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线坐便怎么套
1. 毛线编织马桶垫的方法有哪些
用纳百绒毛制品的毛线3两就够了
2. 怎样织坐便套
工具/原料:13号棒针、毛线。
1、棕色绒线挂针方法起47针,织一行平针后,首端开始缩一针,继续织平针。

(2)毛线坐便怎么套扩展阅读
编织技法
编织工艺品中丰富多彩的图案大多是在编织过程中形成的;有的编织技法本身就形成图案花纹。常见的编织技法有钉串、盘结等。
1、钉串。钉,是以针线或其他原料将两部分编织原料或半成品钉合成一体,构成器物;串,是将两者拢合,并不连成一体。常用的技法有手钉、机钉、砌钉等。手钉是将麦秸辫、玉米皮辫等用手工缝纫钉连成片,制成茶垫、壁挂、地席等。机钉是以缝纫机将麦秸辫、玉米皮辫钉连成草帽、提篮等。
2、 盘结。是经纬形式和包缠、结扣相结合的编织技法。常见的有马莲朵、套扣等。马莲朵又名打结,是以玉米皮包缠的芯条作为经纬,然后互相掩压、盘结,组成有立体感的莲花状四方连续花纹。套扣也是打结,但形状扁平,没有立体感。
3. 怎么自制马桶套
天渐微凉,是时候给家里的马桶换上暖暖的新装了。不妨利用起家里的旧毛衣、旧毛线,自己动手编织一个马桶套(马桶垫)吧,既能省钱又低碳环保,何乐不为呢?下面介绍两种编织马桶套的方法。
天气冷了啊,蹲个马桶都觉得透心凉有木有!寻思着买个舒服
的套套吧,太贵!便宜的吧质量太次!果断自己做!一开始想得很复杂,打算拿纸垫在马桶圈上画图纸,又觉得好麻烦!于是就做了一个非常简单又舒服到极致的马桶套!当当当!!

以上是旧毛线编织马桶套两种方法,你会了吗?自己动手利用家里的旧毛衣来做个试试,既省钱又低碳环保。
4. 坐便套织法
步骤如下:
1、先用红线起40针,翻过来织19针下针,第20和21针织上针,余下10针织下针,接着织第3行,全是下针。(来回编织)第4行织19针,织下针,第20和21针织上针,依次类推,织6行。

(4)毛线坐便怎么套扩展阅读:
32%的马桶上有痢疾杆菌,其中一种名为“宋内”的痢疾杆菌在马桶圈上存活的时间长达17天;另一份实验 报告也指出,将1亿个脊髓灰质炎病毒投入马桶内,溅到座圈上的病毒竟有 3000个。同时,不少人冬天喜欢在马桶上套个绒布垫圈,这样更容易吸附、滞留排泄污染物,传播疾病的可能性更大。
污染如此严重的地方恰恰和人们皮肤的接触最“亲密”,因此要重点进行清洁,每隔一两天应用稀释的家用消毒液擦拭。至于布制的垫圈最好不用,如果一定要使用的话,应经常清洗消毒。如果有条件,不妨换一个具有抗菌功能和防溅设计的座便器。
5. 马桶垫子怎么用毛线织讲解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1208/18/4249226_252895859.shtml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120/06/6330997_180462045.shtml
6. 坐便垫怎么织
织法:
1. 灰线起针40针,来回平织六行(具体针数可根据毛线粗细和自家马桶圈的宽度进行调整)。
2. 换粉线,左右各留6针不织,即粉线织时是28针。也织六行。
3. 再换灰线,这时连刚才留的左右6针一起织。
4. 如此灰粉反复
反面,注意换线时一定要把粉线留在外面,否则后果会很悲催:
由于边上只织灰、不织粉,就形成了中间宽、两边窄的效果,
对折后会自然形成圆弧形状:
5. 继续织,根据自家马桶圈大小,边织边比划。
织到包住马桶圈的圆弧部分之后,收20针,
剩下的20针也是按刚才灰粉相间的方法织,最后和起头部分并成一个圆。
在另一侧挑10针,织一条灰色的细带子,边上钉一粒钮扣。
6. 灰粉交替织时,由于左右各留下6针不织,会自动形成小洞,正好可以用来做钮孔:
织好了,套在马桶上:
7. 毛线编织马桶套大概需要多少毛线
10个大洋左右。纯手工的看你会不会砍价了。
8. 怎样用毛线织马桶套
准备材料:中粗毛线约2两半左右、针10号、织法全部针法是织来回平针。
1,主线普通方法起头40针(约4寸半左右),织10行。

9. 一次性马桶坐垫怎么套上去的
您好
一、一次性马桶圈怎么套
先取一张一次性的马桶圈垫纸,然后将垫纸上的结点轻轻拉断,最后将一次性马桶圈垫纸平铺在马桶圈上面,注意撕开的部分放入马桶中,待马桶使用完毕后,放入马桶中冲走即可,因为马桶垫纸是可溶于水的,所以不会堵塞马桶。

3、马桶旁边应设置一个纸篓,最好是带有盖章的,专门用来存放厕纸,然后每天定时清理,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马桶堵塞的情况,但因为纸篓容易滋生细菌,所以很多人不喜欢设置。
4、马桶的清洁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它就会变成一个污染源,甚至还会发出难闻的气味,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用马桶刷清洁,并且在使用完之后,挂在通风好的地方,确保干燥。
10. 怎样织马桶套
编织马桶套需要准备如下材料和工具:毛线、针,具体的编织方法如下所述:
1、首先主线普通方法起头40针,织10行即可,见下图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