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毛线演奏
⑴ 马林巴怎么演奏啊
马林巴实际上是一种木琴,它源于非洲。
音响与一般的欧洲木琴有很大不同。它所采用的琴板比红木的质地软,发音宽厚,音区低,余音较长,每块琴板下面都有用各种果壳、葫芦或罐头盒、长方形木盒等做的共鸣体,这些共鸣体的大小,长短是与相应的琴板相适应的。在每个共鸣体上还开有1-2个小孔,孔上蒙以竹膜、鸡蛋膜、薄纸或动物的尿泡。演奏时声音由琴板传到共鸣体和孔上的薄漠上,听起来嗡嗡作响,产生出一种特殊的共鸣效果。墨西哥国家舞蹈团所用的马林巴琴板下有用长方形椎形木管作为共鸣体,在其椎形下端有一孔,孔上贴上了苇膜,说明拉丁美洲的马林巴木琴还保持着非洲的传统。
马林巴的形制是多种多样的,在非洲有三种主要样式,一种把琴板放置在地坑或泥罐上,另一种把琴板排列在两根园木上,还有一种把琴板固定在框架上,下面悬挂共鸣葫芦,演奏方式有坐在地上或挂在身上之分,一般多采用由头上包有橡胶的棍子敲击。
马林巴(marimba)是世界上广泛流行,而且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旋律型打击乐器。关于马林巴的起源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较明确的记载和考证,众说不一。据古希腊文史资料介绍,马林巴的诞生地是在危地马拉,但在东南亚和非洲黑等地都有同时存在的可能性。
马林巴最初被称之为马林布拉。最古老的马林巴只有几块音板,当时被称作大鼓。它是事先在地上挖个坑,把音板放在上面,演奏的人做在地面上用两支槌子在音板上敲打。这种最初的马林巴虽有一定的音高,但不能演奏音乐,只能用来打节奏。后来又出现了全音键的马林巴,它有完整的C大调音阶,由于这种马林巴没有半音,在调性变化时要根据乐曲的调式用蜡随时进行调整,从而给演奏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随着半音的出现,马林巴的发音就像钢琴一样完整无缺了,能够演奏各种不同调式的乐曲了。半音的出现是马林巴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古老的马林巴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葫芦马林巴,它比较完美体现了马林巴的音响,盛行期比较长,广泛为人所爱。所谓葫芦马林巴,就是在整体呈键盘状的发音板条下面挂上一个个大小不同的葫芦,并在葫芦上方开口处贴一结实的膜,据说这种膜是用蜘蛛卵制成的,能产生一种特殊的音响。后来葫芦共鸣器被科学的木箱式共鸣器所取代,从而便产生了箱式马林巴。箱式马林巴的共鸣器是采用木制材料制作成类似金字塔形状,尖部在下,开口在上。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人对箱式马林巴又进行了改造,用金属管制作共鸣器,于是产生管式马林巴。
古老的马林巴分布比较广,在非洲和亚洲的一些偏僻的山村、部落及城镇都有。受地域和民族文化的影响,马林巴在形制上行行色色、异彩纷呈,除上面谈到的那几种外,还有象脚式马林巴、树干马林巴、桌子马林巴等。
马林巴的制作被认为是乐器制造中最难的一项,它不仅要求制作者有良好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而且非常了解选材的知识。制作马林巴需要优质红木,在木材的选择上十分苛刻,目前,全世界能够制作马林巴的树木很少,分布范围也很窄。马林巴的普及,便使马林巴的制作也成了一些国家的一种产业,并涌现出许多马林巴制作大师。在危地马拉有一个制作马林巴的家族,从1991年到1935年间共制作了大小马林巴338台,平均每年制作14~15台,并出口到美、德、法等国家。在当时,危地马拉制作的马林巴很有名望,为其它国家制作马林巴提供了样板。
早期的马林巴用于歌舞伴奏,在乡村、部落及宗教仪式上演奏。在非洲用于大众音乐、舞蹈音乐,有时也用它演奏古典音乐。1874年演出“死神的舞蹈”时首次在管弦乐中使用马林巴。在当时它也被被马戏和音乐厅作为独奏乐器使用。随着马林巴地位的不断上升和自身的不断完善,它的应用场合和演奏曲目也日趋广泛。如今的马林巴主要用于音乐会的演奏,在管弦乐队、军乐队及各种乐队中都有马林巴的存在,有许多作曲家为马林巴谱曲,其中包括乐队协奏曲。更重要的是马林巴可以独奏,也可以由几个人组成重奏小组,还可以组成马林巴合奏团。另外与其它打击乐器的合作效果堪与大乐队媲美。目前世界上有无数个马林巴合奏团和打击乐团,可以说马林巴在打击乐领域里属领先地位。
马林巴与木琴(xylophone)同属一个家族,木琴的音域窄,音区高,音色清脆明亮,而马林巴的音域十分宽广,音色圆润浑厚,延续音长。最大的马林巴有近6组音域,有3米多长,一台马林巴可最多可由4人同时演奏。要使马林巴发出好听的音色,槌非常重要,没有好的槌也就没有马林巴迷人的音色。如今用于马林巴演奏的槌有几十种,槌的圆头使用树脂和橡胶制成的,并用丝线和毛线在圆头上缠绕成球状,其软硬程度有很大区别。因此,演奏者要根据作品的表现内容和声部分配来严格选用。
⑵ 戏曲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
戏曲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
中国戏曲打击乐器,基本上可分为中国民族打击乐器和西洋打击乐器。民族打击乐器在我国民族音乐和戏曲音乐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戏曲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希望能帮到大家!
中国戏曲打击乐器,基本上可分为中国民族打击乐器和西洋打击乐器。民族打击乐器在我国民族音乐和戏曲音乐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民族打击乐器不仅是节奏性乐器,而且每组打击乐群都能独立演奏。它还运用独特的音乐语言和多种编配技法,复杂的演奏技巧,对烘托气氛,表现音乐内容、戏剧情节的变化和加重音乐的表现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多数打击乐器发音响亮,声音的空透力强,是一种色彩性的乐器。
一、戏曲乐器的性能及演奏方 法
戏曲打击乐器有:鼓、板、锣、钹、木鱼、梆子等等。
鼓又包括单皮鼓、堂鼓、缸鼓、腰鼓等。
单皮鼓:打击乐和管弦乐的指挥乐器,鼓面蒙以猪皮,中间为空心,演奏时置于木架上,用两根细竹(通称鼓楗子、鼓签),打击鼓空心位置而发声。声音清脆,双健滚奏时如珠落花流水玉盘。用底鼓指挥,有时配合手势,各种乐器都随着它的指挥来演奏。指挥的方法靠音响领奏。语言丰富多变,称谓形象准确。如:单鼓健重击谓之“打”。双鼓楗同击谓之“八”。双鼓楗滚击谓之“嘟”……将上述称谓加以组合,便成为“簧头”,也称“底鼓”。它预示着内容、速度和力度。如“底鼓”强击或快击,即预示着刚强、急促。如“底鼓”轻击或慢击,即象征着柔和、轻快。如“底鼓”突然改变节奏,即提示鼓点转换或结束。
司鼓的指挥动作既规范又规律。两手的举动都起着开、领、转、收的作用。将其动作加以归纳,可概括为指、挥、抛、领、棒、抱、按、分、放等。演奏司鼓的人称为鼓师。
板:亦名拍板。由三块宽约6公分,长约20公分的红木或杨木板制成的打击乐器。分二组,前组两块木板,用弦缚紧,后组一块,二者以绳联结,撞击发音,主要用于歌唱和演奏乐曲时打节奏,有时也配合司鼓来领奏鼓点和指挥其它乐器,于司鼓一起合成板鼓,由司鼓者兼管。
堂鼓:以木为框,两面蒙以牛皮,形似腰鼓,演奏时置于木架上,用木槌敲击发声,堂鼓鼓面较大,从鼓心到鼓边可发出不同的音高、音色。一般是鼓心的音较低沉,愈向鼓边则声音愈高。击奏时,音量能从很弱到很强,力度变化较大,可敲击复杂的花点,对情绪气氛的渲染能起较大的作用,是现代民间器乐合奏及戏曲音乐中常用的一种乐器。戏曲中常用于战争、升帐、升堂、刑场,起更等场面,以及唢呐吹打等。除了战争场面以外,都由司鼓兼管。
大堂鼓(又称缸鼓):木制鼓框,面大底小,两面蒙皮,形似花盆,所以又称花盆鼓。演奏技巧与堂鼓基本相同,用木槌敲击,声音较堂鼓低沉雄壮,用于战争场面,能加重气氛。常用于戏曲伴奏,器乐合奏,有时也能独奏。
大锣:用铜制成,圆形,直径约30公分,中间锣心约10公分,演奏时,左手持锣强,使锣面垂直,右手持槌,以槌头(用布裹成)击打锣心而发声,锣音高亢。多用于武将及袍带人物的上下场或战争战面,也常用于欢乐的器乐合奏,演奏方法有重击、轻击、闷音、掩音、打边等。
小锣:打击乐器。形同大锣(直径约20公分)演奏时左手食指和拇指挑锣边,右手持锣板(长约17公分的竹片)击打锣心,发音清朗,多用于戏曲表演中文人、女性和丑角人物的上下场,和配合各种表演上的小动作。由于塑造人物形象及心理活动的不同。打击方法有重击、轻击、闷音、打边等。号称打击乐的
钹(又名铙钹):铜制圆形,中部隆起如半球状,隆起部分中间有孔,穿系绸条或布带条,以两片为一副,相击发音,有大小不同的多种形制,在大锣和小锣中间加强节奏,音色尖噪,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和动力较强的性能,并起联系作用,有时也单独使用塑造人物形象。
木鱼:木鱼最初是佛教的法器,用于伴奏寺经(即宗教歌曲),后来逐渐用于民间器乐合奏。为木制,用小槌敲击,木鱼大小不一,音高不同,在合奏中常用两个或采用一组,能奏出模仿马蹄等多种欢快的节奏型。
梆子:大约公元17世纪左右,随着梆子腔的兴起而流行。木制,为两根长短不一硬木棒,长的一根为圆型,稍粗、短的一根稍细,演奏时,左手持圆形木棒,右手持短木棒,敲击发音,音色高亢、坚实,是梆子戏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
二、戏曲打击乐器的组合
根据各种打击乐器的性能和特点,进行不同形式的组合与匹配,使其发音更规范,节奏更丰富,音色更鲜明,形象更准确,意境更深远。使其更充分地表现人物身份的高低、动作的大小、语言的轻重、感情的变化和配合舞蹈、开打、亮相,以及烘托、渲染环境气氛。不同形式的组合,谓之“锣鼓经”。我国的戏曲多达300余种,唱腔各异,风格不同。就在同一种戏曲中,又有风格各异的不同唱腔流派。但惟独“锣鼓经”能够混合使用。虽然所用乐器不多,但“锣鼓经”却很丰富,多达70多个。如[长锤]、[四击头]、[紧急风]、[凤点头]、[望家乡]等等。组合的形式,可概括为如下几类:
(1)按音色组合。其间还可细分为各种不同的色彩型。如:a、单一色彩型,即用一种音色的乐器演奏。b、混合色彩型,即两件以上的不同色彩的乐器齐奏。c、对比色彩型,即两种以上音色的乐器合奏。上列中的大锣、手钹、小锣三种乐器之间都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
(2)按时值组合。即打击乐的各种节奏按击打的次数划分。或者说,戏岖打击乐节奏时值组合,是若干“数式”的基础,即:一、三、五、七。这种分类的方法与我们民族的审美特点是一致的。就是在时值长度上的等值性,即每种数式的最后一音的时值为前两音的时值总和。也就是说,一数式的时值等于一拍,三数式的时值等于两拍。戏曲打击乐节奏组合的多样性,都是在此基础上变化发展的。如通过“加花”发展出与此对仗的二、四、六、八的四种节奏数式。同时,也可在此基础上发展各种不同的节奏形态。
三、戏曲打击乐器的功能
打击乐的功能是通过节奏、力度、速度、音色、音响的细微变化和鲜明的对比,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美化演员的表演形式、强化戏剧的矛盾冲突、渲染舞台的环境气氛、摹拟特定的音响效果的。它所以被称为综合戏曲诸多艺术因素的纽带,统领全局的核心,演员艺术活动的支柱,就在于它完成了戏曲整个结构和整个舞台节奏的统一性。具体地说,不仅表演、念白、唱腔、开打、舞蹈依靠它,而且连演员内心独白的表达也要依靠它。如豫剧《拾玉镯》中,孙玉姣拾玉镯时的一段表演:孙玉姣拾情人丢下的玉镯,但又怕被人发现,于是急忙向外跑去窥视。此时打击乐紧紧伴随着她轻盈、敏捷的小台步,打出“○大大大大大大乙大乙台”,节奏由快到慢、力度由强到弱的效果。而小锣的“台”音正好打在孙玉姣窥视的眼神上。当孙玉姣发现无人时,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于是手舞足蹈,左手一指玉镯,此时打击乐紧伴之以“乙大乙台”;右手一指玉镯,又伴之以“乙大乙台”:孙玉姣急不可耐地跑向玉镯时,小锣连续击打“台台台台……”;当孙玉姣将要拾起玉镯时,突然发现动静,打击乐急忙伴之以“大大”短促有力的鼓点,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孙玉姣此时惊慌、羞涩的复杂心情。
仅鼓和小锣通过不同的力度、速度和色彩,就把孙玉姣拾玉镯的纯朴形象作出了生动的刻画、准确的表现、有效的模拟、适度的夸张。同时,也使孙玉姣的优美表演更加音乐化了。
孙玉姣的表演所以能够使人得到满足,就在于我们充分运用了击乐的特点,刻画了人物的内心活动,通过听觉节奏与内心节奏的谐调统一,获得了传神的艺术效果。可以这样说,打击乐的锣鼓节奏,是“打”演员的,也是“打”观众的,把演戏和看戏“打”在一起,才能完成完整的艺术创造。
打击乐在许多民乐中的运用,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如聂耳的《金蛇狂舞》,主旋律具有鲜明的节奏特点,这一富于弹性的节奏贯穿了全曲。乐曲中加上打击乐的热烈。它象征着光明,象征着未来的新生活,给人们以强有力的鼓舞,使民间的喜庆节日气氛得到充分体现,使原曲欢腾的情绪得以进一步发挥。
乐曲大量运用了锣、鼓、钹、木鱼等打击乐器,它不仅加强了乐曲的节奏,而且在烘托热烈的气氛上起了重要作用。打击乐在这首乐曲中成为整个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使乐曲的民族特色更加鲜明。
中国民族打击乐器在长期的历史流迁演变过程中,依托于中国古典哲学和传统文化的深厚背景,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完整的表现体系。不仅强化了戏曲立于世界戏剧之林的地位,丰富了戏曲音乐自身的表现能力,同时,对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许多方式,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总结中国民族打击乐的特殊功能,不仅是戏曲音乐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民族音乐事业发展的需要。
打击乐器种类
打击乐之一—爵士鼓
我们知道节奏是构成音乐的基本骨骼,要了解音乐、听懂音乐,必须从节奏入手,而且节奏比音高更容易被幼儿接受。
现在喜欢爵士鼓的孩子和家长都很多,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对声音具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打击乐就很适合幼儿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几乎每个孩子都会抓住什么就打什么,这是一种天性。青少年喜欢爵士鼓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爵士鼓的激情四射和自由,特别是能宣泄内心的情感。
流行音乐的风行带动一大批年轻人的参与原因之一,目前国内不缺钢琴手不缺吉他手,却很缺鼓手,因为鼓手想要达到一定高度还是比较难的,它是一种易学难精的乐器。
爵士鼓学习需要手脚都用上了,对身体的协调、平衡、和谐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与影响,这种促进与开发,还表现在平衡协调能力,也表现在灵敏的反应、开阔的思想、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
爵士鼓的学习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初学者要协调好四肢才能演奏它,练习的时候也是相当枯燥的事情。
学爵士鼓的年龄相对大一些会更好,以前会是要求9周岁开始,现在5周岁就开始学也很多。
学习爵士鼓的孩子要求节奏感要好,要有激情,
性格过于内向的孩子不容易投入学习爵士鼓的氛围里,甚至会感觉太吵太闹了。如果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开朗一些,学习爵士鼓的过程能够比较好的改变他。
爵士鼓学习还有一个场地的要求问题,隔音要好,不然你隔壁邻居要跟你拼命了,这是爵士鼓学习的人相对会比较少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解决的方法有很多,租用场地,到培训中心那边去练习,当然这个会造成另外一个麻烦,接送时间问题。
最佳的办法
一、还是在家里做一个隔音好的房间提供给孩子练习,
二、现在还有很多种在爵士鼓上做手脚的方法来降低鼓的声音,保证声音传递出去比较小,不影响邻居(比如在鼓面上装置哑鼓垫,或是在鼓桶里放置海绵降低声音等等,现在都证明是很有效果的方法)。
三、目前国内外都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练习影响邻居的问题而研制出电子鼓,电子鼓的所有功能都跟真鼓一模一样,然而在不开启音箱的情况下它是不会发出声音的,开启声音后的音量也是根据你自己的要求可以调节。
电子鼓优点是有很真实的音色,跟录制好CD里面多音色一样,让孩子有比较大的满足感。还有拥有一个庞大的音色库,里面包括了目前国际上各种知名鼓点音色(如康佳鼓、非洲鼓、邦戈鼓……)。但是电子鼓的缺点也很明显,它只是模拟了音色,打击电子鼓的手感和打击真鼓点感觉还非常不一样的。真鼓它是有灵性,会对你的情绪回应,对你的情感回应,对你的表达做出最正确展示。
很多人都认为学鼓会影响到孩子的耳朵。其实这个大家倒不用担心,可以用很多方法来保护你孩子的耳朵,比如带隔音耳机,在鼓里放置弱音设备等。
爵士鼓的资金投入也相当不菲,普通一些的要2000左右了,好的鼓一般都需要5000—20000左右,而且鼓棒、鼓皮都是消耗品。
打击乐之——马林巴
马林巴是这些打击乐器里唯一有世界级比赛的'乐器
学习马林巴的年龄8周岁左右,马林巴是站着演奏的乐器,孩子太小身高够不着是不能很好掌握。
马林巴的学习比较难,但也是最好听的旋律打击乐器了。
学习马林巴的要求孩子对节奏感要好,旋律感要强,需要一定的耐心。
马林巴被称为打击乐中的钢琴,它是一种旋律打击乐器,音域非常的宽广,可以独奏,也可以由几个人组成重奏小组,还可以组成马林巴合奏团。另外与其它打击乐器的合作效果堪与大乐队媲美。目前世界上有无数个马林巴合奏团和打击乐团,可以说马林巴在打击乐领域里属领先地位。
目前国内马林巴还没有被完全认识,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以后应该也会被大家所接受而追捧。国内着名音乐院校上海音乐学院就曾经把四届世界马林巴比赛暨2005上海国际打击乐周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和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同一等量级的世界马林巴比赛,堪称打击乐界的“F1”或“大师杯”。(这是世界最高规格的演奏赛事首次落户上海。上海音乐学院打击乐专业学科带头人杨茹文表示,上音准备借助这项赛事力争在五到十年内,将上海打造成亚洲乃至世界打击乐新的中心。)
马林巴的制作被认为是乐器制造中最难的一项,它不仅要求制作者有良好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而且非常了解选材的知识。制作马林巴需要优质红木,在木材的选择上十分苛刻,目前,全世界能够制作马林巴的树木很少,分布范围也很窄。
1874年演出“死神的舞蹈”时首次在管弦乐中使用马林巴。在当时它也被被马戏和音乐厅作为独奏乐器使用。随着马林巴地位的不断上升和自身的不断完善,它的应用场合和演奏曲目也日趋广泛。如今的马林巴主要用于音乐会的演奏,在管弦乐队、军乐队及各种乐队中都有马林巴的存在,有许多作曲家为马林巴谱曲,其中包括乐队协奏曲。更重要的是马林巴可以独奏,也可以由几个人组成重奏小组,还可以组成马林巴合奏团。另外与其它打击乐器的合作效果堪与大乐队媲美。目前世界上有无数个马林巴合奏团和打击乐团,可以说马林巴在打击乐领域里属领先地位。
马林巴与木琴(xylophone)同属一个家族,木琴的音域窄,音区高,音色清脆明亮,而马林巴的音域十分宽广,音色圆润浑厚,延续音长。最大的马林巴有近6组音域,有3米多长,一台马林巴可最多可由4人同时演奏。要使马林巴发出好听的音色,槌非常重要,没有好的槌也就没有马林巴迷人的音色。如今用于马林巴演奏的槌有几十种,槌的圆头使用树脂和橡胶制成的,并用丝线和毛线在圆头上缠绕成球状,其软硬程度有很大区别。因此,演奏者要根据作品的表现内容和声部分配来严格选用。
马林巴的价格很高,普通的一架也需要3万人民币左右,好的一般都需要10--20万左右。
民族乐器总类之繁多可不是几句话能说完的,反正只要是在我们民族发扬光大的乐器都统称为民族乐器~!!民族乐器主要这么分类,主要分为弹奏乐器(琵琶、古筝、柳琴、阮等)、拉奏乐器(二胡、京胡、高胡、马头琴、等)吹奏乐器(唢呐、笙、笛子、葫芦丝等)和打击乐器(扬琴、排鼓、堂鼓、等)。
打击乐之——非洲鼓
爵士鼓学习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相比较非洲鼓的学习就简单的多了,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很多的快乐。
年龄的要求也没有太大的限制,3周岁左右就开始学习了,只是相对小的孩子他们的接受能力非常弱,集中精力的时间也很短,刚开始的学习只能是说对他们有一个引导的作用,在游戏中潜移默化的学习到了节奏和旋律。最主要的功能还是培养孩子们的协作能力和协调左右手和身体。
学习的要求是有一定的节奏感会比较好一些,热情些的孩子更好,非洲鼓对孩子协作精神的培养有非常大的优势,如果孩子比较内向在结交朋友的过程比较拘谨的话,来学习非洲鼓会有很大的帮助。
非洲鼓是一件独奏乐器也是一件合奏乐器,它可以一个人单独的表现,也可以跟另外的非洲鼓一起玩对抗,还可以和康佳鼓、爵士鼓、邦戈鼓等一起组成打击乐团,还能跟吉他一起组成小乐队进行演出。
;⑶ 用毛线钢丝做a bcd怎么做
先用钢丝做出ABCD的形状,然后用毛线进行规律性的缠绕即可。
毛线还可以做一些类似于二次元一样的东西。
对于一些在人们看起来是非常普通的事情,经由二次元背后的作者将其搬到了动漫当中,并融合了作者的自己的一些经历和大胆的想象,就能够为观众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人物形象来。
⑷ 用毛线怎么打鞋子
用毛线打鞋子的方法:
毛线:中粗混纺毛线,双股编织,38码用12号针、44码用11/12号针;38码约8两左右;44码用近9两线(包括鞋底垫)
1、一次把需要添加的针数和中间起头的针数使用套针起头起好。
38码:15+9+15=39针
44码:(16+11+16=43)针
2、织上下针(平针容易卷、也薄一点)
3、中间9针里(11针),均匀的加针,加出8针(10针),共17针(21针),正中间的1针为下针,的上下针排列。
4、中间织2行以后,开始从左边、再右边,添加针数,2行一次,一次各2针。直至添加完毕。
5、连中间加的针共39+8=47针(43+10=53针);都是上下针。要把棒针两边的上下针,慢慢的变换成搓衣板(来回下针);a、2行变换1针,直至中间剩下13针(17针)至。
6、变换完成后,成为:17+13+17、(18+17+18)针,其中的17针(18针)就是鞋面的两侧,有点矮,需要再加针,加针方法:在中间的两边:2行加1次,1次各加1针。这里,男、女鞋各加了8针;25针(女),26针(男);加多少可以按个人需要决定。这个针数就是脚后跟两侧的高度。
7、织两侧的鞋帮:连里子一起织,在25针(26针)上加出同样多的针数,一般织的长度:帮的长+鞋口中间的上下针的宽度=10~11厘米就可以了。
8、缝合:使用无缝缝合方法。a. 左边的针数织侧帮时,要少1行(若应该织64行,就只织63行),在反面与右边的缝合。b. 右边的针数织侧帮时,织需要的行数。在正面缝合。
9、挑织里层,与织外层的顺序相反。只是里层使用小1号的针好一些。另外也可以在收8针时多收1针。其他没有差别。
⑸ 如何用毛线织出漂亮的东西
1、尺寸:对于毛衣来说尺寸是最为重要的,毛衣的钩编尺寸直接影响着它的衣型,尺寸如果掌握和控制的不好,就算你花型织的在漂亮织的在平整,衣服也不会好看,我想很多朋友都会有这样的感受,那么怎么控制尺寸呢,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把你的花型先少织一点,量出它的尺寸,在把你量尺寸范围内的针数和行数数一下,再根据你所要编织的尺寸计算出你大致要织的针数,不过这个方法只对弹力不大的花型适用,有弹性的花型就不大适用这种方法,这时,你可以参考你平时同样编织同样粗细的线编织正常毛衣所用的尺寸。
2、针的选择:针有没有选对对你织出的效果一样影响很大,过粗的针会让你的毛衣越穿越垮,过细的针织出毛衣虽然看着很平整但是穿在身上很硬,手感不好,并且很容易缩水,通常我会选比线条略粗一点的针。这样织出的毛衣弹性很好也不容易变形。
3、花型的搭配:花型的搭配也是很有技巧的,这就要求我们熟悉各种花型,了解各种花型的特点,有的花型是越织尺寸越大,有的花型是越织尺寸越小,所以在设计毛衣时我们一定要考虑到花型对毛衣的影响,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搭配好花型。
4、色彩的搭配:颜色对于毛衣的影响也很大,在选择颜色时不光要考虑到穿着者的肤色,也要考虑你设计的款式,比如长毛衣外套一般选择比较厚重的颜色,穿在里面的毛衣一般选择中性色,当然这也不是固定的,最主要还是要和你的创作风格相和谐,要和你的衣型相和谐。
⑹ 毛线用钩针可以勾出什么东西
衣服,鞋子都可以的
勾鞋子
准备材料:需要的主要工具有:毛线、鞋底、钩针、黑色夹子两个。
1. 毛线颜色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来配。用毛线打鞋底最好用三根线来织,这样织出的鞋底比较厚,穿起更舒服!毛线可以选废弃的毛线来织,这样可以节约新毛线。
2 织鞋底最好边织边对比,按鞋底的形状来织,该减针就减针,该加针就加针。
3 把鞋底织好后就可以用钩针固定在鞋底面上。鞋的前面可以用夹子把中心固定好!
4 然后再用毛线从鞋的右方这个位置开始织。
5先打个结
6然后用钩针开始织
7是普通的平针
8从鞋的那边织到鞋的这一边
9一直织到起步这个位子,把针合拢一针
10用夹子穿起固定好
再把线从那边绕到鞋的这边,正好对准对面的一针织出一针来。
最后用普通的平针来钩,从那边钩到鞋子的这边。
一直钩到起步的这一针,然后合拢一针。
钩完一路后,又把线从起步这绕到鞋子的那边。
绕到这边又开始钩第二路针
大人的要钩四路平针,小孩的三路就行了。
把鞋边钩好后就可以钩鞋面,把线从起点绕到鞋子的中央位子,先用眼睛看好中心位子后鞋的两边各三针,加起来就是六针(大人的七针就行)还有鞋的两边固定的两针,加一起就是八针。每一针的中间要空一针不钩,不钩的这一针是钩第二路才钩的。
大家可以看到雯妈帮雯雯钩的是六针,一针钩出来有两针。
然后配其它线来钩,这样就有花纹了。淡粉色的线的一针是往第一针的空针钩出来的,一针拉得很长一针,钩鞋面的针就不是平针的,是绕两针合并一针的。有钩针基础的朋友就知道。钩完最后(就是左面)和夹子的那一针合并一针后用夹子固定好!
钩的时候针一定要均匀,松紧靠自己把握。也不能钩的太松或太紧!太松,鞋子就会变大,穿不稳!太紧又会卡脚。
就这样按同样的方法来回钩,钩到最后就用一种粉色来钩鞋的边缘,这样,又要改普通的平针来钩。
完成。一般钩这样的鞋子一定要有基本功的!要有几年钩鞋的经验才能钩出大小一样的鞋子的。
勾衣服:
1、首先在毛衣针上面打个活结;
2、然后将毛线较长的一条边搭在毛衣针上面;
3、再把钩针通过刚才打的活结中间,沿箭头的方向钩出毛线的一条边;
4、这样,毛衣的起针的第一针就起好了;
5、之后,将毛线边搭在毛衣针上面;
6、最后用钩针把这条毛线边钩过来即可,根据上面的步骤连续用钩针钩出毛线,一个简单的辫子针就起好了。
⑺ 织毛衣教程
织毛衣教程。
材料/工具:毛线和毛线针。
二、第二种方法:
首先把毛线绕一个圈,然后从圈里面取出那个头,拉成一个结,就是一个活结。
把这个结套在毛衣针上,这就是第1针。用另外一个毛衣针从这个镇里面穿过去拿底线绕一圈拉出来这就是第2针。
把第2针套在原来的那一根针上。然后再用右手的毛衣针从两针之间穿过去,掏一针出来,这就是第3针。
每次都是从第1针的旁边用针穿过去,也可以把针从对面穿进来然后织一针,是上下针的不同。
如果你要织毛衣,可以把三根针环绕起来,这样就可以织出个圆筒状。
用上下针的起针方法,可以起出有弹性的底边。这样在穿着时非常的舒适,既保暖又方便活动。编制露指手套,就是用这种起针的方法。
⑻ 用毛线怎么织出蝴蝶结
毛线蝴蝶结工具/原料:钩针、毛线
方法/步骤:
1、毛线绕两圈线圈。
2、在线圈上钩6针短针。
3、在前一行的每个辫孔中钩两针,共钩12针短针。蝴蝶结中心的圆片织好了。
4、钩8个辫子针,引拔。
5、在8个辫子针组成的环中钩15针长针。空一针引拔。
6、钩8针辫子针。
7、在倒数第3个辫孔中开始钩4个长针,一个中长针,一个短针,引拨。
8、按前面的方法钩完蝴蝶结对称的另一边。
⑼ 怎么用毛线做手工艺品
比如用毛线做毛线球:
1/7
做两个这样的纸圈,一般来说这个宽度在2.5cm左右。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衣服帽件的佩饰来自由增减。
2/7
两个圈放在一起,把准备好的毛线紧密的缠绕,之前用一个手指压着线头,以防脱落。
3/7
开始顺序紧密的缠绕毛线.因为这个毛线细,所以我按四股三米长来缠.如果是较粗的或者更细的,可以调节.
4/7
在任意一边顺着顶端把毛线剪开。注意按着圈内的毛线,防止脱落。
5/7
剪开后的样子。
6/7
用同样的毛线在两个纸圈中间缠两圈,系紧。
7/7
完工.看毛绒绒的真是可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