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钩毛线蜻蜓
① 麻烦大家帮我看看这是什么蜻蜓啊。。为什么尾巴上还有小扇子
名称:粗钩春蜓Ictinogomphus rapax
分类:春蜓科/蜻蛉目
外观特征:
粗钩春蜓
腹部长56~59mm。本种近似细钩春蜓,但雄虫腹部末端扇叶状突起全部黑色。雌雄差异不大,但雌虫腹部黄色斑较发达。
生态习性:
本种分布及数量较细钩春蜓广大。成虫出现于4至9月,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池塘、湖泊、沼泽等静水环境。
② 急!好心人进来帮帮忙呀!
生物学特性 不同品种的马体格大小相差悬殊。重型品种体重达1200千克,体高200厘米;小型品种体重不到200千克,体高仅95厘米,所谓袖珍矮马仅高60厘米。头面平直而偏长,耳短。四肢长,骨骼坚实,肌腱和韧带发育良好,附有掌枕遗迹的附蝉 (俗称夜眼) ,蹄质坚硬,能在坚硬地面上迅速奔驰。毛色复杂,以骝、栗、青和黑色居多;被毛春、秋季各脱换一次。汗腺发达,有利于调节体温,不畏严寒酷暑,容易适应新环境。胸廓深广,心肺发达,适于奔跑和强烈劳动。食道狭窄,单胃,大肠特别是盲肠异常发达,有助于消化吸收粗饲料。无胆囊,胆管发达。牙齿咀嚼力强,切齿与臼齿之间的空隙称为受衔部,装勒时放衔体,以便驾御。根据牙齿的数量、形状及其磨损程度可判定年龄 (图3),听觉和嗅觉敏锐。两眼距离大,视野重叠部分仅有30%,因而对距离判断力差;同时眼的焦距调节力弱,对 500米以外的物体只能形成模糊图像,而对近距离物体则能很好地辨别其形状和颜色。头颈灵活,两眼可视面达330°~360°。眼底视网膜外层有一层照膜,感光力强,在夜间也能看到周围的物体。马易于调教。通过听、嗅和视等感觉器官,能形成牢固的记忆。平均寿命30~35岁,最长可达60余岁。使役年龄为3~15岁,有的可达20岁。
兔子,哺乳动物,短尾巴,长耳朵,上嘴唇中间裂开,后腿比前腿稍长,善于跳跃,跑得很快。
海龟 爬行纲,海龟科。长可达1米多。头顶有一对前额鳞。四肢如桨,前肢长于后肢,内侧指、趾各有一爪。头、颈和四肢不能缩入甲内。主要以海藻为食。生活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到陆地上产卵,孵出幼体。肉可食,脂肪可炼油。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海龟是龟鳖目海龟科的1种。因脂肪呈绿色,又称绿色龟。广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国产的属于日本海龟,北起山东、南至北部湾近海均有分布。海龟上颌平出,下颌略向上钩曲,颚缘有锯齿状缺刻。前额鳞1对。背甲呈心形。盾片镶嵌排列。椎盾5片;肋盾每侧4片;缘盾每侧11片。四肢桨状。前肢长于后肢,内侧各具1爪。雄性尾长,达体长的二分之一。前肢的爪大而弯曲呈钩状。背甲橄榄色或棕褐色,杂以浅色斑纹;腹甲黄色。生活于近海上层。以鱼类、头足纲动物、甲壳动物以及海藻等为食。每年4~10月为繁殖季节,常在礁盘附近水面交尾,需3~4小时。雌性在夜间爬到岸边沙滩上,先用前肢挖一深度与体高相当的大坑,伏在坑内,再以后肢交替挖一口径20厘米、深50厘米左右的“卵坑”,在坑内产卵。产毕以砂覆盖,然后回到海中。每年产卵多次,每产91~157枚。卵白色,圆形,径41~43毫米,壳革质,韧软。孵化期50~70天。
蜻蜓:可分为蜻蜓类的差翅亚目和豆娘类的束翅亚目,另有将日本大绿和在印度发现的一种蜻蜓等仅二种划为间翅亚目的。大型昆虫,也是有翅亚纲里的最原始的昆虫。翅发达,前后翅等长而狭;头部可灵活转动,触角短,复眼发达,有三个单眼,咀嚼式口器强大有力。雄虫交配器位于腹部二、三节腹板上。不完全变态,幼虫“水虿”生活在水中,用极发达的脸盖捕食。无论成虫还是幼虫均为肉食性,多食害虫。约有4500余种。
一般体型较大,翅长而窄,膜质,网状翅脉极为清晰,飞行能力很强,每秒钟可达10米,既可突然回转,又可直入云霄,有时还能后退飞行。休息时,双翅平展两侧,或直立于背上。前翅和后翅不相似,后翅常大于前翅。翅的前缘,近翅顶处,各有1个翅痣,呈长方形或方形,可保持翅的震动规律性,并可防止因震颤而折伤。头部能灵活转动,复眼1对,较大,约占头部的1/2,约由28000多只小眼组成。视觉极为灵敏,单眼3个;触角1对,细而较短;咀嚼式口器。腹部细长、扁形或呈圆筒形,末端有肛附器。足细而弱,上有钩刺,可在空中飞行时捕捉害虫。下雨前喜低空往返飞行。雌雄交尾也在空中进行。多数雌虫在水面飞行时,分多次将卵“点”在水中,也有的将腹部插入浅水中将卵产于水底。稚虫水虿,在水中用直肠气管鳃呼吸。一般要经11次以上蜕皮,需时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经最后蜕皮羽化为成虫。稚虫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动物,有时同类也相残食。成虫除能大量捕食蚊、蝇外,有的还能捕食蝶、蛾、蜂等害虫,实为益虫。蜻蜓飞得很快,有些飞行时速可达100公里,而它又能在空中短暂停身不动。它飞行前进时不能灵活转变方向,要定住身体然后转向。在休息时翅膀仍旧外伸,即不能折叠翅膀,所以停留的地方要有相当的空间,多半在枝头或叶顶。
蜻蜓的交配也在飞行中进行。雄蜻蜓用腹部末端的钩状物抓紧雌蜻蜓的颈部;雌蜻蜓腹部由下向前弯,把生殖孔接到雄蜻蜓腹部第二节下面的贮存精子器官,而后雄蜻蜓进行授精。雌蜻蜓产卵到水里面,多数是在飞翔时用尾部碰水面,把卵排出。我们常见的所谓“蜻蜓点水”,就是它产卵时的表演。
天鹅:天鹅是雁形目鸭科雁亚科中最大的水禽,有7、8种。5种生活于北半球,均为白色,脚黑色。疣鼻天鹅有橙色的喙,喙基有黑色疣状突,颈弯曲,翅向上隆起;喇叭天鹅鸣声低沉,传得很远,喙全黑色;高声天鹅叫声喧闹,喙黑色,喙基黄色;比伊克氏天鹅与之相似,体型较小,比较安静;扬科夫斯基氏天鹅可能是比伊克氏天鹅的东方类型;哨天鹅发声如哨,喙黑色,眼周有小黄斑。有些鸟类学家只将疣鼻天鹅归为天鹅属。喇叭天鹅体长1.7米,翅展达3米,是最大的天鹅,但体重较疣鼻天鹅轻。疣鼻天鹅天鹅体重可达23公斤,是最重的能飞的鸟类。南半球有黑天鹅和黑颈天鹅。天鹅体形优美,具有长颈,体坚实,脚大,在水中滑行时神态庄重,飞翔时长颈前伸,徐缓地扇动双翅。越冬迁飞时在高空组成斜线或“人”字形队列前进。其他水禽无论在水中或空中的行动均不如天鹅快速。天鹅以头钻入(不是全身潜入)浅水中觅食水生植物。游泳或站立时,疣鼻天鹅和黑天鹅往往把一只脚放在背后。天鹅雌雄两性相似。它们能从气管发出不同的声音。除繁殖期外,天鹅成群地生活。雌雄结成终生配偶。求偶行为包括以喙相碰或以头相靠。由雌天鹅孵卵,雄天鹅在附近警戒;有的种类雄性亦替换孵卵。幼雏颈短,绒毛稠密;出壳几小时后即能跑和游泳,但双亲仍精心照料数月;有的种类的幼雏可伏在父母亲的背上。未成年天鹅的羽毛为灰色或褐色,有杂纹,直至满两岁以上。第三年或第四年才达性成熟。自然界中,天鹅能活20年,人工豢养可活50年以上。因为天鹅身体很重,所以起飞时它们要在水面或地面向前冲跑一段距离。天鹅夫妇终生厮守,对后代也十分负责。为了保卫自己的巢、卵和幼雏,敢与狐狸等动物殊死搏斗。
蝙蝠:蝙蝠是唯一一类演化出真正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有900多种。它们中的多数还具有敏锐的听觉定向(或回声定位)系统。大多数蝙蝠以昆虫为食。因为蝙蝠捕食大量昆虫,故在昆虫繁殖的平衡中起重要作用,甚至可能有助于控制害虫。某些蝙蝠亦食果实、花粉、花蜜;热带美洲的吸血蝙蝠以哺乳动物及大型鸟类的血液为食。这些蝙蝠有时会传播狂犬病。蝙蝠呈世界性分布。在热带地区,蝙蝠的数量极为丰富,它们会在人们的房屋和公共建筑物内集成大群。蝙蝠的体型大小差异极大。最大的吸血狐蝠翼展达1.5米,而基蒂氏猪鼻蝙蝠的翼展仅有15厘米。蝙蝠的颜色、皮毛质地及脸相也千差万别。蝙蝠的翼是进化过程中由前肢演化而来。除拇指外,前肢各指极度伸长,有一片飞膜从前臂、上臂向下与体侧相连直至下肢的踝部。拇指末端有爪。多数蝙蝠于两腿之间亦有一片两层的膜,由深色裸露的皮肤构成。蝙蝠的吻部似啮齿类或狐狸。外耳向前突出,通常非常大,且活动灵活。许多蝙蝠也有鼻叶,由皮肤和结缔组织构成,围绕着鼻孔或在鼻孔上方拍动。据认为鼻叶影响发声及回声定位。蝙蝠的脖子短;胸及肩部宽大,胸肌发达;而髋及腿部细长。除翼膜外,蝙蝠全身有毛,背部呈浓淡不同的灰色、棕黄色、褐色或黑色,而腹侧色调较浅。栖息于空旷地带的蝙蝠,皮毛上常有斑点或杂色斑块,颜色也各不相同。蝙蝠的取食习性各异,或为掠食性,或有助于传粉和散布果实,从而影响自然秩序。吸血蝙蝠对人类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食虫蝙蝠的粪便一直在农业上用作肥料。整个蝙蝠群的性周期是同步的,因此大部分交配活动发生于数周之内。妊娠期从6、7周到5、6月。许多种类的雌体妊娠后迁到一个特别的哺育栖息地点。蝙蝠通常每窝产1至4仔。幼仔初生时无毛或少毛,常在一段时间内不能视不能听。幼仔由亲体照顾5周至5个月,按不同种类决定。几乎所有蝙蝠均于白天憩息,夜出觅食。这种习性便于它们侵袭入睡的猎物,而自己不受其他动物或高温阳光的伤害。蝙蝠通常喜欢栖息于孤立的地方,如山洞、缝隙、地洞或建筑物内,也有栖于树上、岩石上的。它们总是倒挂着休息。它们一般聚成群体,从几十只到几十万只。具有回声定位能力的蝙蝠,能产生短促而频率高的声脉冲,这些声波遇到附近物体便反射回来。蝙蝠听到反射回来的回声,能够确定猎物及障碍物的位置和大小。这种本领要求高度灵敏的耳和发声中枢与听觉中枢的紧密结合。蝙蝠个体之间也可能用声脉冲的方式交流。有少部分蝙蝠依靠嗅觉和视觉找寻食物。
螃蟹的头部和胸部在外表上无法区分,因而就叫头胸部。这种动物的十足脚就长在身体两侧。第一对螯足,既是掘洞的工具,又是防御和进攻的武器。其余四对是用来步行的,叫做步足。每只脚都由七节组成,关节只能上下活动。大多数蟹头胸部的宽度大于长度,因而爬行时只能一侧步足弯曲,用足尖抓住地面,另一侧步足向外伸展,当足尖够到远处地面时便开始收缩,而原先弯曲的一侧步足马上伸直了,把身体推向相反的一侧。由于这几对步足的长度是不同的,螃蟹实际上是向侧前方运动的。然而,也不是所有的螃蟹都只能横行。比如,成群生活在沙滩上的长腕和尚蟹就可以向前奔走。生活在海藻丛中的许多蜘蛛蟹,还能在海藻上垂直攀爬。
蜈蚣属于多足纲,第一对脚呈钩状,锐利,钩端有毒腺口,一般称为腭牙、牙爪或毒肢等,能排出毒汁。被蜈蚣咬伤后,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顺腭牙的毒腺口注入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
③ 有的蜻蜓为什么会有钩
after she got the lowest score i
④ 蜻蜓如何区分公母
雄性颜色会鲜艳,漂亮些而且个头更大些。雌性则暗淡,朴素些,个头稍微小一些。也可通过交配时雄前雌后来分辨,并且我们常说的蜻蜓点水一般都是雌性蜻蜓。
1、我们可以从外形上分辨蜻蜓的雌雄,雄性蜻蜓在腹部第二节有一个突起的结构,雄性蜻蜓会事先把精子从第9腹节提取到第2腹节用于交配,而雌性蜻蜓在腹部第二节是没有的。
这是雄虫:

由于蜻蜓幼虫实在水里生活,所以蜻蜓都会把卵产在水里,每当雌性蜻蜓受精成功时,都会在水面上来回飞舞,所以它点水实际上是在产卵,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蜻蜓点水”,所以当我们看到蜻蜓点水时,可以确认那都是雌性的。
其中豆娘属于蜻蜓目,但不是蜻蜓。
(4)怎么钩毛线蜻蜓扩展阅读
蜻蜓种类:
约有5000余种,在中国约300余种,最常见的蜻蜓有多种:例如碧伟蜓、黄蜻和长叶异痣蟌,这3种蜻蜓基本上代表了蜻蜓目的主要三个科,即代表了蜓科、蜻科和豆娘。
蜓科:
外观特征:腹部长46~52mm。雄虫复眼淡褐青色;体色褐色;胸部中央具一块黄色宽大斑纹,后方的黄色斑和腹部前方侧面前斑连结成黄色区。雌虫复眼淡褐色,其馀部分和雄虫略同。
蜻科:
外观特征:体大型,胸部黑色,具绿色金属光泽;翅透明;足黑色,基部具黄斑;腹部黑色具黄斑,雄性第二腹节两侧具耳状突起。
豆娘:
外观特征:豆娘身体细长,复眼发达生于头两侧,咀嚼式口器,触角刚毛状,前后翅形状相似,翅脉中室四方形,翅翼生有翅柄。
⑤ 如何做橡皮筋动力竹蜻蜓材料、文字,都要~~~【谢谢各位啦~~~】
按照折痕把上面的两翼先叠下,然后展开,注意,黄色的那个折痕是斜的哦,其他的是横的,然后把橡皮筋的另一端钩在竹蜻蜓下端的小钩上,用橡皮把两部分连接起来。最后,右手抓住带橡皮的那个小棒(手往上抬),左手拉住下面的圆形塑料用力往下扯,(两只手的距离越远越好,有点像弯弓射大雕的姿势,嘎嘎),把皮筋绷紧了之后,左手松手,竹蜻蜓就弹出去了,嘎嘎,开了灯之后晚上放很漂亮哦,不过要注意呀,一不小心会弹到自己的手,希望你早点学会,能顺便告诉我,这个东西到底叫什么名字么?貌似橡皮筋动力竹蜻蜓不是它的名字,一直查不到。。。

⑥ 橡皮筋动力竹蜻蜓怎么玩
按照折痕把上面的两翼先叠下,然后展开,注意,黄色的那个折痕是斜的哦,其他的是横的,然后把橡皮筋的另一端钩在竹蜻蜓下端的小钩上,用橡皮把两部分连接起来。最后,右手抓住带橡皮的那个小棒(手往上抬),左手拉住下面的圆形塑料用力往下扯,(两只手的距离越远越好,有点像弯弓射大雕的姿势,嘎嘎),把皮筋绷紧了之后,左手松手,竹蜻蜓就弹出去了,嘎嘎,开了灯之后晚上放很漂亮哦,不过要注意呀,一不小心会弹到自己的手,希望你早点学会,能顺便告诉我,这个东西到底叫什么名字么?貌似橡皮筋动力竹蜻蜓不是它的名字,一直查不到。。。想多买几个,告诉我地址也行,嘎嘎,谢谢啦
⑦ 蜻蜓怎么画最好多一点
两种方法、步骤差不多
其一,没骨法
1. 淡色勾形;
2. 重色晕染;
3. 最后罩染。
其二,双钩填色法
1. 墨色勾形;
2. 重色晕染;
3. 最后罩染。
注意事项:
1. 晕染,都要注意过度要匀称、和谐;
2. 罩染,色彩要调够,不要出现染了一半就没有色了,宁愿多调些。
⑧ 手工毛线棉鞋蜻蜓花样的织法
工具:两根毛线针、两种颜色毛线
1、第一针是起针,38至39码的鞋从10针开始,每针织成一种颜色,再加上5针直到35针结束,来回编织30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