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毛线支气管肺炎
❶ 小叶性肺炎名词解释
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是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是儿童住院的最常见原因,2岁以内儿童多发。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性肺炎,肺炎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骤变时,但夏季并不例外,甚至有些华南地区反而在夏天发病较多。支气管肺炎最常由细菌、病毒或霉菌及肺炎支原体等病原引起,也可由病毒、细菌“混合感染”。病毒性肺炎以间质受累为主,细菌性肺炎以肺实质损害为主。肺组织炎症使呼吸膜增厚及下呼吸道阻塞而导致通气与换气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和气促。主要体征有呼吸增快、口周及指、趾端发绀,以及肺部中、细湿啰音。
❷ 小孩支气管炎肺炎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小儿易患支气管肺炎疾病的原因,是由于小儿在免疫力低下的时候,防范意识比较薄弱,不注意卫生,密切接触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这样致病源就非常容易侵袭小儿呼吸系统,所诱发支气管肺炎疾病。
什么是小儿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时期特别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支气管肺炎又称之为小叶性肺炎,小儿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一定要保持营养均衡摄入,多做户外体育锻炼,一定要保持身体卫生,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小儿一定要远离,这样就能够有效地降低支气管肺炎发病几率。小儿患有支气管肺炎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病程时间延长,是可以预防出现并发症的。
❸ 支气管肺炎
三天一个疗程如果没有烧就可以不挂了
但红疹是什么原因还是要查清楚
支气管肺炎不是三天就能好的 即使不挂水还是要注意坚持给吃头孢,例如头孢克洛 再坚持吃至少5天
拉肚子的话可能和挂水有关 给宝宝吃点胡萝卜面汤 如果拉的次数多的给点必奇止泄
❹ 什么是小儿支气管炎,有哪些调养方法
小儿支气管炎系指支气管发生炎症,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变主要发生在肺部的细小支气管,也就是毛细支气管,所以病名为“毛细支气管炎”,通常是由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并发症,也可能由细菌感染所致,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支气管炎,病名为“毛细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原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可占80%或更多;其它依次为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等;少数病例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感染病毒后,细小的毛细支气管充血,水肿,粘液分泌增多,加上坏死的粘膜上皮细胞脱落而堵塞管腔,导致明显的肺气肿和肺不张。炎平常可累及肺泡,肺泡壁和肺间质,故可以认为它是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
毛细支气管炎,不同于一般的气管炎或支气管炎,临床症状像肺炎,但以喘憋为主,此病多发生在2.5岁以下的小儿,80%在1岁以内,多数是6个月以下的小儿。 典型的毛细支气管炎常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2日~3日后,出现持续性干咳和发热,体温以中,低度发热为见,发作喘憋为其特点,病情以喘憋发生后的2日3日较严重,喘憋发作时呼吸明显增快,达每分钟60次~80次以上,并伴有呼气延长和呼和浩特气性喉喘呜;重症患儿明显表现出鼻煸和“三凹征”(即吸气时出现锁骨上窝,胸骨上窝及上腹部凹陷),脸色苍白,口周发青,或出现紫绀,患儿常烦躁不安,呻吟不止;病情更重的患儿可合并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大部分病例治疗后均可缓解,极少发生死亡。
小儿发病后应及时送医院治疗,由于毛细支气管炎多是由病毒感染引起,故发病早期一般不需用抗生素治疗。如发病后期怀疑继发细菌感染时可用抗生素治疗,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可概括为“镇静止咳”,此外,良好的护理也很重要,尤其注意不要打扰患儿,使之安静休息,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重症患儿可配合雾化吸入,并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也可用中药治疗。
毛细支气管炎的愈后多数是良好的,病程一般为5天~9天。但应注意的是,患过毛细气管炎的小儿日后容易患哮喘,通过全国小儿哮喘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追踪随访,发现其中有20%~40%的患儿以后发展为小儿哮喘,因此,要积极防治毛细支气管炎,以减少哮喘的发生。
毛细支气管炎有时可造成流行,70年代在我国南方农村曾先后发生过3次在流行,80年代在山西运城地区,90年代在北京,天津地区流行,70年代初在南方流行时,对本病尚缺乏认识,当时病名不一,病原不明,后经卫生部组织全国协作对流行进行监测和研究,方定名为“流行性喘憋性肺炎”,为了确定其病原,医学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研究,终于在1997年成功地分离到流行性喘憋性肺炎的病原一呼吸道合胞病毒,并鉴定出流行的病原为呼吸道合胞病毒A亚型,这对今后制作有效疫苗,预防毛细地支气管为的流行提出了重要依据。
(一)年龄多见于1岁以下的小儿,尤以6个月以下婴儿多见。
(二)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较多见。
(三)起病较急,有感冒前期症状,如咳嗽、喷嚏,1~2天后咳嗽加重,出现发作性呼吸困难、喘憋、面色苍白、口唇发绀、三凹征,肺部体征早期喘鸣音为主,继之出现湿音。症状严重时可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缺氧性脑病以及水和电解质紊乱。一般体温不超过38.5℃,病程1~2 周。
(四)血白细胞多正常或轻度增加。血气分析可见低氧血症以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或升高。胸部x线片以肺纹理增粗、双肺透亮度增强或有小片阴影和肺不张。有条件可做呼吸道分泌物病毒快速诊断以明确病毒种类。
出现频繁而较深的干咳,以后渐有支气管分泌物。婴幼儿不会咯痰,多经咽部吞下。症状轻者无明显病容,重者发热38~39℃,偶达40℃,多2~3日即退。感觉疲劳,影响睡眠食欲,甚至发生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年长儿再诉头痛及胸痛。咳嗽一般延续7~10天,有时迁延2~3周,或反复发作。如不经适当治疗可引起肺炎,白细胞正常或稍低,升高者可能有继发细菌感染。
身体健壮的小儿少见并发症,但在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先天性呼吸道畸形、慢性鼻咽炎、佝偻病等儿中,不但易患支气管炎,且易并发肺炎、中耳炎、喉炎及副鼻窦炎。
疾病原因
多由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主要为鼻病毒、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及风疹病毒等。较常见的细菌为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流感杆菌、沙门氏菌属和白喉杆菌等。此外气温突变,空气污浊、小儿呼吸道解剖及生理特点、过敏因素以及免疫功能低下,均为本病诱因。 [1]
家庭护理
支气管炎是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患病率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达高峰。当患支气管炎时,小儿常常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食欲减退或伴呕吐、腹泻等,较小儿童还可能有喘憋、喘息等毛细支气管炎表现。尽管有少数患儿可能发展成为支气管肺炎,但大多数患儿病情较轻,以在家用药治疗和护理为主,家长应遵医嘱给患儿按时间用药并做好家庭护理:
一、 保暖:温度变化,尤其是寒冷的刺激可降低支气管粘膜局部的抵抗力,加重支气管炎病情,因此,家长要随气温变化及时给患儿增减衣物,尤其是睡眠时要给患儿盖好被子,使体温保持在36.5℃以上。
二、 多喂水:小儿支气管炎时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水分蒸发较大,应注意给患儿多喂水。可用糖水或糖盐水补充,也可用米汤、蛋汤补给。饮食以半流质为主,以增加体内水分,满足机体需要。
三、 营养充分:小儿患支气管炎时营养物质消耗较大,加之发热及细菌毒素影响胃肠功能,消化吸收不良,因而患儿体内营养缺乏是不容忽视的。对此,家长对患儿要采取少量多餐的方法,给予清淡、营养充分、均衡易消化吸收的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如稀饭、煮透的面条、鸡蛋羹、新鲜蔬菜、水果汁等。
四、 翻身拍背:患儿咳嗽、咳痰时,表明支气管内分泌物增多,为促进分泌物顺利排出,可用雾化吸入剂帮助祛痰,每日2-3次,每次5-20分钟。如果是婴幼儿,除拍背外,还应帮助翻身,每1-2小时一次,使患儿保持半卧位,有利痰液排出。
五、 退热;小儿支气管炎时多为中低热,如果体温在38.5℃以下,一般无需给予退热药,主要针对病因治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体温高,较大儿童可予物理降温,即用冷毛巾头部湿敷或用温水擦澡,但幼儿不宜采用此方法,必要时应用药物降温。
六、 保持家庭良好环境:患儿所处居室要温暖,通风和采光良好,并且空气中要有一定湿度,防止过分干燥。如果家中有吸烟者最好戒烟或去室外吸烟,防止烟害对患儿的不利影响。
临床诊断
(一)临床表现
1.初起有发烧、恶寒、头痛、咽干等。
2.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
(二)主要类型
1.急性支气管炎初期为干咳,痰量逐渐增多,渐成粘液脓性
小儿支气管炎
小儿支气管炎
痰。
2.慢性支气管炎以持续性咳嗽为主,多月不愈,早晚加重,尤以夜间为明显。痰量或多或少,以咳出为快。症,状在夏季较轻,冬季易出现急性发作,使病情加重。反复发作者,体质多瘦弱。可并发肺不张、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
(三)理化检测
1.早期呼吸音可变粗,双侧可听到水泡音。
2.X线检查:急性者可无特殊发现。慢性者可有相应慢性炎症改变。
鉴别诊断
(一)病情较轻者,须与上呼吸道感染作鉴别。
(二)支气管异物:当有呼吸道阻塞伴感染时,其呼吸道症状与急性气管炎相似,应注意询问有无呼吸道异物吸入史,经治疗后,疗效不好,迁延不愈,反复发作。胸部X线检查表现有肺不张、肺气肿等梗阻现象。
(三)肺门支气管淋巴结结核:根据结核接触史,结核菌素试验及胸部X线检查。
(四)毛细支气管炎:多见于6个月以下婴儿,有明显的急性发作
小儿支气管炎
小儿支气管炎
性喘憋及呼吸困难。体温不高,喘憋发作时肺部罗音不明显,缓解后可听到细湿罗音。
(五)支气管肺炎:急性支气管炎症状较重时,应与支气管肺炎作鉴别。
治疗方法
控制感染
急性支气管炎如为细菌感染,可选用下列抗菌药物:复方新诺明0.05/kg/日分二次口服、青霉素3-5万U/ mg/日分2次肌注,麦地霉素、红霉素30-50mg/kg/日分3-4次口服。
如无明确细菌感染情况或混合感染可用或加用病毒唑10-15 mg/kg/日分2次肌注,或5 mg/kg/日分2次作雾化吸入,亦可试用a-干扰素20万U/日肌注。
对症治疗
1.止咳祛痰:若痰粘稠不易吸出,可用雾化吸入及选用10%氯化铵合剂、必嗽平、小儿强力痰灵(2-4岁1-2片,5-8岁2-3片)。。频繁干咳影响睡眠及休息,可服少量镇咳药物,如异丙嗪及氯丙嗪0.5-1mg/kg/次,每日2-3次,应注意避免用药过量及时间过长,影响纤毛的生理性活力,使分泌物不易排出。
❺ 毛支炎和肺炎哪个严重
毛细支气管炎是肺炎的一种,是按照得病情况来知晓严重性的,还有不同的人体差异,不过个人认为肺炎更容易恶化。
肺炎分类:病理分类: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毛细支气管炎。
病因分类: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螺旋体立克次体肺炎、吸入性肺炎、原虫性肺炎。
病程分类:急性肺炎(病程1个月之内)、迁延性肺炎(1~3个月)、慢性肺炎(病程>3个月)。
病情分类:轻症肺炎(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病情轻)。重症肺炎(有严重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脓气胸、中毒性肠麻痹等,超高热或体温不升;有严重伴发病如伴发免疫功能缺陷、Ⅱ~Ⅲ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
肺炎的发病率很高,约占人群的12%。预计我国每年有250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超过12万人死于社区获得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我国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也居第2~3位,全球范围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为0.5%~5.0%,在我国医院获得性肺炎总体发病率为2.33%,不同人群的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病率差异也很大,老年、ICU和机械通气病人的发病率分别为普通住院病人的5倍、13倍和43倍。而且因社会入口老龄化、免疫受损宿主增加、病原体变迁、病原学诊断困难、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等因素,近年来肺炎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
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变主要发生在肺部的细小支气管,也就是毛细支气管,所以病名为毛细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原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可占80%或更多;其它依次为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等;少数病例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感染病毒后,细小的毛细支气管充血,水肿,粘液分泌增多,加上坏死的粘膜上皮细胞脱落而堵塞管腔,导致明显的肺气肿和肺不张。炎平党政军可累及肺泡,肺泡壁和肺间质,故可以认为它是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
毛细支气管炎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它不同于一般的气管炎或支气管炎,临床症状像肺炎,但以喘憋为主,此病多发生在2岁以下的小儿,80%在1岁以内,多数是6个月以下的小儿。
典型的毛细支气管炎常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2日-3日时,出现持续性干咳和发热,体温以中、低度发热为多见,发作喘憋为其特点,病情以喘憋发生后的2日3日较严重,喘憋发作时呼吸明显增快,可达每分钟60次-80次以上,并伴有呼气延长和呼气性哮鸣音;重症患儿明显表现出鼻煸动和三凹征(即吸气时出现锁骨上窝,胸骨上窝及上腹部凹陷),脸色苍白,口周发青,或出现紫绀,患儿常烦躁不安,哭闹不止;病情更重的患儿可合并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大部分病例治疗后均可缓解,极少发生死亡。
希望以上的建议可以帮助到你,要是你还有疑问,你可以在医本呼吸上问问儿科专家医生的建议,毕竟专家医生的经验更加丰富,也更加权威,最近他们还有义诊,建议可以试试,反正也是免费的哦
❻ 支气管炎和肺炎的区别
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又称小叶肺炎,为小儿最常见的肺炎。发展中国家小儿肺炎的支气管肺炎X线表现图发病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病死率和玹死亡率更高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似,小儿肺炎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无论是发病率还是病死率均居首位。在我国,肺炎占儿科住院患者24.5%~65.2%;5岁以下儿童每年105万死亡病例中,死于肺炎者占30万为此年龄组儿童第一位死因。根据国内16个单位的儿科统计,22504例肺炎住院病例中支气管肺炎占93.7%,多见于婴幼儿。肺炎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及气候骤变时,有些华南地区反而在夏天发病较多。室内居住拥挤、通风不良、空气污浊、致病性微生物较多,容易发生肺炎。支气管肺炎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按病理形态的改变分为一般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支气管肺炎两类。前者多由细菌所致,后者则以病毒为主。临床常笼统地诊断为支气管肺炎肺炎——病证名。出《麻疹活人全书》。为内、儿科常见病之一。又名肺闭喘咳、肺风
痰喘。以发热、咳嗽、痰多、喘憋等为特征。古代与现代所说的肺炎尚不一致,但说明这种热性病是麻疹最易出现的合并症。治疗宜疏风宣闭、祛痰平喘、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用麻杏石甘汤加银花、连翘、黄芩、板蓝根、鱼腥草等。重症用三黄石膏汤加减。热极伤阴,心烦气短,可加用生脉散,或沙参麦冬汤加减。如肺炎病灶经治后久久不易吸收,可配合在背部拔火罐。本病发病急、变化快、合并症多,应注意鉴别诊断,并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
肺炎由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细菌引起。
细菌性肺炎采用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后,七至十天之内,多可治愈。
病毒性肺炎的病情稍轻,药物治疗无功效,但病情持续很少超过七天。
医学上对肺炎进行了分类:
分类方法的依据是病原体种类、病程和病理形态学等几方面:
1、病理形态学的分类:将肺炎分成大叶肺炎、支气管肺炎、间质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等。
2、根据病原体种类:包括细菌性肺炎,常见细菌有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嗜血流感杆菌等。病毒性肺炎,常见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另外还有真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等。
3、根据病程分类:分为急性肺炎、迁延性肺炎及慢性肺炎,一般迁延性肺炎病程长达1~3月,超过3个月则为慢性肺炎。
小儿肺炎有一定年龄特点,通常婴儿易患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支气管肺炎、毛细支气管炎,而学龄儿由于抵抗力增强,已具有使病变局限的能力,因此主要患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葡萄球菌性肺炎葡萄球菌性肺炎尽管来势凶猛,但有些病情并不严重,个别病程较为缓慢,有时形成慢性肺炎或慢性肺脓肿。临床症状与肺炎球菌性肺炎的临床症状(见上文)相似。葡萄球菌性肺炎的特点是容易引起反复寒战,组织坏死伴脓肿形成和肺囊肿(大多见于婴幼儿);病情急且有明显衰竭。脓胸较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存在于胸廓切开后的脓胸或胸壁外伤后血胸使用引流的脓胸中。
葡萄球菌性肺炎的诊断
病人咳出痰液中发现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可怀疑本病,确定诊断要从血液培养,脓胸的脓液或气管或胸腔抽出物中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肺炎球菌不同,较易培养,因此假阴性不多见。最常见的X线异常为支气管肺炎伴或不伴脓肿形成或胸腔积液;大叶性实变不多见。肺气囊强烈提示为葡萄球菌感染。栓塞性葡萄球菌性肺炎的特征是在不相邻的部位有多发性浸润,浸润易形成空洞,这些现象表示病因来源于血管内(如右侧心内膜炎或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
衣原体肺炎
衣原体(Chlamydia)是一种比细菌小但比病毒大的生物,具有两相生活环。即具有感染性的原体(elementarybody,EB)和无感染性的始体(initialbody,亦称网状体reticulatebody,RB)。EB颗粒呈球形,小而致密,直径0.2¬0.4μm,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勉强可见;EB是发育成熟了的衣原体,主要存在细胞外。RB是衣原体在宿主细胞内发育周期的幼稚阶段,是繁殖型,不具感染性。衣原体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的、近似细菌与病毒的病原体,属于衣原体目(Chlamydiales)、衣原体科(Chlamydiaceae,仅有一个科)、衣原体属(Chlamydia),有四个种(即:C.pecorum,C.psittaci,C.trachomatis,C.pneumoniae)。其特点如下:①具有脱氧核糖核酸和RNA两种核酸,二分裂增殖,有核糖体和近似细胞壁的膜;②细胞内寄生,完全依赖宿主细胞供应能量(因缺乏ATP酶);③其生活周期分为细胞外期(即具有感染性的原始小体)和细胞内期(即增殖性的网状小体)两个时期;④用Giemsa或荧光抗体染色可在细胞核附近原浆查见衣原体包涵体;⑤衣原体基因组的Mr为660×106,比除支原体外的任何原核生物都小。对人类有致病力的衣原体为:鹦鹉热衣原体,沙眼衣原体和近年来发现的肺炎衣原体等三种;⑥除可作涂片检查,补体结合试验及微量免疫荧光试验等检测方法外,还可直接作细胞培养分离衣原体;⑦四环素族,红霉素治疗效果好,喹诺酮及其他抗菌药物也有一定效果。
❼ 我小孩一岁了,以前得过毛细支气管炎,现在又开始流鼻涕加咳嗽了有痰,不知道是不是毛细支气管炎又发了
你好。小宝贝有喘吗?有出现憋气吗?如果都没有的话,还是考虑支气管肺炎而不考虑毛线支气管炎。肺炎的话,还是需要输液治疗的。但建议你还是去医院查个血常规、照个胸片,确诊过后该抗感染治疗就治疗哈。
❽ 支气管炎和肺炎是怎么判断
肺炎和支气管炎是两种容易混淆的疾病。肺炎通常是等革兰阴性杆菌、病毒、真菌、需氧菌等感染引起的,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支气管炎是病毒和细菌的反复感染引起的,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气喘、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包括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肺炎的临床症状。肺炎的一般症状包括发热、食欲下降、情绪烦躁等,体温升高,最高可达到40℃。呼吸系统症状表现为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患者喉咙可出现痰鸣音。小儿患者的口周、指甲会出现轻度发绀,呼吸表浅增快,鼻翼会煽动。如果合并胸腔积液,叩诊时会听到实音。循环系统症状表现为心功能不全,如果患者有面色苍白、四肢水肿、尿少的症状,要考虑是充血性心力衰竭。
支气管炎的临床症状。急性支气管炎在发病初期有鼻塞、流鼻涕、咽喉疼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全身症状比较轻,表现为低热、畏寒、乏力等。早期患者的痰量并不多,但是痰液不容易咳出来,可转变为脓性黏液。患者吸入冷空气时可剧烈咳嗽,早上起床时尤其明显。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气喘和反复感染等。如果合并呼吸道感染,可出现气喘症状。
❾ 小儿支气管和毛细血管肺炎的食物禁忌和食物治疗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菌反应为主的气道慢性炎症。近年来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儿科患病率以1-6岁较高,学龄期后逐渐下降,初发年龄3岁以内者占84.8%。诱发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原因除一些理化因素外,小儿最常见的是呼吸道感染,其中主要是病毒感染 饮食宜进 1.清淡饮食。可选择猪瘦肉、鸡蛋、豆类等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2.含维生素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如新鲜大白菜、小白菜、萝卜、西红柿、山药、莲子、橘子、蛋黄、奶油等,以修复因哮喘而受到损害的肺泡及提高病儿的抗病力。 3.食疗方: (1)生姜5克,粳米50克,加水煮粥食; (2)核桃仁1-2片,生姜1-2片,一起细嚼慢咽。每日早、晚各1次; (3)生姜汁适量,南杏仁15克,核桃仁30克,共捣烂,加蜂蜜适量炖服。 饮食禁忌 1.海腥食物。如海虾、蟹、带鱼、黄鱼及无鳞鱼等,很可能是哮喘的重要过敏源。哮喘患儿对这类食物应忌食。 2.过甜食物。过甜食物可使人体湿热蕴积而成痰,哮喘患儿自身就多痰,再食过甜食物,会使痰液聚积而加重病情。过甜食物包括糖、甜饮料、蜂蜜等,应忌食。 3.辛辣食物。如辣椒、辣酱、韭菜、大葱等。这类食物可助火生痰,并使症状加重,应忌食。 4.冷饮。中医认为,哮喘与食用生冷食物有关。冷饮会引起脾胃运化失调,应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