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衣厂家给大型商超供货需要什么
❶ 进驻商超要什么条件
营业执照,税务证,产品合格证。和商超的供货合同。要交进场费,货架费等各种费用,还要和商超的主管业务部门的主管上供点钱,才能出个好的展示位置。如果你的产品利润不高而且是小众型的产品,不建议你上大型商超,你赚的钱还不够给费用的。
❷ 在镇上开一家内衣店,要如何进货
从源头(产地或工厂)直接进货
1、 从源头进货减少周转环节,进价最低,可以薄利多销,从而在竞争中获胜。
2、 目前我国的经济水平决定了生意只有面向大众消费者才是上策。除了质量好之外,价格是尤为重要的一条,从源头进货显然降低了进货成本,产品定价才能低下来。
3、 在目前我国假冒伪劣商品充斥的情况下,从源头进货可以保证商品质量。
4、 同进货源头形成购销关系后,可以长期稳定产和销,保证商品供应。
从多家进货
如何选择货物来源是每个生意人极其关心的事。一般经营者都愿意到廉价供应货源的工厂和批发商处进货。但如果只关心价格而忽略了质量,也不会把生意做旺的。
进货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严格把好进货关。在进货时,要对供货厂家有个初步了解,了解厂家是否为合法经营实体。
2、 严格考察厂家的商品质量。
3、 进货时至少选择两家以上的供货单位,好处在于:
(1) 可以促使供货方之间在商品质量、价格和服务等方面的竞争。
(2) 可以有效防止进货人员与供货方之间不正当交易,比如回扣。
(3) 可以及时掌握商品信息、商品动态,从而有的放矢。
❸ 怎么做商超的供货商`````
不需要你注册什么公司,如果有些资金的话进来货物可以去跟超市的办公室直接联系,洽谈,然后如果双方达成一致的话你就可以做他们的供应商了
我们超市有很多供应商都是个人,俗称的个体户,根本没有什么公司,只要你有钱就行了,只要你的商品合法合理就OK了
供货的流程以及方式嘛,就是如果你的雇员告诉你没有货物了要补充货物的话你就可以开车给他们去送货了,如果你不在当地可以通过本身超市的物流车配送货物。
进场费我们这边好像是3000吧,现在不知道多少了。其他的费用例如你的柜台 的营业员的工资;还有超市要跟你收取的“员工管理费”每月100块,一交交一年的(我们这里的公司是这样哈,不知道楼主所在的城市是否也有这样的惯例);
还有就是你柜台每月的电费,一般来说二三百块吧;还有柜台每个月的宣传费\广告费(就是商场在当地电视台做的广告的费用,是所有厂家平摊的);
还有就是你设立柜台之初要帮你的雇员买工作服(我们公司是一件外套,两件长袖衬衣两件短袖衬衣)总共不到三百快钱吧;
再有就是商场搞周年庆典的时候每个厂家大概要出1000左右的庆典费用(简单点理解就是给商场的红包吧,算是,哈);
还有如果想要你的柜台得到最大可能的销量,利润高点,还要和你所在部门的部门经理啊搞好关系,我们这边的惯例就是送东西啦,去年有一个部门经理要过生日,珠宝部的厂家送她一个5000块的玉镯,当然你是食品部的了,那就给她买内衣啊或者烟啊什么的,总之最好是跟他们搞好了关系,他们决定厂家们的柜台是摆在哪个位置的,位置对于一个专柜来说还是很重要的。还有就是每个月的超市结账,还有你和你雇员对账,这都是很重要的工作。
大概的就这么多了,这是我所了解 的了,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❹ 如何给大型超市供货
要是租柜台就找超市的招商部就可以,谈好租金,有相关的质检报告就可以了。要是在超市里面卖东西,点心类的要找生鲜部了,具体的见下面的步骤1.了解超市的付款状况及信誉度
2.了解你的产品超市是否存在,并且是否重复性很强,你的价格是否有优势(有关进店费的多少,超市重复的多,进店费就高)
3.产品和你的公司是否证照齐全,如果你是用生产商的名义经营则需要考虑厂商是否可以给你提供盖有公章的证照复印件,及你的钱如果打入他的账户后是否可以取回。证照包含:营业执照副本、卫生许可证、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产品检验报告,如果是食品还应有QS认证,如果是非食品特别是儿童玩具应有3C认证。
4.根据了解的反馈信息制定送货价格,价格制定包含如下因素:商品自身成本、商品运输成本、商品促销让利、票据成本、账期压制成本、人员成本等。
5.带着商品样品、证件复印件及初步报价到超市采购部找负责该类产品的采购直接洽谈。
6.磋商合同细节,包含:费用(包含:进店费、条码费、年节费、返佣等)、账期及是否开票,开何种票据(包含:普通发票及增值税发票)。 如是联营的就要在谈好月包装费用,和称签费用。
注:联营:超市只关注售价,不关注进价,也就是说你多少钱进的和他没关系,卖完以后,他按照合同扣点收取超市营收的利润,联营,一般是厂商自己出人售卖,还要交取一部人人员管理费给超市。
7.签订合同,送货
❺ 作为一个超市供应商,供货给大卖场销售需要哪几大证件(百货行业)
1、进场(资质)
在确定是否要进入超市之前,最好想一想自己的实力与可能遇到的风险。为什么?有些代理商不顾自己的管理实力、资金实力、商品实力等严重不足就盲目进入超市,结果兴高采烈的进,灰溜溜的走。
这种事情我看的太多。一种是商品销售竞争的自然淘汰,而另一种就是完全被超市玩死。因为你的管理能力跟不上超市的要求;因为你对超市各项流程的不熟悉;因为你的业务员,甚至包括你的业务能力不强;因为你的资金周转不灵,不能承受超市巨大的压款压力;因为你的商品选择不当,销售排名连续排后;因为你正常的客情关系维护不到位(以后我会讲一讲一些超市的非正常客情维护)等等,这些都是你被超市自然淘汰的原因。
不管外资还是内资超市,代理商的死亡绝大部分都因为自身的原因倒闭,涉及到超市的人为因素相对较少。但也有因为超市的原因而倒闭的。被超市玩死的事情太多太多,一种是超市老板卷款逃跑,近几年这些例子不少了,像福建的一个超市、像诺玛特等等。供应商多的有几百万的货款无法收回,少的也有几万。我原来有个供应商,诺玛特倒闭的时候有20万的货款到现在都无法收回,成为死帐难帐。他供应的是什么?调味品系列,调味品的单品价值低,一件也就不过60元。20万什么概念。打个比方,3300多件货,最少要两个车皮。就这样没了~~~所以,进超市之前,一定要从侧面了解这个超市的经营情况,历史的结款情况。最好从已经退出超市的其他供应商了解为什么会选择退出,如果是因为结款的原因,劝你,不要进了。你卖的再多,结不了款,你就喝西北风去吧!
当然,这个老板卷款逃跑的事情谁也预计不了。而超市最大的黑洞就在采购、营运、财务、仓储、信息这几个环节。和采购关系不好?大沓的罚款单、大笔的费用、无情的淘汰你就等着吧;和营运关系僵硬?订单不给你下、排面不给你弄好、取消你的促销员资格,这些直接影响销售的后果你会知道;和财务协调不好?这个月的款你还结不结?忽视了仓储?你的货就等着压仓,等着过期也上不了货架。信息部关系不好?那你想要的数据等吧,你的新品,也等吧!因此,不要以为你的商品好,一切就会很顺利。错了,和这些部门的关系不好,表面上不会动你,其实都在等你出错误,抓到了,对不起,一切按公司规矩办理。看着自己手上的罚单,看看自己被缩小的商品陈列面,悔不当初啊!更何况,商品的好坏,采购与营运的眼光比很多代理商更能看的出。
所以,在进入超市之前,必须对超市的运行流程有比较深的了解,渠道可以去网上查,也可以找已经进入或已经退出的供应商了解。而特别要了解清楚的是,在进入超市前(或已经进入后)什么事情找什么部门,找谁处理,不然你就等着变成皮球吧!这个其实也能体现出一个代理商的学习能力。
OK,现在说说资质。超市除开联营、租赁、部分生鲜等很特殊的商品可以选择和个人合作,绝大部分的包装食品、粮油副食、酒饮、日化、家居等都只和具备一般纳税人资格的公司合作。为什么?这里涉及到国税中的增值税。税率大概有3种,农产品大概免税,粮油13%,其他17%。取得资格要求好象是公司年销售金额达到300万以上。大型超市都要求提供增值税票,如果你不具备的话,建议不要进入超市,否则你的商品价格无形之中就要比同类具有增值税的商品高17%。如果你的商品很有特色,超市也愿意销售,有两种办法处理,一是让你代理商品的生产厂家提供税票,但缺点是回款不是你公司的帐户,而是开具税票的公司帐户,那你的资金压力就很大了。二是让超市代交代扣,一般情况下,不是特别优秀的商品,超市是不会选择的。原因?不值得嘛!
所以在资质这里,如果你要长期在超市经营,一定要以一般纳税人的公司形式出现在超市采购面前。否则,你可能只能等到一句“免谈”。这里我要区别,通过超市收银机销售的商品,都需要税票,而且和超市签定销售合同,结款一律通过超市财务;如果是在超市的外围以租赁的方式进行销售,则不同,不需要你提供税票。就好比你在某个地方租个铺面一样,只付租金,收支自己掌握,和超市签定一个场地租赁合同而已。超市为保护收银机以内的商品销售,是不允许在场外出现有类似的商品销售,你可以看看,在大型超市的外场销售的东西,多半内场找不到!
短期的特例只有中秋的月饼和春节的腌蜡制品。不过同样,进内场销售的,增值税票是少不了的。
没有增值税票?难啊!
做场外租赁,可以,那你的商品是否和场内的商品有雷同勒?如果有,多半没希望!
而且从超市角度考虑,采取什么方式和你合作,一般情况下要根据季节、商品性质、场地空间等。不是你想做哪种就做哪种。进超市,除非有很强的品牌知名度、很好的客情维护可得到超市的优惠,那其他的商品,身家性命都交给超市控制了。
在解决了资质后,我来谈谈具体的进场谈判情况。
注明一点,像制品短期经营的如月饼、粽子、腌蜡,进场的费用是非常高的。沃尔玛首单全免,但扣率高!其他的超市一般都以费用为主,这个费用?从几千到几万不等,而且还不包括扣率!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倒霉的都是消费者。因此每年的月饼、腌腊顾客不晓得为超市付出了多少。
2、谈判
当采购确定了你可以进场的资质后,别以为就万事OK了。别急!你是以商品进场还是进场之后再代理商品?按行规,超市没有销售的商品叫新品,没有进场销售过的供应商叫新供应商。如果你属于两新一类,恭喜你,中了麻烦大奖!在我当采购时,很多被拒之门外的多属于两新类,新的供应商带新商品。也正如此,有很多人说超市门难进。这里我按照正常的程序讲讲与采购谈判的内容!与超市谈判的内容无非以下:经营方式、结算方式、费用赞助、扣率、销售奖励、促销、价格、其他约定等等。
经营方式:有联营、成本代销、购买(国内称为经销)。一般外资都采取购买,也就是说以到货金额结算。货送到超市后,就等着结款吧!至于买没买出去,并不影响结款。代销是国内超市普遍采用的,以销售结算。为什么,没风险嘛。比如,你1月1日送货10万元,到月底只买出去2万元,OK,超市就只结这2万给你啦。剩余的8万库存?要么继续买,要么就等着你退货或换货!而且,关键是,这8万到你盘点时还有8万吗?呵呵~~~~到时候你就知道了。联营,一般多针对生鲜、文具、服装、皮具等,代交代扣比较多。不熟~~~就不多讲。经营方式肯定是采购(经销)好,但问题你的商品有资本成为这类商品吗?外资我就不多说了。如果是内资超市,你的商品不是大品牌就免谈,不是有很深的背景(多半是什么工商、税务等政府背景)也免谈。如果即便你侥幸得到采购待遇,那结款期给你安排个60天、90天,你的资金周转能承担吗?很多国内超市喜欢用代销方式与供应商合作,因为超市总要把风险转嫁给供应商,另外则体现一个超市是否具有很好的经营水平。
对号入座:超市会对品牌性的商品采用采购合同,如茅台酒、宝洁、伊力、双汇、德芙、金龙鱼……而且结算的天数因超市而异,长的不过45天,短的15天。
结算方式:月结**天、现款、货到后**天、月销实结**天(天数有15、30、45、60、90)。说实话,到现在我都不太清楚这个结算时间怎么算法。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天数越少越好!
费用赞助:新供应商开户、新品牌进场、节日费(春节、五一、中秋、十一、元旦、店庆)、单品费、新开店费、退场费、商品转户费、促销员费、堆头费、端架费、DM费、货架买断费等等(总之,你想的到的有,你想不到的名目也有)。费用方面,看超市看采购而定!为什么?有些超市对采购的监管严格,采购没办法在这块做手脚,一句“公司要求”给你回过去,容不得你商量半点,其实你也别怨,采购也没法,除非你有后台;但碰到超市监管不力的采购,这些费用,都是可以慢慢谈的嘛。他开1万,你还3千,这些情形和你在菜市场和小贩讨价还价没什么区别。至于以后谈的结果?那当然是超市的费用有了,采购的灰色收入也有了,你的商品也进了,三方皆大欢喜!举个例子,不过是其他超市的一个采购,一供应商想进场,采购开价7000大洋,结果如何?上缴超市3000,其余的和采购经理二一添作五了,供应商报给厂家的发票上赫然写着7000!具体其中的奥妙如何,我就不多说了,全揭了,要遭报应的。嘿嘿!现在国家也在规范超市对各项费用的收取,但是这个基本上很难。
扣率:也叫月返利。为什么会有这个东东,老实说,我也不知道。例子,供应商以1元进入超市,超市售价1.3元,超市的商品销售利润是0.3元。但在合同中规定扣率为4%(按行规,叫4个点。在商业中,“%”这个符号以点来代替),也就是说,供应商在结款时结的不是1元,而是0.96元。4分钱就是提给超市的另一种利润。当然,羊毛嘛~~~供应商也会水涨船高。你超市要几个点,我就在进价上加几个点。有些超市可以先和你把这个固定的扣率固定下来,不管你做什么产品都统一成一个扣率;而有些超市则认为商品不同而扣率也应不同,不同性质的商品有不同的扣率。这个方面,供应商与超市都有利有弊。关键在于灵活运用。
销售奖励:也叫年返利,是双方约定,当供应商年销售额达到多少时,再给予超市多少个点的返利。比如年销售超过100万,固定扣率由4%增加到5%,也就是说,当销售低于100万,供应商只付4%,超过了就付5%。这里要注意哦,是销售超过100万,而不是结款超过100万。供应商的销售是远远大于结款的~~~嘿嘿,不多说了!
促销:一般很少硬性规定必须做什么,用什么商品做,做多大的力度等等。但超市会强烈要求在节日,特别是店庆上供应商给予最优惠的支持!当然是什么特价、惊爆价、店庆价一类的啦!如果不做?采购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说个自己的例子,原来一个供应商其实和我的关系也不错,他做的商品其实销的也不好,不过我也懒得去理会他的商品。有次我们搞店庆我让他搞搞比较低的特价活动,他可能认为与我平时关系好,对我的意见没在意,后来象征性的做做!哈~~~店庆一结束,对不起,一张清场单开给营运~~~~理由么,没有支持,没有配合,而且销售很差!反正一堆理由!(罪过罪过~~~~~)
价格:超市是很看重价格的。不然超市的市调不是白干了?超市所谓的平价不是空喊的口号?好的采购会把商品的成本构成算的一清二楚,让你报不了高价或者以次充好。当然也有采购看走眼的时候。采购忽视价格多半因为一是功力确实不够,识别不了商品的成本;二是因为商品确实好,急于引进而忽视价格;三是因为,哈哈,人情!价格中,我要讲两个概念,一个是价格的顺加,一个是价格的倒扣。可能理论上我不能做很好的说明,只能简单介绍。采购讲的价格都是指倒扣,一定要注意!比如,采购说,这个商品的市场售价必须是2元,我要20个点的毛利。也就是说你提供的成本价应该是1.6元。因为(2-1.6)/2=20%,这就叫倒扣。顺加则是(2-1.6)/1.6=25%。其实也就是分母不同而已。很多供应商习惯用顺加,因为如果同样要求20%的毛利率,则两者的毛利额差别很大。以上面的2元为例,倒扣20%的毛利为4毛,而顺加20%的毛利才3毛2分
❻ 如何给大型超市供货
1,超市进场费用一般分为 进场费 条码费 广告宣传费 这个其中重要的一点是 在先期进场的时候 一定要报足品项 也就是 第一次 要将你的商品 尽可能多的 报上去 举个例子:如果 你有15品 那么 超市 收的规则一般是 一品200元 3000封顶 如果 你正好15品 那你就亏了 如果你报了40品 你就很划算。至于技巧 关键看你商品了,超市也是有规则可言的。
2,厂送和直送 关键看超市的销量以及你的配送能力了。这个是你来定的
3,厂家直送 一样是需要增值税票的,经销商供货增值税票解决有三个渠道1是找厂家开业就是经销商的商品厂家 2是自己成立一般纳税人公司 3是 找一般纳税人公司开。
希望我的回答 你能满意
❼ 给超市供货需要注意什么
1.与超市协商拿好位置,显眼的,顾客容易关注的地方(影响销售量的)
2.对比好你的产品在超市里的所占比例,有条件,可以和超市协商进货量
3.与商场内部人员做好沟通,有条件最好可以安排促销人员进行有效推销
4.监督货品的更新,检查,避免受损退货!
5.与超市的管理人员搞好关系,支持长期合作
❽ 谁知超级市场的商品进货渠道
超市的采购渠道主要分两类:1厂家配送,2直接采购。
绝大部分的产品都是由供应商来配送,供应商一般是厂家或厂家的代理商,分公司。也有很多一些特价产品是超市自己去批发市场进货的。比如:袜子、保暖内衣这些季节性很强,品牌又很繁多,质量要求不高的商品。
❾ 如何成为超市供货商
1,被动等待,在你装修门店时提前悬挂出牌匾,写上“某某超市装修中,供应商请联系XXX”,这个是最简单的方法。
2,连带推荐 当有第一家供应商上门后,叫他给你推荐供应商,他们供应商都会有行业交流群,所以是很容易找到的。
3,生鲜类主动寻找 有些生鲜商品是没有供应商上门的,所以需要去当地的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别看着他摊位小,它的背后可能有一个大的仓储,我见过一个给十几家连锁店供应咸鸭蛋的,他的库房1000平,而店面只有5平米。
4,缺品采购, 当上述途径都用上之后,发现超市的商品种类还是短缺,可以选择自主采购,无论哪个省都会有一个大的集散城市,如辽宁的沈阳,吉林的长春,黑龙江的哈尔滨等,去这些地方自主选购一些缺品发货回来卖,前提你要谈好售后。
5 业务员推荐,这个一般有很多的业务员交流群,业务员给你发布群里,会有很多业务员上门去订货的,前期的合同签订你可以约谈他的老板。
这里不包括一些大型商超的招商模式,因为大超市量大且销售快,进货洽谈模式走的是另外的方式。
❿ 开内衣店去哪里进货
1、批发市场进货
这是最常见的进货渠道,如果小店是经营服装,那么你可以去周围一些大型的服务批发市场进货,在批发市场进货需要有强大的议价能力,力争将批价压到最低,同时要与批发商建立好关系,在关于调换货的问题上要与批发商说清楚,以免日后起纠纷。
分析适合人群:当地有这样的大市场,自己具备一定谈价能力的朋友
2、厂家直接进货
正规的厂家货源充足,信用度高,如果长期合作的话,一般都能争取到产品调换。但是一般而言,厂家的起批量较高,不适合小批发客户。如果你有足够的资金储备,有内衣分销渠道,并且不会有压货的危险或不怕压货,那就可以去找厂家进货。
分析适合人群: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并有自己的其它内衣分销渠道的朋友。
寻找特别的进货渠道
如果在香港或是海外有亲戚朋友,就可以由他们帮忙,进到一些国内市场上看不到的商品或是价格较高的产品,比如可以找人从香港进一些化状品、品牌箱包等,也可以从日本进一些相机等电子产品,还可以从俄罗斯进一些工艺品。如果工作、生活在边境,就可以办一张通行证,自己亲自出去进货,这样就很有特色或是价格优势。
分析适合人群:适合有这样渠道,同时能把握流行趋势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