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衣百科 » 秦朝时的内衣是什么样的

秦朝时的内衣是什么样的

发布时间: 2022-04-23 01:42:51

① 古代女子怎么穿文胸

秦朝:

秦灭六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统一,为中国版图奠定最早雏形,短暂的稳定结束后,汉灭秦而起,社会逐步趋向稳定发展,经济文化开始转型,对穿衣方面也有所进步,此时的内衣多采用平织绢工艺,衣上面绣有多种精美图案,但大多图案多以爱情故事为主题。

可见当时古人对内衣的追求已经开始多元化和风格化,多采用后系的方法,背部坦露无后片,从而更多展现美感,此时的内衣分为抱腹与心衣两种,二者还可以相互变换穿法,一举两得。

隋朝:

富有的大隋因统治阶级的荒淫腐败被唐所灭,从此唐朝成为了历史上最兴盛的时期之一,实现了万国来朝的盛世,移居在海外的国人也自此被做唐人,唐时国家开始快速发展,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呈现多元化局面。

尤其是在文化方面发展最为突出,涌现出大量传世的文化作品,朝廷重视海外使节前来学习交流,融会贯通各国先进技术,百姓思想开放,特别是在穿衣方面,喜欢身着半露胸裙装,两肩、上胸、后背都坦露,为了配合这种穿衣风格,内衣也发生变化。

出现无带内衣,称为“诃子” ,穿时还需在胸下扎两根带子,让上身部分达到更坚挺的效果。

宋代:

到了宋代,经济虽说强悍,但朝廷不注重军事和国防,至于外患入侵,宋人穿衣就结合外族特点,发明出束胸内衣且十分流行,面料从罗、纱、锦、绫、绢等多种材质,穿上这种内衣整个胸腹都被掩盖 因此束胸又被称为“抹肚”。

元代:

元朝时期女子内衣的变化不大,只是给内衣取了个很特别的名字“合欢襟”,其穿着特点是从后向前系束,穿着内衣时从后到前在胸前用一排扣子系合,或用绳带等系束前有沟后有背,穿着起来十分性感,元代国家虽说不如唐朝强大,从内衣角度上看,开放程度不次唐朝。

清朝:

清朝流行的女性内衣,现在可能也有人穿着,穿着是一种传统的美感,当时的内衣一般做成菱形,上设计有带字,穿时套在脖子上,腰部另有两根系子绑在背部,下面呈倒三角形态,以盖过肚脐遮住小腹为标准,被称作 “肚兜”,颜色多以喜庆的红色为主,上面还绣有精美的图案,穿着起来十分迷人性感。

现代:

近代女性内衣发展成了小马甲样子,类似现在的运动款内衣,多以棉、丝为主要面料制成,多以对襟闭合方式,襟上缝有扣子数粒,穿着时也可以达到收腰裹胸的目的,可见从古至今,收紧赘肉,成为女性追求美感的相似的手法。

(1)秦朝时的内衣是什么样的扩展阅读:

肚兜典故:

汉代

汉刘熙《释名.释衣服》曰:抱腹,上下有带,抱裹其腹,上无裆者也。徐珂《清稗类钞》服饰类曰:肚兜,夏纱冬绉,贮以麝屑,缘以锦缣。清曹庭栋《养生随笔》卷一载:腹为五脏之总,故腹本喜暖,老人下元虚弱,更宜加意暖之。

办兜肚,将蕲艾捶软铺匀,蒙以丝绵,细针密行,勿令散乱成块,夜卧必需,居常亦不可轻脱。又有以姜桂及麝诸药装主,可治腹作冷痛。

明代

明代之后,妇女已 普遍有使用肚兜的习惯,当时叫“兜子”,俗称抹胸。是用交料两块,斜裁,上尖下平而成。清代的抹胸有两种款式,一种是短小贴身的,缚于胸腹之间,俗称“抹胸肚”。另一种是束于腰腹之间的,称为“肚兜”。

《清稗类钞》记载:“抹胸,胸间小衣也,一名抹腹,又名抹肚;以方尺之布为之,紧束前胸,以防风寒内侵者,俗称兜肚。男女皆有之”。

清代

清代内衣称“肚兜”,一般做成菱形。上有带,穿时套在颈间,腰部另有两条带子束在背后,下面呈倒三角形,遮过肚脐,达到小腹。材质以棉、丝绸居多。系束用的带子并不局限于绳,富贵之家多用金链,中等之家多用银链、铜链,小家碧玉则用红色丝绢。

“肚兜”上有各类精美的刺绣。红色为“肚兜”常见的颜色。由此可见兜肚到了清朝,不光是防风侵体,更兼有药疗及香囊的功用了。

《红楼梦》第三十六回写宝钗来至宝玉房中,看见袭人在做针线,原来是白绫红里的兜肚,上面扎着鸳鸯戏莲的花样,红莲绿叶,五色鸳鸯。

② 秦汉皇后与普通妇女着装区别,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秦汉时期,人们的服饰比上一代更加丰富多彩。现在让我们从帽子开始。这顶帽子当时被称为“头饰”。上层阶级的人戴着王冠、王冠和旗帜。据《后汉代志·公务志》记载,当时共有19种皇冠,如通天冠(皇帝专用礼冠)、皇冠冠冠(帝王祭祀服)、元佑冠(帝王供职)、长冠、皮旗(将军供职)还有进贤冠(文官和儒士佩戴)等等。下层阶级的男人只能戴围巾或发束来系头发。可以看出,古代的王冠被用来区分他们的身份,这是无法克服的,但今天没有那么多的要求。

秦汉时期,普通百姓的服装材料简单,款式单一,颜色单一。当时,下层百姓主要穿着一种叫做“短革衣”的衣服,白色和黑色是农民服装中最常用的颜色。之所以使用白色,是因为当时人们认为白色意味着没有颜色,穿白色衣服意味着没有社会地位。由于中国古代大都采取“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封建社会虽有“重农抑商”的规定,但朝廷对商人服装的限制往往不是长期的,主要体现在制作服装的材料上。

③ 古代女生的内衣是什么样的

1、抹胸

是一种“胸间小衣”是“肚兜”的前身,始于南北朝,是唐宋时期内衣的称谓,结构上以紧束前胸为特征,以防风寒,用于约束和固定乳部。

2、主腰

是明清时期妇女的贴身之衣,“主”是指系扣的意思,通常为宫女所穿的款式,强调刺绣装饰。

3、亵衣

女子贴身穿的上衣,也就是肚兜中的上兜,它以不能轻易示人的服用性质而得名,造型如同今日的汗衫。

4、肚兜

也称“兜肚”以正方或菱形的衣片,有素色和刺绣纹样之分,贴身护在胸乳腹部位,有束带套于后颈,左右两角装有绳带,系于后背,还有有袋无袋之分,袋中通常装有姜桂及麝香等药物,用作治腹部冷痛虚寒。

中国古代女子内衣是一部寄情的文化史,它在“仅覆胸乳”的不同几何形态分割中达到身体与社会表情、身体与人生价值的交相辉映,并通过这个表现的平台来传递女子不同时代与文化的价值理念,吐露内在情愫。

清代肚兜红色的莲花池肚兜,菱角分明,下方留出尖尖的角,据传世宝物绘制。五福祥集纹刺绣肚兜

五福捧寿,寄寓“寿福双全”的生命理想。祈望长寿是人类共同的心愿。在寓意纹样中,通常以仙鹤、青松、寿桃、寿山石、绶带鸟或“寿”字为长寿表号。

戏曲故事刺绣肚兜

肚兜上端成凹形的浅半圆状,于两端钉带挂颈脖上,下角或尖或圆,横两角各设带扎于腰间,护住胸腹部,使胃肠不受风寒,兼有乳罩和裹肚的作用。兜面上大多有饰花,常见的有开口石榴、并蒂双莲、寿桃、鸳鸯戏水等表现美好情感与吉祥寓意的图案。

中国古代女子内衣,它是女性私密空间的悄悄话,欲遮还休,一经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充满文化寓意的图腾纹饰、独具东方魅力之美,在众多古典服饰中独树一帜。

④ 古代女子内衣是什么样的

古代女人上衣是肚兜,那她们穿内裤吗?

古人说的衣裳,上半身为“衣”,下半身为“裳”。“裳”有点像裙子,说白了就是块遮羞布。

直到春秋时代,才有了裤子。后来,女性月经时会多穿一条旧裤子在内,避免弄脏外裤,慢慢地男人也效仿,逐渐演变成今天穿的内裤。

如今,不穿内裤却成为另一种性感的表达。

肚兜是什么?

肚兜是中国古代的内衣之一,多为女性和小孩所穿。

关于肚兜,说来话长,其来源可追溯到天地混沌初开之时。女娲和伏羲兄妹二人在漫天洪水以后通婚,生儿育女,创造了人类最初的服饰--肚兜,目的是用来遮掩人体之羞。

根据中国历史记载,它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818年,《左传》“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姖,皆衷其衵服,以戏于朝。”这里所说的衵服就是近身衣,也可能是后来的肚兜。先秦称“膺”,汉谓之“抱腹”,流行于魏晋南北朝。亦有一说肚兜是杨贵妃为遮掩她和安禄山私通的痕迹而发明的。民间亦有一说肚兜起于汉时,独身女子因怕被粗鲁汉子欺负,所以用布缠胸,再以带子系至背后,称之为“缚胸”。

摘自网络网友,谢谢。

⑤ 在古代,肚兜是给女人遮羞的,没有内裤下半身穿的什么

在我们祖辈的那个年代,女人的地位都是比较低的,应该说是非常低的,男人不懂得尊重女性,因为他们会娶很多个女人做自己的妻子,只有在远古时期的时候,女人作为母系社会的领导者,才有了一段时间的地位!

中国女性的地位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提升,也是因为前期受到的压迫太大了,才使得现在反弹的力度如此之高!

⑥ 秦朝时期女服

秦朝服饰的特点
秦汉时代,在中国服色是一个重要阶段,也就是将阴阳五行思想渗进服色思想中,秦朝国祚甚短,因此除了秦始皇规定服色外,一般的服色应是沿袭战国时代的习惯。
男服服饰秦始皇规定的大礼服是上衣下裳同为黑色祭服并规定衣色以黑为最上,又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着绿袍一般庶人着白袍。
女服服饰秦始皇喜欢宫中的嫔妃穿着漂亮的及以华丽为上。由于他减去礼学,对于嫔妃的服色,是以迎合他个人喜好为主。不过基本上仍受五行思想支配。

秦汉时期大多流行平髻,日常生活中,髻上不梳裹加饰,以顶发向左右平分式较为普遍。高髻只是见诸于少数贵族女子的一种发式。秦有望仙九鬟髻、凌云髻、垂云髻等。

⑦ 春秋战国秦朝时期有内衣内裤

一 有的,但是不是叫内衣内裤,而是深衣和胡服。
二 深衣
贵族中流行的深衣式袍服,是西周以来传统的贵族常服,而平民以为之礼服,平常穿短褐。深衣的特点一是上衣下裳相连;二是无男女式样的差别,皆可穿用。但又分为两种:一为中原地区的宽大式,“宽大博带”穿着舒适,长不拖地,下摆不开岔,屈肘可穿,袖长和臂长相等,用大宽带束腰,中原贵族宴乐时喜爱穿用.二为瘦长式,“续衽钩边”楚地最为流行,较北方的瘦长,领沿较宽,用较厚织物作边,右衽很长。战国时有单、夹、棉、皮。袍服的领式突破了西周时期的矩形领,流行交领式右衽,左衽。
三胡服
胡服便于骑射,诸国战士皆衣之。胡服逐渐成为战国时期的军服。其特点是短衣,长裤,用带钩,有短靴和皮弁(bian)。胡服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常服,胡服中的上衣,商周时的劳动者,武士、小孩都穿,其长不过膝;胡服束腰须有带钩,不同于中原束带,裤子代替长袍的下裳,靴代替鞋。
带钩,古称“师比”“鲜卑”,它是北方游牧民的衣带装饰。带钩小有寸许,大有尺余,有仿棒、竹节、琵琶等形象。制作原料有玉、铁、铜等。嵌以宝石、琉璃、或金银。

⑧ 古人对内衣的称呼都有什么,是如何演变的

古代的内衣,它的称呼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呢?看完涨知识了!

前言:

一说起古代内衣,大多数朋友肯定会回答,不就是肚兜儿吗?小编告诉你,肚兜儿的出现已经是清朝的事情了,古代的内衣,和其他的物件儿一样,也有着它的发展史。

⑨ 秦朝人穿什么衣服

有曲裾,也有直裾!曲裾深衣在未发明袴的先秦至汉代较为流行,开始男女均可穿着。

秦朝统一中国后,只有十五年的历史,秦始皇兼收六国的车旗服御,创立了衣冠服饰制度。秦朝的服饰仍然是连体式,宽袖、大袍,服饰制度严禁。。除〝兵马俑〞出土的大量资料外,其他的形象资料并不多,但是,秦始皇的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对中国历史的贡献是巨大的。单就服饰而言,而后的汉代虽历经四百余年,它却仍延用了秦朝的服饰遗制。所以,秦和汉时期在服装样式上很难仔细区别。所不同的是,汉代在经历四百余年的历史过程中,其纺织工艺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以及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各国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广泛通商交流,这个时期的服饰在颜色、纹样上逐渐趋于更加华丽和美覌。

秦汉时期男子服装,以袍为贵。秦始皇三品以上绿袍,深衣。庶民白袍,皆以绢为之,
袍服的样式,以大袖为多,在袖口部分却收缩紧小。
袍服的领和袖,一般都用花边。花边的色彩、纹样较之衣服为素,常见的有菱纹、方格纹等。袍服的领子,以袒领为主,大都裁成鸡心式,穿时露出里衣。

另外也有大襟斜领,衣襟开得很低,领袖也用花边装饰。,袍服的下摆,常打一排密裥,有的还裁制成月牙弯曲之状。

平日燕居仕宦之间多服禅衣。禅衣即单衣,其形制与袍略同,唯不用衬里。

禅衣除平时在家穿着之外,也可以用作官员朝服,但只能作为衬衣,穿在袍服里面。
博士、儒生常服,一般都遵循古制,以儒服为雅。儒服的特点,〔后汉书记载。〕主要是方领,据说凡是穿上这种服装,举足行步都有一定规矩,如不合这个规矩,就要入学重新学起。
至于普通男子,则穿布儒短衣。其制大多紧身,袖口窄小,以便劳动从役。盛夏之日,也有不着上衣,单穿一条短裤者。
秦、汉代男子服装的样式,大致可以分成二种类型。一为曲裾,一为直裾。曲裾之服即战国时代流行的深衣。秦汉仍然延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及至东汉,男子穿深衣[曲裾]者已经少见,一般多穿直裾之衣。直裾又称〝襜褕〞,西汉已经出现,但并不作为正式礼服。《史记.武安侯传》有〝衣襜褕入宫,不敬〞之语。究其原因,实与当时内衣有关。古代裤子皆无裆,仅以两只裤管套在膝部,用带子系于腰间。《说文》曰:〝袴〔即裤〕,胫衣也。〞也单指裤腿而言。这种裤子穿在里面,如不用外衣将它掩住,裤管就会外露,这在当时,是被视作〝不恭不敬〞的。到了后来,裤的形制日益完备,并且出现了有裆之裤---裈。裈是一种合裆的短裤,因其形似犊鼻,故又名〝犊鼻裈〞。

秦代男女日常生活的服饰形制差别并不大,都是大襟窄袖,不同的是男子腰间系有革带,带端装
有带钩,妇女则无,只以丝带系扎。

曲裾有单绕、双绕和三绕,马王堆出土的就是单绕曲裾,当时穿着具体哪种多,偶说不太好。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满意请采纳,谢谢!

⑩ 古代的内衣是什么样子的

内衣是女性朋友的贴身好伙伴。现代的内衣样式繁多,好看到不行。可是,古代的内衣你们知道都是什么样子的吗?提起古代的内衣,大概在很多人脑海里第一个弹出来的词应该就是“肚兜”吧。的确,在小说、电视剧里都这么叫,嗯,的确时没毛病。

热点内容
女警戴帽子的头发怎么扎 发布:2023-08-31 22:03:00 浏览:1542
草的绿色染在裤子上怎么办 发布:2023-08-31 22:01:09 浏览:2069
毛衣喇叭裙怎么加针 发布:2023-08-31 21:54:08 浏览:1225
抚顺买男装哪里好 发布:2023-08-31 21:53:12 浏览:1726
钩针钩毛线帽怎么做视频 发布:2023-08-31 21:48:20 浏览:1003
福建人的帽子怎么做 发布:2023-08-31 21:33:56 浏览:911
男生红色卫衣怎么搭裤子 发布:2023-08-31 21:32:02 浏览:1315
条纹衬衣配什么颜色的领带好看 发布:2023-08-31 21:26:07 浏览:1496
穿带帽子的大衣怎么扎头发 发布:2023-08-31 21:09:32 浏览:801
男装牌匾什么颜色字最亮 发布:2023-08-31 21:03:10 浏览: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