脱不下来,越来越重,这可能也是他们没能生还的一个原因。海军部觉得这种女式不开档的裤子,很适合海上水兵穿着。裤子两边开衩,入水时易脱落,裤腿在垂直入水后又容易充气;平时裤脚宽肥,冲洗甲板时易挽到膝盖以上,方便水兵作战和生活。这样,水兵裤就改成这种女式裤。以后经过发展,一改再改,但这一传统服装样式一直保留到现在。
水兵帽飘带的由来
水兵帽后缀有两根黑色的飘带,它的由来同样有着一段故事。法国拿破仑军队1805年侵入英国,时任英国海军统帅的纳尔逊将军,奉命率领海军舰队同法国舰队展开英勇激战,纳尔逊将军不畏强敌,以大无畏的精神指挥英军作战,最终打败了称霸欧洲的拿破仑舰队,取得巨大胜利。但在此次战役中纳尔逊将军不幸身负重伤,不治身亡。英国皇家海军为了纪念他的丰功伟绩,在发丧时全体水兵在帽后缀了两根黑纱带,以示悼念。由于纳尔逊将军精神的影响,丧事之后水兵久久没有摘掉帽后的黑纱。英国皇家海军为了尊重水兵的意愿,正式规定水兵帽后加缀两根黑纱带,以此形成了传统习惯。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海军的国家,此后许多国家建立海军时参照英国海军的建制,就连水兵帽后的两根黑色飘带也加以效仿。 法国水兵帽上红绒球
法国海军水兵服的式样与其他国家的海军有一点明显的不同,他们的水兵帽后没有飘带,而是在帽的顶端缀有一个鲜艳的红色小绒球。
据说,法国古代海军战舰舱室低矮,水兵们在出入时经常被碰得头破血流。为了防止碰破头,水兵常常在帽中垫上一团棉纱,即是如此,也还有碰破头的,棉纱被鲜血浸染成了红球。经过这样的不断演变,法国海军开始在水兵帽顶端缀上一个红绒球,其意思是:“祝你走好运,不会碰破头。”
如今,现代化舰艇的舱室虽然没有碰破头的危险,但法国水兵帽顶的红绒球仍然保留着。
G. 在南海舰队能拿到2万多一个月的兵是什么职位
摘要 亲你好2万一个月的是团级干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