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毛线织水瓶套
㈠ 勾水杯套要用什么线
个人觉得用中等粗的毛线比较好,深颜色比较耐脏。
冬天到了快来给你的水杯穿上衣服吧!利用毛线钩织而成的水杯套不仅能起到保护水杯的作用,还有很好的隔热效果哦!你也可以在水杯套上钩织自己喜欢的花样与动物造型,让单调的杯套更加的美观漂亮。

毛线
毛线一般是指羊毛纺成的纱,除此之外也会添加一些化学成分,比如说:涤纶纤维、腈纶纤维、波斯纶纤维等。
毛线的种类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粗细和成分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毛线一般分为编结毛线(简称毛线)和针织毛线(简称针织毛)两类,以毛线的股数及用途作为区分的标准。
大体上毛线可以分为:粗毛线、细毛线、花色毛线、针织毛线等。
粗毛线:一般是4股,每股线密度约为100特左右。纯毛的高级粗毛线用细羊毛纺成,价格比较昂贵。这种毛线粗,弹力也比较好,手感给人的感觉比较丰满,一般冬季的毛衣都会用粗毛线。
细毛线:一般也是4股。这种毛线光洁,手感柔软,颜色漂亮。这种毛线可以织成较薄的毛衣,轻盈合身,用于春秋季节的一些针织衫。
花色毛线:这种产品花色繁多,品种也在不断的翻新,就是在里面夹杂一些不同的线,比如说:金银夹丝,印花夹花,大小珠、圈线、竹节,链条等品种。
针织毛线:一般为2根单纱合股,多用于机编。这种编成的毛衣特点是轻、洁、软、滑。
㈡ 如何用毛线织花或其它东西
起40针,下针织10行,这样就形成一个带状的平面。接下来就是旋转和收针。
11行旋转:40针,每5针旋转一次,一共形成8个花瓣,具体如下:
织5针下针,左手的针上还有35针,左右手的针形成一个平面,这时候右手扶棒针不要动,左手带棒针以两根棒针交叉的点为轴心在两根棒针形成的平面上按顺时针旋转360度,这样两根针的状态还是和旋转前一样,但是带状织物在两根针交叉点的部分已经绞了一圈;再织5针下针,注意这5针的头一针,也就是从11行开头数的第六针的毛线一定要带紧,否则花瓣扁扁的不丰满,织好5针再顺时针旋转360度;这样一直把11行织完。 "$c}@B5&
11行织完,花瓣已经形成了,接下来是收针,就是从花瓣往花心过渡。
12行织上针,先织两针上针,然后把织好的第一针上针套在织好的第二针上;再织两针上针,这时候右手针上有三针,把倒数第二针套到最后一针上;再2针上针,这时候右手针上有四针,还是把倒数第二针套到最后一针上;。。。。这样一直织到最后,这样原来一共是40针,两针收一针变成20针
13行还是收针,和12行差不多,只是上针变成下针,20针收成10针
14行收针,和12行一样上针,两针收一针,10针变成5针。
到这里花形状就出来了,毛线留一段线头剪断,穿到5针里,收紧,就是一朵花了
另一种效果一样的旋转方法:
右手棒针平举并始终不动,左手的针和右手针平行,以带状织物的下边(就是起针的第一行)为轴心(图中绿色线),以往里,往下(绿色实线箭头),往外,往上(绿色虚线箭头)的顺序旋转360度。
㈢ 用毛线织又简单又可爱的小东西
需要准备的工具有:毛线、针、剪刀棉花。

注意事项:
毛线种类
特细:是编织毛线中最细的一种,轻盈而柔软是其特点,最适合编织婴、幼儿毛衫或钩织妇女穿着的外套。
极细:粗度等于2条最细毛线,轻盈、色泽变化多端,最适合钩针编织。
中细:是最普遍被使用的毛线品种,无论是婴、幼儿,妇女或男士衣物都可用此等粗度的毛线编织,织出的花纹图案细致而清雅。
中粗:是编织防寒衣物最常用的一种,织出的衣物不太厚亦不太薄。
㈣ 用毛线织怎么加针
1、一种方法可以直接挑两针的左右下一行的针套,
2、还有一种方法是在加针处把线拿到右针上面(加针)织下一针,到下一行织这针加针时,扭一下织就没有洞了。
㈤ 如何用毛线织水瓶的底部
围巾穗穗喽...
㈥ 怎样用粗毛线织手套
最简单的方法:一般的粗毛线起50~60针(根据自己手的大小),织单罗文1针上1针下2~3寸长后(根据个人喜好)改织平针或单元宝针,织1.5寸~2寸到大拇指虎口处,留12~15针不织,继续往上织,织到比中指长0.5寸为止,将针圈用毛线全部穿起来收紧打结,将线剪断。将虎口处所留针数全部挑起,继续织到大拇指的长度后,用线穿起收紧打结,断线。一只手套就编制成功了。
㈦ 用毛线如何织电动车座套
1、首先根据车子的座位来画出座的轮廓。

保养方法:
用肥皂或铅笔屑代替,但效果略有相似。往锁眼里倒一些煤油,因为它具有溶解铁锈和锈溶解剂(或WD - 40 )的功能,这是和用来杀死蚊子的一样的挤压喷雾(用细管来避免散射),然后喷到锁眼里。溶解铁锈后,扔掉一些铅笔泡沫,它会再次打开。
㈧ 怎样织马桶套
编织马桶套需要准备如下材料和工具:毛线、针,具体的编织方法如下所述:
1、首先主线普通方法起头40针,织10行即可,见下图所示。

㈨ 怎样用毛线织马桶套
准备材料:中粗毛线约2两半左右、针10号、织法全部针法是织来回平针。
1,主线普通方法起头40针(约4寸半左右),织10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