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线虫病怎么治疗
Ⅰ 家兔感染肝毛细线虫病的症状和病变怎样防治家兔肝毛线虫病
本病是家兔及许多其他动物常见的寄生虫病,猪以及人也可感染,狗和猫是暂时性宿主。本病不需中间宿主,成虫寄生于肝组织内,并就地产卵,卵一般无法离开肝组织,当动物尸体腐烂分解释放出虫卵;或肝脏被狗、猫等吞食,肝组织被消化,虫卵随其粪便排出体外,并在有空气条件下发育为感染性虫卵,兔或其他动物吞食了此种感染性虫卵而感染。
病兔少量感染时常无明显症状,严重感染时,可见有消化紊乱,消瘦,黄疸等肝炎症状。病变主要是肝脏中出现黄豆大小白色或淡黄色结节,质硬,有时成堆,内含虫卵。有时可见成虫移行孔道,并可找到虫体,本病生前诊断较为困难,根据剖检病变,取结节压片找到虫卵可以确诊。
对本病应以预防为主,消灭鼠及野生啮齿动物,禁止狗、猪进入兔舍内,避免鼠粪污染饲料和饮水;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管理,经常打扫兔舍和兔场,对饲料和水盘等定期消毒;及时将发病兔隔离,病兔的尸体要焚烧深埋;并且兔的肝脏不能生喂给狗、猫等暂时宿主。
对本病的治疗可选用以下药物
(1)丙硫咪唑,按20~25毫克/千克体重,口服。
(2)甲苯唑,按3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
(3)盐酸左咪唑,按36毫克/千克体重,口服。
Ⅱ 怎样防治毛细线虫病
1、毛细线虫病是由毛细线虫寄生在鱼的肠道里引起的。主要寄生于青鱼、草鱼、鲢、鳙、鲮及黄鳝肠内,主要危害当年鱼种。
2、毛细线虫以其头部钻入寄主肠壁黏膜层,破坏组织,引起肠壁发炎。少量寄生时,无明显病状,大量寄生时可引起鱼的死亡。
主要控制技术:
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
2、投喂晶体敌百虫药饵。把90%的晶体敌百虫,按250千克鱼种用药5~7克,拌入饵中,连续投喂6天。
3、每千克饲料添加吡喹酮0.5~1克,连投3~5天为一个疗程。
4、采用中草药治疗。按50千克鱼用药总量290克(贯众16份、土荆介5份、苏梗3份、苦楝树根5份混合煎汁),连喂6天,可杀死肠内毛细线虫。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绿色发展 绿色植保护》
Ⅲ 毛细线虫病的症状及诊断要点是什么如何防治
【症状】毛细线虫以其头部钻入寄主肠壁黏膜层,破坏组织,引起肠壁发炎。少量寄生时病鱼无明显症状,当虫数量较多时,病鱼表现极度消瘦,生长受到一定程度影响,最终出现死亡。【诊断要点】剪开鱼肠,用解剖刀刮下肠内含物和黏液,放在载玻片上,加少量清水,压片并用解剖镜检查,可见虫体,便可做出诊断。【防治】(1)先使池底晒干,再用漂白粉加生石灰彻底清塘,杀灭虫卵。
(2)加强饲养管理,保证草鱼有充足可口饲料,免其吞食水底杂屑;及时分池稀养,加快鱼种生长。
(3)患病后每天用90%晶体敌百虫0.2~0.3克/千克鱼,拌料投喂,连喂6天。
(4)每天用中草药5.8克/千克鱼(贯众∶土荆介∶苏梗∶苦楝树皮=16∶5∶3∶5),煎汁拌料投喂,连喂6天。
Ⅳ 毛首线虫病是什么病 怎么治
猪毛首线虫为毛首科线虫(俗称鞭虫),主要寄生于猪的盲肠内,患猪以腹泻、消瘦、贫血、脱水为主要特征。1997年5月12日,笔者受检数例。介绍于后。
1 发病情况 本市下沙镇某猪场饲养肉猪420头。创办两年未发生疫情。1997年4月6日从浙江衢州购进一批仔猪212头(平均体重为19kg),未采取有效的隔离观察措施,即放入猪场内,1周后,在2个猪圈内陆续发现3头猪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日渐消瘦,被毛粗乱,且伴有腹泻。以后其他几个猪圈内也有数头猪发病。发病猪与日俱增,畜主曾多次交替使用抗生素、磺胺类药及葡萄糖、维生素C和B1等辅助药物治疗均无效。4月26日~5月12日共发病18头,死亡7头,致死率为38.9%。但是同场前一批购进的猪却安然无恙。
2 临床表现 病猪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不佳,直至不食,仅饮脏水。进行性消瘦,贫血,被毛粗乱、无光泽,皮肤苍白、粗糙、失去弹性,眼结膜苍白。多数呈顽固性腹泻,排出水样稀便,味恶臭,有时夹有红色的血丝或呈棕红色的血便。行走无力、摇摆,喜伏卧圈角(边),体温为39.8℃~40.5℃。病程多为7~15天,呈慢性经过,最后因呼吸困难,脱水,体温降至常温以下,极度衰竭而死。
3 剖检变化 盲肠充血、出血、肿胀,间有绿豆大小的坏死病灶。结肠病变与盲肠基本相似。盲肠内容物恶臭,肠粘膜呈暗红色,粘膜上布满乳白色细针样虫体,虫体一端钻入粘膜内,一端露外,数目极多,不计其数。虫体一端粗短,另一端细长,尤如鞭子。胸、腹腔内有较多的淡黄色渗出物,肠系膜呈胶样浸润。心肌松软、苍白,肝、脾有不同程度的萎缩和变性。其余内脏器官无明显病变。
4 实验室诊断 取病猪粪便少许,用漂浮法涂片加盖片镜检,见有大量细小、呈棕黄色、腰鼓形、两端各有1个栓塞、壳厚的虫卵。然后,将呈鞭状的新鲜虫体置显微镜下观察,鉴定为猪毛首线虫。
5 治疗 在加强饲养管理和做好圈舍卫生消毒工作的同时,对该批新进的仔猪全部进行驱虫,按每公斤体重用敌百虫(片剂)100mg,研末,一次拌料喂给,对不食者则逐头灌服。隔3天再用同样剂量敌百虫投喂1次。另外,对病重猪日服口服补液盐和痢特灵(10mg/kg体重)各1次,连用2天。此后,猪群普遍精神好转,食欲增加,排粪正常,原患病猪逐渐恢复正常。2周后复检未见新发病例,猪粪未检出毛首线虫卵。
6 治疗
6.1 从本病例发病情况看,新进仔猪入场1周便发病,按猪毛首线虫的发育史,排出体外的虫卵需3~4周发育为感染性虫卵,感染性虫卵被猪吞食后约经45~80天发育为成虫的情况分析,购进的仔猪在原场已被感染。
6.2 由于该批仔猪来源复杂,提供猪源区域内各养猪户从不驱虫,且该区域可能流行猪毛首线虫病,部分猪已成为寄生虫感染者。
6.3 对刚从外地购进的仔猪须隔离饲养观察1~2周,并对猪只全部进行预防性驱虫,确认健康后,方可合群饲养。
6.4 单用敌百虫驱虫效果较好,且使用简便,用量小,广谱,毒性较低,安全可靠,值得在兽医临床上推广应用。
文章出处:全球农业网编辑部
Ⅳ 线虫怎么治
线虫是盆花常见的地下蠕形动物。为白色线状的软体虫子,肉眼不易见到,对盆花的嫩根、嫩茎、球根、鳞茎以及插条的愈伤组织为害甚大。被害严重时,盆花地上部分凋萎、枯死。可采取以下方法防治:
发现线虫后,如可能应进行倒盆,全部去除旧土,或把花木根部洗净,再重新上盆种植。可用溴甲烷、甲醛等溶液浇灌土壤熏蒸线虫。盆花浇透水后,在盆土上盖一层2厘米厚拌有农药的细沙,线虫因盆土已浇透,土中空气不足,很快就从湿盆土中钻入沙中呼吸,然后把沙子去掉。这样做2~3次可以根治。
Ⅵ 该怎样防治毛细线虫病
毛细线虫病是由毛细线虫寄生在鱼的肠道里引起的。主要寄生于青鱼、草鱼、鲢、鳙、鲮及黄鳝肠内,主要危害当年鱼种。毛细线虫以其头部钻入寄主肠壁黏膜层,破坏组织,引起肠壁发炎。少量寄生时,无明显病状,大量寄生时可引起鱼的死亡。主要控制技术:
(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
(2)投喂晶体敌百虫药饵。把90%的晶体敌百虫,按250千克鱼种用药5~7克,拌入饵中,连续投喂6天。
(3)每千克饲料添加吡喹酮05~1克,连投3~5天为一个疗程。
(4)采用中草药治疗。按50千克鱼用药总量290克(贯众16份、土荆介5份、苏梗3份、苦楝树根5份混合煎汁),连喂6天,可杀死肠内毛细线虫。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物种资源检验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