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衣百科 » 以前内衣怎么样

以前内衣怎么样

发布时间: 2022-10-03 19:30:59

A. 比较好奇中国古代女子穿什么样的内衣

古代的女子的内衣根据朝代的更迭从样式到叫法上都有所不同,虽然我觉得看起来都统一像肚兜就对了。

不过当然了,这种贴身衣物大多是用更为柔软的物料所制,目的单纯只是为了减少摩擦,不让乳头和其他皮肤在日常衣物摩擦中受伤,是万万没有现在的胸罩能够集中聚拢或是避免胸部下垂这种功能的。

到了唐朝就是“诃子”了,也是我认为最好看的肚兜,因为唐朝民风较为开放嘛,当时女子时兴穿“半露胸式裙装”,所以内衣也根据这种喜好做了一定的改变,只需要在后背扎起带子即可,没有那么繁琐,也特别好看。

B. 80年代香江的内衣是什么样的

1、1980年的香江,这个时候的内衣布料都还比较多文胸大部分也是吊带的形式,相对来说比较保守。
2、1985年香江内衣广告上的内衣不仅颜色多样,就连款式也变得多了起来。在面料和样式上都比以前有很大的突破。像丁字裤还有连体的泳衣,可以说是相当的性感了。
3、从1989年开始,香江内衣就和现在穿的内衣是一样的了,不论是款式还是其他的元素和现在都没有太大的出入。

C. 女性内衣发展史,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随着社会的开放程度和人们的审美观念进步而发展起来的。封建社会讲究礼教,女子的服饰肥大、宽松,女子的内衣多为肚兜儿。民国时期受西方的影响,传统肚兜儿做了创新之外,还出现了简易的背心、奶罩。到现在社会,内衣更各式各样。

D. 古代的内衣是什么样子的

内衣是女性朋友的贴身好伙伴。现代的内衣样式繁多,好看到不行。可是,古代的内衣你们知道都是什么样子的吗?提起古代的内衣,大概在很多人脑海里第一个弹出来的词应该就是“肚兜”吧。的确,在小说、电视剧里都这么叫,嗯,的确时没毛病。

E. 古代女子的内衣经历了怎样的演变

古代的女子一般都是用一些树叶作为遮羞的内衣的,后来有了棉之后开始用棉制造内衣。

F. 中国古时的内衣是什么样的

中国古代内衣,是中国女子的贴身之物,主要是一块四角布,类似肚兜,上方下圆,有两条带子,一条系在脖子后面,一条系在腰间,以固定住内衣,以下为其具体样子。

中国古代女子内衣以其“近身衣”的浪漫情怀在服饰艺术中独树一帜。是女性私密空间中的悄悄话,含羞而内敛、充当着美和情的抒发载体,一经揭开它神秘的面纱,那塑身修形的造型理念、大俗大雅的配色处理、无限寄寓的图腾纹饰、独具创造性的技艺手段,无一不吐露出女性对生活价值理念、审美情趣、情感寄托、情爱传感等诉求的心声。

G. 问:从20世纪以前到现在,不同时段人穿的内衣内裤是什么样式的

你这个问题可以作为一个硕士研究生的大论文开展研究了,所以无法简单论述。谢谢

H. 以前的内衣扁扁的还能穿吗

最好在一段时间更换。
内衣三个月换一次,因为内衣是贴身物件,最好每隔三个月重新测量一次胸围,就算是平时对内衣呵护备至,一件内衣的最长寿命是不要超过六个月。
1.尽量不要使用洗衣机清洗内衣,任何一件好的内衣都经不起洗衣机的转动,不但会让内衣变形,也容易失去弹性,如果实在没有时间清洗内衣,可以将内衣放进洗衣袋里,放在轻柔模式,进行清洗女性的内衣也是有寿命的,了“过期”的内衣很容易引发各种乳房疾病。加_上内衣如果穿久了,上面的很多细菌是无法洗干净的,所以必须要换新的,一般来说内衣的使用次数大概在100次左右。有加钢丝圈的内衣,可以用干净的毛巾将内衣温柔的绞干,有钢丝的内衣就只能用毛巾轻压内衣,将内衣中的水分吸干,但是千万不要对内衣进行绞拧,以免内衣变形,水分捎干后,才能对内衣进行晾晒。注意晾晒的时候,用夹子将内衣倒夹进行晾晒,避免内衣受到伤害。

I. 中国内衣发展史是怎样的

古代内衣较早的称谓是“亵衣”。“亵”意为“轻簿、不庄重”,可见古人对内衣的心态。中国内衣的历史源远流长,以下所诉的内衣历史线索是从汉朝开始的。

汉:抱腹、心衣

“心衣”的基础是“袍腹”,“抱腹”上端不用细带子而用" 钩肩”及”裆”就成为“心衣”。两者的共同点是背部袒露无后片。平织绢是汉朝常用的内衣面料,其上多用各色丝线绣出花纹图案(称彩绣),图案多以“爱情”为主题,在当时用素色面料来制作内衣的情况是不多的。

魏晋:(十六国):两当

“两当”与“抱腹”、“心衣”的区别在于它有后片,“既可当胸又可当背”。材质多为手感厚实、色彩丰富的织锦,双层,内有衬棉。“两当”最初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后传人中原,属异族文化。

唐代:诃子

唐代以前的内衣肩部都缀有带子,到了唐代,出现了一种无带的内衣,称为“诃子”。这也是其外衣的形制特点所决定的:唐代的女子喜穿“半露胸式裙装”,她们将裙子高束在胸际然后在胸下部系一阔带,两肩。上胸及后背袒露,外披透明罗纱,内衣若隐若现,因而内衣面料考究,色彩缤纷,与今天所倡异的“内衣外穿”颇为相似。为配合这样的穿着习惯,内衣需为无带的。“诃子”常用的面料为:“织成”,挺括略有弹性,手感厚实。穿时在胸下扎束两根带子即可,“织成”保证“诃子”胸上部分达到挺立的效果。

宋代:抹胸

“抹胸”穿着后“上可覆乳下可遮肚”,整个胸腹全被掩住,因而又称“抹肚”。用纽扣或带子系结。平常人家多用棉制品,俗称土布,贵族人家用丝质品并在其上绣以花卉。单的夹的,形式不一。

元代:合欢襟

“合欢襟” 由后向前系束是其主要特点。穿时由后及前,在胸前用一排扣子系合,或用绳带等系束。合欢襟的面料用织锦的居多,图案为四方连续。

明代:主腰

“主腰”外形与背心相似。开襟,两襟各缀有三条襟带,肩部有裆,裆上有带,腰侧还各有系带将所有襟带系紧后形成明显的收腰。可见明代女子已深谙凸现身材之道。

清代:肚兜

清代“抹胸”又称“肚兜”,一般做成菱形。上有带,穿时套在颈间,腰部另有两条带子束在背后,下面呈倒三角形,遮过肚脐,达到小腹。材质以棉、丝绸居多。系束用的带子并不局限于绳,富贵之家多用金链,中等之家多用银链、铜链,小家碧玉则用红色丝绢。“肚兜”上有各类精美的刺绣。红色为“肚兜”常见的颜色。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小马甲

“小马甲”形制窄小,通常用对襟,襟上也施数粒扣,穿时将胸腰裹紧。”小马甲”进一步发展并吸收了西方的某些特点便成了现在的胸罩。面料以棉、丝为主。

J. 明朝内衣(衤阑裙),究竟是怎么样的

内衣在不同朝代的名称:
西周:亵衣
秦汉:抱腹
魏晋:两当
唐朝:诃子
宋朝:抹胸
元朝:合欢襟
明朝:主腰
清朝:肚兜(抹胸)

下面以时间为序,逐个向大家介绍:
西周:亵衣

“亵”意为“轻薄、不庄重”,可见古人对内衣的消极心态。女子贴身穿的上衣,也就是肚兜中的上兜,它以不能轻易示人的实用性质而得名,造型如同今日的汗衫。

秦汉时期:抱腹
汉代内衣的款式,有多种形制,人们对衣饰的追求已经开始趋向精美。这时女性的内衣比较常用。稍微复杂一些的,只是在帕腹上缀以带子,用时紧抱其腹,故名“抱腹”。

魏晋:(十六国):两当
“两当”与“抱腹”、“心衣”的区别在于它有后片,“既可当胸又可当背”。材质多为手感厚实、色彩丰富的织锦,双层,内有衬棉。“两当”最初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后传人中原,属异族文化。

唐代:诃子
唐代以前的内衣肩部都缀有带子,到了唐代,出现了一种无带的内衣,称为“诃子”。这也是其外衣的形制特点所决定的:唐代的女子喜穿“半露胸式裙装”,她们将裙子高束在胸际然后在胸下部系一阔带,两肩。上胸及后背袒露,外披透明罗纱,内衣若隐若现,因而内衣面料考究,色彩缤纷,与今天所倡异的“内衣外穿”颇为相似。为配合这样的穿着习惯,内衣需为无带的。“诃子”常用的面料为:“织成”,挺括略有弹性,手感厚实。穿时在胸下扎束两根带子即可,“织成”保证“诃子”胸上部分达到挺立的效果。

宋代:抹胸
“抹胸”穿着后“上可覆乳下可遮肚”,整个胸腹全被掩住,因而又称“抹肚”。用纽扣或带子系结。平常人家多用棉制品,俗称土布,贵族人家用丝质品并在其上绣以花卉。单的夹的,形式不一。

元代:合欢襟
“合欢襟” 由后向前系束是其主要特点。穿时由后及前,在胸前用一排扣子系合,或用绳带等系束。合欢襟的面料用织锦的居多,图案为四方连续。

明代:主腰
“主腰”外形与背心相似。开襟,两襟各缀有三条襟带,肩部有裆,裆上有带,腰侧还各有系带将所有襟带系紧后形成明显的收腰。可见明代女子已深谙凸现身材之道。

清代:肚兜
清代“抹胸”又称“肚兜”,一般做成菱形。上有带,穿时套在颈间,腰部另有两条带子束在背后,下面呈倒三角形,遮过肚脐,达到小腹。材质以棉、丝绸居多。系束用的带子并不局限于绳,富贵之家多用金链,中等之家多用银链、铜链,小家碧玉则用红色丝绢。“肚兜”上有各类精美的刺绣。红色为“肚兜”常见的颜色。

热点内容
女警戴帽子的头发怎么扎 发布:2023-08-31 22:03:00 浏览:4127
草的绿色染在裤子上怎么办 发布:2023-08-31 22:01:09 浏览:5189
毛衣喇叭裙怎么加针 发布:2023-08-31 21:54:08 浏览:3808
抚顺买男装哪里好 发布:2023-08-31 21:53:12 浏览:4276
钩针钩毛线帽怎么做视频 发布:2023-08-31 21:48:20 浏览:3492
福建人的帽子怎么做 发布:2023-08-31 21:33:56 浏览:3497
男生红色卫衣怎么搭裤子 发布:2023-08-31 21:32:02 浏览:4434
条纹衬衣配什么颜色的领带好看 发布:2023-08-31 21:26:07 浏览:4069
穿带帽子的大衣怎么扎头发 发布:2023-08-31 21:09:32 浏览:3386
男装牌匾什么颜色字最亮 发布:2023-08-31 21:03:10 浏览:3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