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衣百科 » 元代内衣叫什么

元代内衣叫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2-17 14:14:42

1. 古代内衣的称呼是如何演变的

古代的内衣在秦汉之前,直接叫“亵衣“,当时的民风比较淳朴,所以在叫贴身衣物的时候,古代人还是比较隐晦的。等到了秦汉时期,则是被称为“抱腹”或者“心衣”。这时候的内衣则是用布直接裹在胸前,背后的话再用绳子系上。虽说这种内衣和现在的围裙比较相似,但是这时期的内衣长度只到腰间。

虽说内衣随着朝代的更迭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内衣的款式也在不断的变化,但是因为经济的不同,所以很多的士族权贵在内衣的材质上也是多变的。

2. 古人把内衣叫什么

我们赶快来了解下胸罩的前生吧。

古人的内衣最早称为“亵(xiè)衣”。“亵”意为轻浮、不庄重,可见古人对内衣的心态是回避和隐讳的。中国内衣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先秦时期。《礼记·檀弓下》记载:“季康子之母死,陈亵衣。敬姜曰: 妇人不饰,不敢见舅姑。将有四方之宾来,亵衣何为陈于斯? 命彻(撤)之。”

两汉时期内衣称“抱腹”、“心衣”,两者的共同点是背部袒露无后片,质地多用平织绢,图案多以爱情为主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内衣称为“两当”,它有前后两片,既可当胸又可当背,材质多为色彩丰富、内有衬绵的织锦。唐代出现了一种无带的内衣,称为“诃子”,诃子常用“织成”(一种名贵织物)为面料,挺括而略有弹性,穿时在胸下扎束两根带子即可。

自宋代开始,女子有了束胸的习惯。此时内衣上可覆乳下可遮肚,用纽扣或带子系结,整个胸腹全被掩住,因而又称“抹肚”。元朝内衣称“合欢襟”,由后向前系束是其主要特点,胸前用一排扣子系合,或用绳带等系束。合欢襟的面料用织锦的居多,图案为四方连续。

明代内衣称“阑裙”,外形与背心相似却为开襟,两襟各缀有三条襟带,肩部有裆,裆上有带,腰侧有系带,可起到调节腰部的效果。清代内衣称“兜肚”,一般做成菱形。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兜肚演变成小马甲,面料以棉、丝为主,形制窄小,通常用对襟,襟上施数粒纽扣,穿时将胸腰裹紧。小马甲进一步发展并吸收了西方的某些特点,便成了现在的胸罩。

3. 古代女生的内衣是什么样的

1、抹胸

是一种“胸间小衣”是“肚兜”的前身,始于南北朝,是唐宋时期内衣的称谓,结构上以紧束前胸为特征,以防风寒,用于约束和固定乳部。

2、主腰

是明清时期妇女的贴身之衣,“主”是指系扣的意思,通常为宫女所穿的款式,强调刺绣装饰。

3、亵衣

女子贴身穿的上衣,也就是肚兜中的上兜,它以不能轻易示人的服用性质而得名,造型如同今日的汗衫。

4、肚兜

也称“兜肚”以正方或菱形的衣片,有素色和刺绣纹样之分,贴身护在胸乳腹部位,有束带套于后颈,左右两角装有绳带,系于后背,还有有袋无袋之分,袋中通常装有姜桂及麝香等药物,用作治腹部冷痛虚寒。

中国古代女子内衣是一部寄情的文化史,它在“仅覆胸乳”的不同几何形态分割中达到身体与社会表情、身体与人生价值的交相辉映,并通过这个表现的平台来传递女子不同时代与文化的价值理念,吐露内在情愫。

清代肚兜红色的莲花池肚兜,菱角分明,下方留出尖尖的角,据传世宝物绘制。五福祥集纹刺绣肚兜

五福捧寿,寄寓“寿福双全”的生命理想。祈望长寿是人类共同的心愿。在寓意纹样中,通常以仙鹤、青松、寿桃、寿山石、绶带鸟或“寿”字为长寿表号。

戏曲故事刺绣肚兜

肚兜上端成凹形的浅半圆状,于两端钉带挂颈脖上,下角或尖或圆,横两角各设带扎于腰间,护住胸腹部,使胃肠不受风寒,兼有乳罩和裹肚的作用。兜面上大多有饰花,常见的有开口石榴、并蒂双莲、寿桃、鸳鸯戏水等表现美好情感与吉祥寓意的图案。

中国古代女子内衣,它是女性私密空间的悄悄话,欲遮还休,一经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充满文化寓意的图腾纹饰、独具东方魅力之美,在众多古典服饰中独树一帜。

4. 古代女子穿什么内衣

问题一:古代女人穿什么 中国古代女人内衣里的秘密 古代女子的内衣最早被称为“亵衣”。“亵”意为“轻浮、不庄重”,可见古人对内衣的心态是回避和隐讳的。中国内衣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的史料见于汉朝。古代女子内衣蕴藏着不尽的昔日情怀, “前圆后方,前短后长,这是应和天地人合一的传统理念;过腰、胸、肩等分别系带,是为了在流动中达到不同的‘塑身修形’效果。袋口的拼接处,必须绣上小幅图案来遮住线的结点,保持画面完整,这便是所谓‘出境生情’”,且汇聚了绣、缝、贴、补、缀、盘、滚等几十种工艺,用以表达不同的主题。可惜有些工艺,今天已经失传。

问题二:古代女人里面穿什么啊?现在女人穿的 *** 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谢谢 40分 汉代以前,女人 *** 无衣,到了汉朝才穿上开裆裤。《汉书・上官皇后传》说:“虽宫人使令皆为穷裤,多其带。”所谓 “穷裤”,便是开裆裤。穿开裆裤的目的是方便大小便,然则 *** *** ,也顺理成章。如此情形,至少延续到了唐朝,日本人以唐装制成和服,似乎女子着和服也 *** *** 。
也有人说和服是“吴服”的改造,来源江南八百童男女。女人 *** *** ,保留了古代中国人“衣”的基本特点。“日本人唯一的发明,就是男人的那块兜裆布,至今还留在相扑力士硕大无比的臀缝里。”
中国古代,那时女人没有 *** ,他们穿的裙子里面有一个短的部分,相当于现在的衬裙,而男的则彻底没有,但是,马上将则会因总骑在马鞍上,胯下受不了,再加上身上的盔甲,手中的兵刃,而且那时还没有马蹬,所以,重量全部由臀部承受,正因此,他们会穿一条类似短裤的东西,这样才能减轻一些摩擦。也许这便是 *** 的雏形吧。
真正的穿在裤子里的 *** ,以及女士的 *** 是在十九世纪末才出现在法国.
古时内衣称中衣,中国内衣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的史料见于汉朝。其中女性揣衣在不同的时期又称为抱腹、心衣、两裆、抹胸、肚兜等,唐代女性“惯束罗裙半露胸”的普遍装束在历史上只不过短短一瞬,从古到今,内衣都一直蕴藏着女性的隐密,是绝对不为外人所知的。古书中提及内衣外露的女子不是欢场女子,就是如同梁山孙二娘一般,古人对内衣的心态是隐讳的。

问题三:古代女子没有胸罩穿什么内衣 古代女子穿的是抹胸,俗称肚兜。

抹胸是一种胸间贴身小衣,一般以方尺之布制成,紧束前胸,以防风之侵入。古代男女多服之。抹胸的别名很多,古称奶头布、袜腹、z服、肚兜等。亦称“[裙”、“合欢[裙”、“诃子”等。古代妇女的胸衣,自后向前围束,下面有线,可以同时围系裙腰。《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侧手从抹胸里取出一个帖子来。”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十:“今之袜胸,一名[裙。.....即唐‘诃子’之类。.....自后而围向前,故又名合欢[裙。”

明代之后,妇女已普遍有使用肚兜的习惯,当时叫“兜子”,俗称抹胸。是用交料两块,斜裁,上尖下平而成。清代的抹胸有两种款式,一种是短小贴身的,缚于胸腹之间,俗称“肚兜”。另一种是束于腰腹之间的,称为“抹胸肚”。《清稗类钞》记载:“抹胸,胸间小衣也,一名抹腹,又名抹肚;以方尺之布为之,紧束前胸,以防风寒内侵者,俗称兜肚。男女皆有之”。

问题四:古代的女人穿什么样子的内衣? 在古老的中国,最着名的内衣要算肚兜了。“肚兜”即抹胸的俗称,辞海释“掩胸之衣”,是古代妇女穿在最贴身处的内衣。伴着几许古典的浪漫风情,现代人一听到“肚兜”总有几丝奇思遐想。
汉:抱腹、心衣
“心衣”的基础是“袍腹”,“抱腹”上端不用细带子而用 钩肩”及”裆”就成为“心衣”。两者的共同点是背部袒露无后片。平织绢是汉朝常用的内衣面料,其上多用各色丝线绣出花纹图案(称彩绣),图案多以“爱情”为主题,在当时用素色面料来制作内衣的情况是不多的。
汉代内衣的款式开始趋向精美
汉代内衣的款式,有多种形制,人们对衣饰的追求已经开始趋向精美。这时女性的内衣比较常用的有帕腹、抱腹和心衣。汉刘熙《释名・释衣服》称:“帕腹,横帕其腹也。抱腹,上下有带,抱裹其腹,上无裆者也。心衣,抱腹而施钩肩,钩肩之间施一裆,以奄心也。”由此可见,这时的内衣有繁简之别,简单的只是横裹在腹部的一块布帕,因称“帕腹”;稍微复杂一些的,只是在帕腹上缀以带子,用时紧抱其腹,故名“抱腹”;如果在抱腹上加以“钩肩”及“裆”,则成了“心衣”。穿的时候要像缠绷带似的前一块后一块慢慢把自己裹成一个肉粽,灰常麻烦…
“心衣”与“抱腹”的共同点是背部袒露无后片。我们从后人所绘的《北齐校书图》(见图)中,仍可找到心衣的遗型。帕腹、抱腹和心衣,尽管有着繁简之别,但全都只有前片,没有后片,穿着这种内衣,后背部分是全部袒裸的。HOHO,好像泳衣哦!“心衣”的特点是以“以带吊缚”以及“以平裁式布帛遮束”。其“带”的量及位置各有不同,其“平裁式”的几何形态化布帛的分割均有变化。应该说“心衣”已经基本具备了后世内衣的特点。在汉代。还出现过一种既有前片又有后片的内衣;既可当胸,又可当背,因形得名“两当”,它是后世背心的最早形式。汉朝常用的内衣面料是平织绢,上面多用各色丝线绣出花纹图案(称彩绣),图案多以“爱情”为主题。

魏晋:(十六国):两当
“两当”与“抱腹”、“心衣”的区别在于它有后片,“既可当胸又可当背”。材质多为手感厚实、色彩丰富的织锦,双层,内有衬棉。“两当”最初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后传人中原,属异族文化。
唐代的诃子
唐代以前的内衣肩部都缀有带子,到了唐代,出现了一种无带的内衣,称为“诃子”。这也是其外衣的形制特点所决定的:唐代的女子喜穿“半露胸式裙装”,她们将裙子高束在胸际然后在胸下部系一阔带,两肩。上胸及后背袒露,外披透明罗纱,内衣若隐若现,因而内衣面料考究,色彩缤纷,与今天所倡异的“内衣外穿”颇为相似。为配合这样的穿着习惯,内衣需为无带的。“诃子”常用的面料为:“织成”,挺括略有弹性,手感厚实。穿时在胸下扎束两根带子即可,“织成”保证“诃子”胸上部分达到挺立的效果。
宋代的抹胸
“抹胸”穿着后“上可覆乳下可遮肚”,整个胸腹全被掩住,因而又称“抹肚”。用纽扣或带子系结。平常人家多用棉制品,俗称土布,贵族人家用丝质品并在其上绣以花卉。单的夹的,形式不一。
元代:合欢襟
“合欢襟” 由后向前系束是其主要特点。穿时由后及前,在胸前用一排扣子系合,或用绳带等系束。合欢襟的面料用织锦的居多,图案为四方连续。
蒙古族入主中原,服饰上既承袭汉制,又推行其本族制度。至元大德年间,蒙、汉间的士人之服也就各从其便了。元朝内衣称“合欢襟”或“合欢”由后向前系束是其主要特点。
元代的“合欢”,无论从形制还是名称上都很有煽情的味道。“合欢”后背坦露,以带子相连,肩部无带,穿时由后及前,有胸前一排扣子系合,或用襻(音盼pàn)带等系束。面料为手感厚实的织锦,图案则多为四方......>>

问题五:古代女人带胸罩吗 古代女性穿什么 *** 汉代以前,女人 *** 无衣,到了汉朝才穿上开裆裤。《汉书・上官皇后传》说:“虽宫人使令皆为穷裤,多其带。”所谓 “穷裤”,便是开裆裤。穿开裆裤的目的是方便大小便,然则 *** *** ,也顺理成章。如此情形,至少延续到了唐朝,日本人以唐装制成和服,似乎女子着和服也 *** *** 。
也有人说和服是“吴服”的改造,来源江南八百童男女。女人 *** *** ,保留了古代中国人“衣”的基本特点。“日本人唯一的发明,就是男人的那块兜裆布,至今还留在相扑力士硕大无比的臀缝里。”

问题六:古代女子穿内衣吗?穿什么内衣 一般穿抹胸,或者胸贴!再弄个肚兜,我姐姐告诉我的,他当过上了镜的群众演员

问题七:古代女子没有胸罩,那么问题来了,她们穿什么内衣 她们当然不可能穿天使芯内衣了,而不同朝代穿的也不同
唐朝:女人穿的内衣叫“子”
宋朝:女人穿的内衣叫“抹胸”
元朝:女人穿的内衣叫“合欢襟”
明朝:女人穿的内衣叫“主腰”
清朝:女人穿的内衣叫“肚兜”
懂不??

问题八:古代没有胸罩穿什么? 肚兜啊,小背心

问题九:拍古代电视剧女人穿什么样的内衣裤 当然穿现代内衣裤了又不拍里面
望采纳

5. 古人对内衣的称呼都有什么,是如何演变的

古代的内衣,它的称呼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呢?看完涨知识了!

前言:

一说起古代内衣,大多数朋友肯定会回答,不就是肚兜儿吗?小编告诉你,肚兜儿的出现已经是清朝的事情了,古代的内衣,和其他的物件儿一样,也有着它的发展史。

6. 内衣在汉,魏晋,唐,元,明朝代的统称分别为什么

内衣在不同朝代的名称:
西周:亵衣
秦汉:抱腹
魏晋:两当
唐朝:诃子
宋朝:抹胸
元朝:合欢襟
明朝:主腰
清朝:肚兜(抹胸)

下面以时间为序,逐个向大家介绍:
西周:亵衣

“亵”意为“轻薄、不庄重”,可见古人对内衣的消极心态。女子贴身穿的上衣,也就是肚兜中的上兜,它以不能轻易示人的实用性质而得名,造型如同今日的汗衫。

秦汉时期:抱腹
汉代内衣的款式,有多种形制,人们对衣饰的追求已经开始趋向精美。这时女性的内衣比较常用。稍微复杂一些的,只是在帕腹上缀以带子,用时紧抱其腹,故名“抱腹”。

魏晋:(十六国):两当
“两当”与“抱腹”、“心衣”的区别在于它有后片,“既可当胸又可当背”。材质多为手感厚实、色彩丰富的织锦,双层,内有衬棉。“两当”最初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后传人中原,属异族文化。

唐代:诃子
唐代以前的内衣肩部都缀有带子,到了唐代,出现了一种无带的内衣,称为“诃子”。这也是其外衣的形制特点所决定的:唐代的女子喜穿“半露胸式裙装”,她们将裙子高束在胸际然后在胸下部系一阔带,两肩。上胸及后背袒露,外披透明罗纱,内衣若隐若现,因而内衣面料考究,色彩缤纷,与今天所倡异的“内衣外穿”颇为相似。为配合这样的穿着习惯,内衣需为无带的。“诃子”常用的面料为:“织成”,挺括略有弹性,手感厚实。穿时在胸下扎束两根带子即可,“织成”保证“诃子”胸上部分达到挺立的效果。

宋代:抹胸
“抹胸”穿着后“上可覆乳下可遮肚”,整个胸腹全被掩住,因而又称“抹肚”。用纽扣或带子系结。平常人家多用棉制品,俗称土布,贵族人家用丝质品并在其上绣以花卉。单的夹的,形式不一。

元代:合欢襟
“合欢襟” 由后向前系束是其主要特点。穿时由后及前,在胸前用一排扣子系合,或用绳带等系束。合欢襟的面料用织锦的居多,图案为四方连续。

明代:主腰
“主腰”外形与背心相似。开襟,两襟各缀有三条襟带,肩部有裆,裆上有带,腰侧还各有系带将所有襟带系紧后形成明显的收腰。可见明代女子已深谙凸现身材之道。

清代:肚兜
清代“抹胸”又称“肚兜”,一般做成菱形。上有带,穿时套在颈间,腰部另有两条带子束在背后,下面呈倒三角形,遮过肚脐,达到小腹。材质以棉、丝绸居多。系束用的带子并不局限于绳,富贵之家多用金链,中等之家多用银链、铜链,小家碧玉则用红色丝绢。“肚兜”上有各类精美的刺绣。红色为“肚兜”常见的颜色。

7. 各朝代古代内衣叫什么名字

古代内衣较早的称谓是“亵衣”。“亵”意为“轻簿、不庄重”,可见古人对内衣的心态。中国内衣的历史源远流长,以下所诉的内衣历史线索是从汉朝开始的。
汉:抱腹、心衣 心衣”的基础是“袍腹”,“抱腹”上端不用细带子而用" 钩肩”及”裆”就成为“心衣”。两者的共同点是背部袒露无后片。平织绢是汉朝常用的内衣面料,其上多用各色丝线绣出花纹图案(称彩绣),图案多以“爱情”为主题,在当时用素色面料来制作内衣的情况是不多的。
魏晋:(十六国):两当 两当”与“抱腹”、“心衣”的区别在于它有后片,“既可当胸又可当背”。材质多为手感厚实、色彩丰富的织锦,双层,内有衬棉。“两当”最初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后传人中原,属异族文化。
唐代:诃子代以前的内衣肩部都缀有带子,到了唐代,出现了一种无带的内衣,称为“诃子”。这也是其外衣的形制特点所决定的:唐代的女子喜穿“半露胸式裙装”,她们将裙子高束在胸际然后在胸下部系一阔带,两肩。上胸及后背袒露,外披透明罗纱,内衣若隐若现,因而内衣面料考究,色彩缤纷,与今天所倡异的“内衣外穿”颇为相似。为配合这样的穿着习惯,内衣需为无带的。“诃子”常用的面料为:“织成”,挺括略有弹性,手感厚实。穿时在胸下扎束两根带子即可,“织成”保证“诃子”胸上部分达到挺立的效果。
宋代:抹胸 抹胸”穿着后“上可覆乳下可遮肚”,整个胸腹全被掩住,因而又称“抹肚”。用纽扣或带子系结。平常人家多用棉制品,俗称土布,贵族人家用丝质品并在其上绣以花卉。单的夹的,形式不一。
元代:合欢襟 合欢襟” 由后向前系束是其主要特点。穿时由后及前,在胸前用一排扣子系合,或用绳带等系束。合欢襟的面料用织锦的居多,图案为四方连续。
明代:主腰主腰”外形与背心相似。开襟,两襟各缀有三条襟带,肩部有裆,裆上有带,腰侧还各有系带将所有襟带系紧后形成明显的收腰。可见明代女子已深谙凸现身材之道。
清代:肚兜清代“抹胸”又称“肚兜”,一般做成菱形。上有带,穿时套在颈间,腰部另有两条带子束在背后,下面呈倒三角形,遮过肚脐,达到小腹。材质以棉、丝绸居多。系束用的带子并不局限于绳,富贵之家多用金链,中等之家多用银链、铜链,小家碧玉则用红色丝绢。“肚兜”上有各类精美的刺绣。红色为“肚兜”常见的颜色。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小马甲 “小马甲”形制窄小,通常用对襟,襟上也施数粒扣,穿时将胸腰裹紧。”小马甲”进一步发展并吸收了西方的某些特点便成了现在的胸罩。面料以棉、丝为主。

8. 古代女人没有胸衣,她们是怎么穿内衣的呢

夏天到了,天气越来越热,为了穿上很多清凉的衣服,很多MM都换上了薄薄的或者隐形的BRA。今早上出门的时候突发奇想,古代女人没有我们现代的这些各型各色的bra,她们是怎么穿内衣的?想知道吗?哈哈哈哈,让我来慢慢告诉你。

秦汉时期的“抱腹”

秦汉时期的时候,内衣便有帕腹、抱腹和心衣之称。看到这些说法,其意思也是显而易见的。“帕腹”就是将一块布帕横裹在腹部,达到收紧腹部的作用;“抱腹”是在帕腹上系上带子;紧接着在抱腹上加以“钩肩”及“裆”的是“心衣”。古代女人保守的性格,在这上面也是有所体现的。

清代的“肚兜”

到了清代,内衣称为“肚兜”。说到“肚兜”,我们似乎是很熟悉的。清代的“肚兜”一般是菱形状,只有前片,后背是袒露的,上面有带,穿的时候把带套在颈间,然后再把腰部两侧的带子系在后侧,穿上后下面呈倒三角形,遮过肚脐,达到小腹部位。为了美观好看,肚兜上的图案看上去精致完美,好似一个精美的工品。“肚兜”通常是棉或者绸子做的,材料各异,尽显美观。

而我们现在的内衣如此创新

摩登整件内衣囊括了83道工序,单单简单的背扣设计,就植入了8道看得到以及看不到的工艺在里面。整件内衣展现的只有菲希妮对产品淋淋尽致的匠心精神,无处不在的对细节的执着。摩登款主打的是对生活,对内衣有独特的个性追求的年轻时尚群体。

对产品的创新、对品牌的执着、对匠心的一种信仰、2016摩登MODERN 新品预售,根据数据调查,穿上摩登的女神们的评价是:要么穿它要么不穿。当舒适、时尚、简约融合到一体,产生了不一样的体验效果,轻奢生活为何而来?享受菲希妮顶级工艺的Bra,价格又是大众可以接受的,根据自己的喜欢去追求,这就是轻奢。

9. 在中国古代的时候,内衣的称呼是怎样演变的呢

古人对内衣很不了解,也很保守,他们认为这是一件非常私密的事,有点像衣服,从目前的研究可以看出,古代内衣的款式可分为长方形、方形、菱形、如意、扇形、三角形等,然而,没有起源就没有变化,内衣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遮羞,直到20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内衣的作用开始演变,内衣在功能上发生了各种变化,如聚集型、提举型、方便肩带、背部美观型、前扣式、无钢支撑型等。


明清时期的内衣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明代称“主腰”,从外形上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内衣是正面全套,后半裸,也就是说,它是以腰围全包的形式出现的,所以名字很生动,我们知道清代内衣的名字,叫“肚兜”,现在有些家长会买小腹包给孩子穿,主要是可以遮住肚脐,不会着凉。


民国初期出现了“小马甲”,这是我国内衣的最后一种款式,今天的“文胸”起源于法国,20世纪初传入中国,女性内衣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的私服,它比其他受礼法制度约束的外在服饰更自由、浪漫、智慧。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内衣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虽然内衣通常是指紧贴身体的衣服,但现在我们说内衣,一般指的是“胸罩”,文胸最大的功能也是不可替代的,除了遮遮掩掩,更是为了保证身体健康,提高女性魅力。

10. 秦汉叫抱腹,元代为合欢襟是什么,你知道它是什么吗

内衣在秦汉时期被称为“抱腹”,其特点是背部袒露无后片
元代内衣叫“合欢襟” 由后向前系束是其主要特点。穿时由后及前,在胸前用一排扣子系合,或用绳带等系束‘’

热点内容
女警戴帽子的头发怎么扎 发布:2023-08-31 22:03:00 浏览:3591
草的绿色染在裤子上怎么办 发布:2023-08-31 22:01:09 浏览:4604
毛衣喇叭裙怎么加针 发布:2023-08-31 21:54:08 浏览:3274
抚顺买男装哪里好 发布:2023-08-31 21:53:12 浏览:3743
钩针钩毛线帽怎么做视频 发布:2023-08-31 21:48:20 浏览:2976
福建人的帽子怎么做 发布:2023-08-31 21:33:56 浏览:2966
男生红色卫衣怎么搭裤子 发布:2023-08-31 21:32:02 浏览:3842
条纹衬衣配什么颜色的领带好看 发布:2023-08-31 21:26:07 浏览:3536
穿带帽子的大衣怎么扎头发 发布:2023-08-31 21:09:32 浏览:2854
男装牌匾什么颜色字最亮 发布:2023-08-31 21:03:10 浏览: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