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衣百科 » 诃子内衣怎么穿

诃子内衣怎么穿

发布时间: 2023-03-02 03:40:32

㈠ 唐朝抹胸是怎么穿的

正确的叫法是:诃子
唐代以前的内衣肩部都缀有带子,到了唐代,出现了一种无带的内衣,称为“诃子”。这也是其外衣的形制特点所决定的:唐代的女子喜穿“半露胸式裙装”,她们将裙子高束在胸际然后在胸下部系一阔带,两肩。上胸及后背袒露,外披透明罗纱,内衣若隐若现,因而内衣面料考究,色彩缤纷,与今天所倡异的“内衣外穿”颇为相似。为配合这样的穿着习惯,内衣需为无带的。“诃子”常用的面料为:“织成”,挺括略有弹性,手感厚实。穿时在胸下扎束两根带子即可,“织成”保证“诃子”胸上部分达到挺立的效果。

㈡ 古代内衣的讲解

古代内衣
古代内衣较早的称谓是“亵衣”。“亵”意为“轻簿、不庄重”,可见古人对内衣的心态。中国内衣的历史源远流长,以下所诉的内衣历史线索是从汉朝开始的。
汉:抱腹、心衣
“心衣”的基础是“袍腹”,“抱腹”上端不用细带子而用" 钩肩”及”裆”就成为“心衣”。两者的共同点是背部袒露无后片。平织绢是汉朝常用的内衣面料,其上多用各色丝线绣出花纹图案(称彩绣),图案多以“爱情”为主题,在当时用素色面料来制作内衣的情况是不多的。
魏晋:(十六国):两当
“两当”与“抱腹”、“心衣”的区别在于它有后片,“既可当胸又可当背”。材质多为手感厚实、色彩丰富的织锦,双层,内有衬棉。“两当”最初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后传人中原,属异族文化。 本贴包含图片附件:
唐代:诃子
唐代以前的内衣肩部都缀有带子,到了唐代,出现了一种无带的内衣,称为“诃子”。这也是其外衣的形制特点所决定的:唐代的女子喜穿“半露胸式裙装”,她们将裙子高束在胸际然后在胸下部系一阔带,两肩。上胸及后背袒露,外披透明罗纱,内衣若隐若现,因而内衣面料考究,色彩缤纷,与今天所倡异的“内衣外穿”颇为相似。为配合这样的穿着习惯,内衣需为无带的。“诃子”常用的面料为:“织成”,挺括略有弹性,手感厚实。穿时在胸下扎束两根带子即可,“织成”保证“诃子”胸上部分达到挺立的效果。
宋代:抹胸
“抹胸”穿着后“上可覆乳下可遮肚”,整个胸腹全被掩住,因而又称“抹肚”。用纽扣或带子系结。平常人家多用棉制品,俗称土布,贵族人家用丝质品并在其上绣以花卉。单的夹的,形式不
元代:合欢襟
“合欢襟” 由后向前系束是其主要特点。穿时由后及前,在胸前用一排扣子系合,或用绳带等系束。合欢襟的面料用织锦的居多,图案为四方连续。
明代:主腰
“主腰”外形与背心相似。开襟,两襟各缀有三条襟带,肩部有裆,裆上有带,腰侧还各有系带将所有襟带系紧后形成明显的收腰。可见明代女子已深谙凸现身材之道。
清代:肚兜
清代“抹胸”又称“肚兜”,一般做成菱形。上有带,穿时套在颈间,腰部另有两条带子束在背后,下面呈倒三角形,遮过肚脐,达到小腹。材质以棉、丝绸居多。系束用的带子并不局限于绳,富贵之家多用金链,中等之家多用银链、铜链,小家碧玉则用红色丝绢。“肚兜”上有各类精美的刺绣。红色为“肚兜”常见的颜色。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小马甲
“小马甲”形制窄小,通常用对襟,襟上也施数粒扣,穿时将胸腰裹紧。”小马甲”进一步发展并吸收了西方的某些特点便成了现在的胸罩。面料以棉、丝为主。

㈢ 诃子裙怎么穿

诃子裙怎么穿

诃子裙怎么穿,都说时尚的完成度主要看脸。其实跟穿搭也有一定的关系,好的穿搭会很加分,学会相关搭配技巧,就能成为最好看的人了,下面分享 诃子裙怎么穿相关内容,一起跟随我来看看吧。

诃子裙怎么穿1

1、先把齐胸衫裙穿好~

2、先将我们这个诃子的正面,把它放到后面去

3、先将里面的系带扯出来,和另一侧边缘的系带绑在一起

4、然后将剩下的.边缘系带和另一根外侧系带绑在一起

5、先深吸一口气,然后开始旋转,将诃子的正面转到前面来

6、因为旋转的关系有一点点移位我们再把它挪回来

家里有小朋友的小可爱快学起来吧,一起变身可可爱爱的小仙女~

诃子裙怎么穿2

150小个子裙子穿搭

LOOK1 黑色网纱连衣裙+鳄鱼纹手提包

黑色网纱气质、超短、性感,适宜约会年会场合。鳄鱼纹手提包高级感、适宜各种裙装。

LOOK2 蓝色碎花连衣短裙+小香风斜挎包

碎花连衣裙超短、显高、显瘦,上班上学日常无压力,小香风斜挎包少女感十足。

LOOK3 黑色西装裙+针织马丁靴

黑色西装裙露背小心机,高腰显高,超高气质。搭配马丁靴或骑士靴皆可乘风破浪。

LOOK4 红色碎花长裙+鳄鱼纹手提包

红色复古连衣裙、气质高挑,开叉性感。155小个子上身无压力。鳄鱼纹手提包百搭。

LOOK5 黑色赫本裙+马丁靴

黑色赫本裙气质显高,泡泡袖显瘦,方领露出锁骨显脖子长。

㈣ 明朝内衣(衤阑裙),究竟是怎么样的

内衣在不同朝代的名称:
西周:亵衣
秦汉:抱腹
魏晋:两当
唐朝:诃子
宋朝:抹胸
元朝:合欢襟
明朝:主腰
清朝:肚兜(抹胸)

下面以时间为序,逐个向大家介绍:
西周:亵衣

“亵”意为“轻薄、不庄重”,可见古人对内衣的消极心态。女子贴身穿的上衣,也就是肚兜中的上兜,它以不能轻易示人的实用性质而得名,造型如同今日的汗衫。

秦汉时期:抱腹
汉代内衣的款式,有多种形制,人们对衣饰的追求已经开始趋向精美。这时女性的内衣比较常用。稍微复杂一些的,只是在帕腹上缀以带子,用时紧抱其腹,故名“抱腹”。

魏晋:(十六国):两当
“两当”与“抱腹”、“心衣”的区别在于它有后片,“既可当胸又可当背”。材质多为手感厚实、色彩丰富的织锦,双层,内有衬棉。“两当”最初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后传人中原,属异族文化。

唐代:诃子
唐代以前的内衣肩部都缀有带子,到了唐代,出现了一种无带的内衣,称为“诃子”。这也是其外衣的形制特点所决定的:唐代的女子喜穿“半露胸式裙装”,她们将裙子高束在胸际然后在胸下部系一阔带,两肩。上胸及后背袒露,外披透明罗纱,内衣若隐若现,因而内衣面料考究,色彩缤纷,与今天所倡异的“内衣外穿”颇为相似。为配合这样的穿着习惯,内衣需为无带的。“诃子”常用的面料为:“织成”,挺括略有弹性,手感厚实。穿时在胸下扎束两根带子即可,“织成”保证“诃子”胸上部分达到挺立的效果。

宋代:抹胸
“抹胸”穿着后“上可覆乳下可遮肚”,整个胸腹全被掩住,因而又称“抹肚”。用纽扣或带子系结。平常人家多用棉制品,俗称土布,贵族人家用丝质品并在其上绣以花卉。单的夹的,形式不一。

元代:合欢襟
“合欢襟” 由后向前系束是其主要特点。穿时由后及前,在胸前用一排扣子系合,或用绳带等系束。合欢襟的面料用织锦的居多,图案为四方连续。

明代:主腰
“主腰”外形与背心相似。开襟,两襟各缀有三条襟带,肩部有裆,裆上有带,腰侧还各有系带将所有襟带系紧后形成明显的收腰。可见明代女子已深谙凸现身材之道。

清代:肚兜
清代“抹胸”又称“肚兜”,一般做成菱形。上有带,穿时套在颈间,腰部另有两条带子束在背后,下面呈倒三角形,遮过肚脐,达到小腹。材质以棉、丝绸居多。系束用的带子并不局限于绳,富贵之家多用金链,中等之家多用银链、铜链,小家碧玉则用红色丝绢。“肚兜”上有各类精美的刺绣。红色为“肚兜”常见的颜色。

㈤ 古代女子怎么穿文胸

秦朝:

秦灭六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统一,为中国版图奠定最早雏形,短暂的稳定结束后,汉灭秦而起,社会逐步趋向稳定发展,经济文化开始转型,对穿衣方面也有所进步,此时的内衣多采用平织绢工艺,衣上面绣有多种精美图案,但大多图案多以爱情故事为主题。

可见当时古人对内衣的追求已经开始多元化和风格化,多采用后系的方法,背部坦露无后片,从而更多展现美感,此时的内衣分为抱腹与心衣两种,二者还可以相互变换穿法,一举两得。

隋朝:

富有的大隋因统治阶级的荒淫腐败被唐所灭,从此唐朝成为了历史上最兴盛的时期之一,实现了万国来朝的盛世,移居在海外的国人也自此被做唐人,唐时国家开始快速发展,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呈现多元化局面。

尤其是在文化方面发展最为突出,涌现出大量传世的文化作品,朝廷重视海外使节前来学习交流,融会贯通各国先进技术,百姓思想开放,特别是在穿衣方面,喜欢身着半露胸裙装,两肩、上胸、后背都坦露,为了配合这种穿衣风格,内衣也发生变化。

出现无带内衣,称为“诃子” ,穿时还需在胸下扎两根带子,让上身部分达到更坚挺的效果。

宋代:

到了宋代,经济虽说强悍,但朝廷不注重军事和国防,至于外患入侵,宋人穿衣就结合外族特点,发明出束胸内衣且十分流行,面料从罗、纱、锦、绫、绢等多种材质,穿上这种内衣整个胸腹都被掩盖 因此束胸又被称为“抹肚”。

元代:

元朝时期女子内衣的变化不大,只是给内衣取了个很特别的名字“合欢襟”,其穿着特点是从后向前系束,穿着内衣时从后到前在胸前用一排扣子系合,或用绳带等系束前有沟后有背,穿着起来十分性感,元代国家虽说不如唐朝强大,从内衣角度上看,开放程度不次唐朝。

清朝:

清朝流行的女性内衣,现在可能也有人穿着,穿着是一种传统的美感,当时的内衣一般做成菱形,上设计有带字,穿时套在脖子上,腰部另有两根系子绑在背部,下面呈倒三角形态,以盖过肚脐遮住小腹为标准,被称作 “肚兜”,颜色多以喜庆的红色为主,上面还绣有精美的图案,穿着起来十分迷人性感。

现代:

近代女性内衣发展成了小马甲样子,类似现在的运动款内衣,多以棉、丝为主要面料制成,多以对襟闭合方式,襟上缝有扣子数粒,穿着时也可以达到收腰裹胸的目的,可见从古至今,收紧赘肉,成为女性追求美感的相似的手法。

(5)诃子内衣怎么穿扩展阅读:

肚兜典故:

汉代

汉刘熙《释名.释衣服》曰:抱腹,上下有带,抱裹其腹,上无裆者也。徐珂《清稗类钞》服饰类曰:肚兜,夏纱冬绉,贮以麝屑,缘以锦缣。清曹庭栋《养生随笔》卷一载:腹为五脏之总,故腹本喜暖,老人下元虚弱,更宜加意暖之。

办兜肚,将蕲艾捶软铺匀,蒙以丝绵,细针密行,勿令散乱成块,夜卧必需,居常亦不可轻脱。又有以姜桂及麝诸药装主,可治腹作冷痛。

明代

明代之后,妇女已 普遍有使用肚兜的习惯,当时叫“兜子”,俗称抹胸。是用交料两块,斜裁,上尖下平而成。清代的抹胸有两种款式,一种是短小贴身的,缚于胸腹之间,俗称“抹胸肚”。另一种是束于腰腹之间的,称为“肚兜”。

《清稗类钞》记载:“抹胸,胸间小衣也,一名抹腹,又名抹肚;以方尺之布为之,紧束前胸,以防风寒内侵者,俗称兜肚。男女皆有之”。

清代

清代内衣称“肚兜”,一般做成菱形。上有带,穿时套在颈间,腰部另有两条带子束在背后,下面呈倒三角形,遮过肚脐,达到小腹。材质以棉、丝绸居多。系束用的带子并不局限于绳,富贵之家多用金链,中等之家多用银链、铜链,小家碧玉则用红色丝绢。

“肚兜”上有各类精美的刺绣。红色为“肚兜”常见的颜色。由此可见兜肚到了清朝,不光是防风侵体,更兼有药疗及香囊的功用了。

《红楼梦》第三十六回写宝钗来至宝玉房中,看见袭人在做针线,原来是白绫红里的兜肚,上面扎着鸳鸯戏莲的花样,红莲绿叶,五色鸳鸯。

㈥ 一片式诃子裙穿衣教程

一片式诃子裙穿的方法如下:

1.先把齐胸衫裙穿好,

2.先将我们这个诃子的正面,把它放到后面去,

旗袍是汉服的一种。如果商家设计的Chebula裙符合平面裁剪、左右穿、系带、中长百褶裙搭配双排扣长袖长衫等常见特征。,且不添加违背本质特征的元素,是现代汉服体系中及胸裙和抹胸裙款式的具象化表达,是对历史文物特征的提取和组合。

热点内容
女警戴帽子的头发怎么扎 发布:2023-08-31 22:03:00 浏览:3524
草的绿色染在裤子上怎么办 发布:2023-08-31 22:01:09 浏览:4527
毛衣喇叭裙怎么加针 发布:2023-08-31 21:54:08 浏览:3206
抚顺买男装哪里好 发布:2023-08-31 21:53:12 浏览:3675
钩针钩毛线帽怎么做视频 发布:2023-08-31 21:48:20 浏览:2911
福建人的帽子怎么做 发布:2023-08-31 21:33:56 浏览:2898
男生红色卫衣怎么搭裤子 发布:2023-08-31 21:32:02 浏览:3765
条纹衬衣配什么颜色的领带好看 发布:2023-08-31 21:26:07 浏览:3467
穿带帽子的大衣怎么扎头发 发布:2023-08-31 21:09:32 浏览:2785
男装牌匾什么颜色字最亮 发布:2023-08-31 21:03:10 浏览:3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