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线小耙子怎么做
Ⅰ 糖醋大格扎怎么做
糖醋大格扎的做法
1.将大格扎切小三角块儿。
2.热锅凉油,炸制大格扎,至金黄色捞出。
3.另起一锅,放少量水,放入糖熬化,加入一点点盐,最后放入醋,糖醋盐的比例是3:2:1。调匀后放入炸好的大格扎,颠翻均匀,出锅,可以享用美食了。
Ⅱ 山东耙子肉怎么做
山东名吃把子肉、甏肉干饭配方及制作工艺
特点:肉肥不腻,醇香浓郁,多滋多味。
特色:制法古朴,一罐多味,香醇不腻,原汁原味。
传统型把子肉使用制作方法(济南渝加渔豆花庄经理郭凤娟提供:将带皮五花肉切成厚0.8厘米的块,焯水捞出,在肥肉与瘦肉相连处用牙签串起来(可防止五花肉卤熟后松散)放入沙锅中,每500克带皮五花肉块加水1千克,高粱酒25克,散装酿造酱油30克(根据色泽调整酱油和盐的用量,以酱红色、微咸为准,多放酱油则少放或不放盐)姜片、大葱段各40克,八角、桂皮、香叶各10克,白芷、砂仁、干辣椒各5克,花椒15克,小火卤至筷子能够轻松扎透即成。
另附:精品改良型把子肉配方及制作:
主料:五花肉15千克。
辅料:四喜丸子(只重50克)100个。
鸡蛋角(只重60克)60个。
海带结(只重100克)100个。
豆筋(每根100克)120根。
兰花干(每块70克)70块
素鸡片(片重60克)180片。
调料:特制精良卤汤80千克,
A料(京葱、盐各500克,生姜200克,料酒600克),
B料(糖色750克、清水800克),干辣椒节160克。
特制精良卤汤配方及制作:将老鸡、老鸭、猪肘各2只,猪棒骨6千克,加清水80千克大火烧开,转小火熬制4小时,投入香料包(八角80克,小茴香30克,香叶35克,花椒30克,大红枣500克,白胡椒粒20克,肉豆蔻、草豆蔻、砂仁、甘草、白芷、沙姜、粉草、桂皮、当归各25克,草果20克,丁香、陈皮各15克,千里香50克)小火小火熬制2时,加入白糖120克(白糖要提前放入汤中调味,调节汤中香料的苦味,掩盖干黄酱的特珠味)、冰糖500克、鸡精500克,鸡粉250克、盐(根据汤的咸度添加)、味川神厨味增香膏200克,酱油350,花雕酒500克、老抽50克调味上色,待汤微开时徐徐加入六必居干黄酱2袋调匀即可。
操作要领:
1.熬制浓汤一定要注意火候,掌握好各种香料的比例。
2.干黄酱最好先用搅碎机搅成糊状,用浓汤稀释后蒸制1.5小时,用小火炒香后再徐徐加入汤中,以避免糊底。
制作方法:
(1)五花肉切长方形,入沸水中焯水捞出置于盆中。放入B料并加入A料腌制3-5小时,以祛除腥味并上色。
(2)先取不锈钢桶一只,放入卤汤40千克,加入80克干辣椒节烧开,将五花肉捞出控干水分,放入秘制卤汤中,用文火煨制1.5---2小时,
(3)同时另取不锈钢桶一只,放入卤汤40千克,加入80克干辣椒节烧开,放兰花干、海带结、素鸡片、豆筋,中火煨制1小时,再放入四喜丸子、鸡蛋角、面筋肋同煮1小时。
(4)售卖时将五花肉及所有辅料捞出,置于盛器中,舀入卤肉汤汁(也可下置微火加热),根据顾客需要选配即可。
Ⅲ 南瓜灯怎么做
工具准备
南瓜灯专业制作工具(国外的超市尤其在节日季节都有卖的,国外学校有时也卖) 一般包含:小刀,小锯,小铲,小耙子,小勺子等等。
如果没有的话可用如下替代品:
小刀:可穿进南瓜内侧即可;
小锯:很窄很细长的那种,也就有半支铅笔的粗细(专业的工具里有此东西,非常方便切割图案的转弯处)没有也可以用小刀代替;
勺子:代替专业工具中的小耙子,用来刮内瓤;
笔纸:记号笔或者铅笔都可以,以及白纸;
蜡烛,一般的蜡烛就可以,过长,可以切断,但最好还是准备有座或者是有托的蜡烛,比较好固定在南瓜内,例如平底的香熏蜡烛,或者是又大又粗的大杯蜡烛,燃烧时间比较久.至于蜡烛是否含香料,可依据个人喜欢。[3]
操作步骤
切割顶盖
最重要的就是南瓜的盖子,一个没有盖子的南瓜灯不算是完整的南瓜灯哦!尤其当你发现,一切完工时,盖子竟然会掉进南瓜里,那可太抑郁了。
先拿记号笔或者铅笔在顶端(即有把儿的一端)画出盖子的形状,圆型是传统而且比较之后一系列的操作.(方型,五角型,菱形都可以)面积不要过大,刚好可以拿小工具刀或者勺子将自己的手伸进去,刚刚好。用小刀按照痕迹的外沿倾斜插入将其整个取出,
重点技巧:下到刀时,一定要保持刀尖和南瓜有一定的斜度。手握刀把,刀尖
朝下,刀刃顺着线路痕迹,刀把朝南瓜的外侧倾斜30度以内就OK(斜度不要过大,切割时会很费力),由此切出来的盖子,因为是上面大,下面小,很容易拿出
来。全部完成时,又可以很容易就把盖子放回到南瓜上,保持其完整性,而盖子不会下陷,或掉入南瓜腔内。(如果垂直切割南瓜盖很容易掉进南瓜中,同学曾经实
践证实这一误区)如果你切出来的南瓜盖是这个形状,上面小,下面大,估计……您是很难拔出这个南瓜盖了……
掏空 打薄
用特制的勺子或日用勺子也可,将瓜籽和瓜瓤小心掏出来。选定您准备进行雕刻的地方,将那块瓜皮刮薄至1英寸厚(刮薄内瓤是为了方便雕刻,切记:过于薄,在雕刻时,南瓜雕刻处非常容易破裂)。
您也可以,简单的把整个南瓜内瓤刮出来就可以了,完成这里,如果南瓜瓤到处都是,就可以把南瓜拿去洗洗(瓜子可以炒炒吃)。
重点: 这一步骤,重点是在南瓜内腔 底侧,通常这里会有芥蒂组织,一定要弄平,以方便最后放置蜡烛在里面.可以先试放蜡烛,是否可以安置不倒。[3]
雕刻图案
方法一:
粘贴纸脸谱:在选定处,粘上或者钉上事先准备好的纸脸谱。使用图钉时,注意钉在脸谱的虚线处,这样可以避免瓜面上出现小洞洞。
沿虚线描刻
沿纸脸谱的虚线边,用小锥或图钉在南瓜皮上描出脸谱。完成之后,撕下纸脸谱。
观看效果
最后用小锥子点对点地再修正一番。毕加索都望尘莫及![3]
方法二:
简单描边法:找到选好要雕刻图案的一面,拿铅笔或者是记号笔,划出想要的图案,简单而有创意,是最好啦。
用小刀穿进图案外沿,(保证在结束时,没有笔迹在南瓜上)上下拔插小刀或者小锯,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累了就休息一下,不一会儿,就把要挖空的地方取出来啦。[3]
收尾工作
把南瓜擦干净,把蜡烛放好,点着,完工!
Ⅳ 虾耙子怎样做才好吃
皮皮虾10个。
调料:料酒25克,精盐适量,白糖30克,味精5克,花生油100克,香油25克,大料2克,葱段75克,姜片50克,清汤适量。
1将小龙虾冲洗,剪去虾须、虾腿,由头部虾枪处剪一小口,取出沙包,再将虾背剪开,抽出沙腺;
2炒勺上火,放入花生油,烧热,投入大料、葱段、姜片煸炒,放入大虾煸炒出虾油,烹入料酒,加入精盐、白糖、清汤烧开,盖上盖,用微火焖烤透,再将勺移正火,收汁微浓时放入味精,淋入香油即成。
主料:小龙虾500克。
调料:精盐1.5克、青蒜5克、味精2克、鸡汤100克、白糖20克、葱末7.5克、熟猪油50克、姜末7.5克、芝麻油30克、绍酒15克。
1将新鲜对虾用凉水洗净,剪去虾腿、虾须和虾尾,由头部开一个小口取出沙包,再将虾背划开,抽出沙线,切成3段(小虾可切成 2段)。青蒜去根洗净消毒,切成3.3厘米长的段;
2将熟猪油倒入炒锅内,置于旺火上烧到五六成热,下入姜末、葱末和对虾段,煸炒几下,加入绍酒、精盐、白糖、鸡汤、芝麻油、味精。待汤烧开后,盖上盖,移到微火上焖约5分钟,再改用旺火焖,当汤汁已浓时,撒上青蒜段即成。
注意事项
1、大虾下勺,用勺颠炒数下,然后用手勺轻按虾头,挤出虾脑,成菜始红润油亮。
2、掌握火候,熟透为止,不可焖得时间过长,防止虾肉质柴汤老。
主料:小龙虾1500克左右 。
调料:大蒜头(这个用量比较大,最好用独蒜,3斤的虾配10颗左右,每颗一切为四);各种香料八角(大料)、小茴香、桂皮、白蔻、丁香、香叶等;生姜和大葱,3斤虾生姜需要约1两,切大块或厚片,大葱白2段,斜切改刀;辣椒选用四川产灯笼椒比较好,用量依个人口味而定;花椒宜选用四川大红袍品种,味道上佳,用量依个人口味而定;其他佐料,啤酒(3斤虾需2瓶啤酒)、白糖、白醋、老抽酱油、料酒、食用油、浓缩鸡汤料。
1锅上火,烧热,入油,烧至八分热,倒入生姜、蒜头、辣椒、花椒,炒出香味。这个菜之所以叫做油焖,也是其特色,用油量比较大,3斤虾约耗油半斤左右;
2将虾入锅,大火翻炒,依次烹入白醋和料酒,然后下老抽酱油少许着色,放胡椒粉适量翻炒;
3虾微变色后,将所有准备好的香料投入,继续翻炒,将香料与虾炒匀。然后放入白糖适量,最后将浓缩鸡汤料投入炒匀;
4倒啤酒,将虾略没即可,火打到中小火状态,盖上锅盖,焖十五分钟左右。注意隔五分钟左右翻一次锅,使之入味均匀;
5汤汁快干时,拿掉锅盖,继续翻炒片刻,待汤汁收干,投入葱白或香菜即可装盆。
材料:基围虾、蛋清、面粉、蒜泥、花椒、葱花、孜然粉。
1基围虾去头剥壳,抽出虾线;
2将洗净的虾仁里打上两个蛋清,撒上些面粉,搅拌均匀;
3放小半锅油,将虾子放入油中3分钟左右;
4撒上蒜泥、花椒、葱花、孜然粉,就可以开吃了;
Ⅳ 做煎饼果子的工具有哪些
需要破壁机,过筛网做黄豆面和绿豆面,煎饼果子具体做法如下:
主料:绿豆50g、鸡蛋150g、香肠50g、玉米淀粉30g、黄豆30g、中粉100g
辅料:油适量、盐适量、酱料适量、香葱适量、黑芝麻适量、香菜适量、虾皮适量
步骤:
1、将黄豆和去皮绿豆放进破壁机杯里。
Ⅵ 农村耙子作用和巧能
在泗洪县金锁镇的一户农家,记者看到一把用竹子制作的耙子,当地人称之为“小耙子”。这把耙子看上去有些老旧,固定用的钉子和铁丝都已经生锈了,把柄是用布条捆绑在耙头上去的。主人说,这把耙子现在很少派上用场,但是家人总舍不得丢弃,静静地靠在自家屋里的墙壁上,看到它,总能想起过去的岁月。
耙子的主人姓乔,他说,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耙子在农村是家家必备。常用的耙子有两种,一种是铁耙子,一种是竹耙子。
耙子是一种传统的农具,归拢土地或散开谷物、收拾柴草或平整土地都会用到这种农具,耙子的把柄长,装有木、竹或铁制的齿。耙子,包括耙体、柄头和把柄。制作耙子有讲究,把柄头部设有圆管,该圆管中心位于耙体对称中心线上,其下端与耙体的接合部呈圆环形,安装一根合适顺手的木柄,一把完整的耙子就算大功告成了。
乔老汉说,像他家这样的竹耙子在农村用处较多,家家户户用得最多的也是竹耙子。它的制作方法很烦琐,首先要用比较粗的竹子,把它锯成长约60-70厘米,然后用刀劈开,劈成宽约1厘米的竹条,厚度0.5厘米左右,然后用火烤,使之尖部弯曲、冷却,就会固定为秤钩状的耙齿。再用柳条在底部将十来根加工好的耙齿整齐地编制在一起,加上个两米长左右的把柄,竹耙子就可以使用了。竹耙子通常是用于清理麦草、稻草秸秆以及树木落叶等,当地人称之为“撸草”。因为过去农村老百姓大都用上述秸秆树叶作为燃料生火做饭,以前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会有小草垛,那都是竹耙子“撸”来的。
和竹耙子材质不同的铁耙子,耙齿较短,一般都在8到10厘米左右。铁耙子通常都是用于农田之中,在土地被牛耕过之后,不平整的地方就需要用铁耙子进行梳理、耙平。铁耙还有一个重要用途,就是把落在农田里的麦根、玉米杆以及黄豆根等农作物的秸秆清理干净,便于下一季的庄稼播种。
乔老汉说,记得他10多岁的时候,每到夏天收麦时节,他都会扛着耙子,带上布兜,到已经收割完了的麦地,用耙子去“撸”没有收割干净的麦子。有时一上午连麦草和少许的麦穗也可以“撸”到几布兜,再用耙杆子挑回家在晒场上用木棒捶打,有时能捶打下来好几斤麦粒。
每到秋冬季节,屋前屋后的树木开始落叶,他都会跟着母亲用耙子把地面上的树叶“撸”起来堆放在一起,一个冬天就可以摞起一大堆。农忙过后,还会到屋后面的河堤上去扫树叶,母亲带上耙子,背上背架子或者大背筐,把河堤上的洋槐树叶、柳树叶子、碎树枝用耙子“撸”成堆。天气好的时候,落叶较轻,可以多“撸”一些;雨雪较多的日子,树叶子是湿透的,背起来很沉。母亲每次都是背着大袋子,他背着小袋子,装得太多就背不动了。
竹耙子还有一个重要的用途是晒粮食,在打麦场上使用。在麦草集中起来后,满场都是被碾出来的麦子和从麦穗上脱下来的麦糠。父亲在搭草垛,母亲围着场四周清扫溅远的麦粒,而他则拉着耙子,把这些带有麦糠的麦子推成堆,然后顺风扬场。在小麦被扬干净的月亮形的粮食堆子上,再用耙子“撸”去各类残渣,剩下全是胖乎乎的麦粒。
乔老汉说,小时候,夏收一结束,父母们还有繁重的农活去忙碌,他和姐姐就一直担当着晒粮食的事情。上午,太阳懒洋洋地绕过树梢,他们就把场上用塑料布或席子覆盖的粮食堆掀开,把堆放在一起的粮食一簸箕一簸箕摊开。然后再用耙子耙开,在太阳下晒。
到了夏粮秋粮收获的季节,院子里或场上都晒着麦子、水稻、玉米、黄豆等谷物。到了晚上,堆积如山的收成,要用一张张苇席或塑料布盖起来防止露水。第二天,再把一小丘一小丘的麦子、水稻或玉米黄豆,用耙子耙开、耙平,直到最后他拉着耙子,在晒场上划出若干个像火车轨道一样的同心圆来,脑袋已晒得发烫,脚板上被麦子烙得像针扎的一般,全身经络血脉,融会贯通时,坐在场边树阴下乘凉,惬意无比。
好天的时候,收获的粮食晒上两三天就能晒干了。若遇到雨水天气,约莫一个礼拜,甚至半个月时间,才能把粮食晒干。粮食晒干后才可以归仓了。麦子被晒出水分的气息,用耙子耙过时还留着泥土的芳香。乔先生说,30多年过去了,他一直感觉耙子就像一把巨大的梳子,在梳理从粮食中间溜过的光阴。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还属于‘大集体’生活,农民们都是靠挣工分吃饭,生产队是大家一起干活,一起收工,大人们都是干体力活,像耙子这类小型轻快的农具,大都是青少年或老年人使用。”乔老汉回忆说,在他读小学的时候,每年都有麦忙假和秋忙假,就是在每年收小麦和收水稻季节,都会放假15天,回家帮生产队干活。“我们小学生就是扛着耙子去捡拾麦穗、‘撸草’,大家把捡拾到的麦穗集中起来,统一送到生产队的晒场上去。麦草‘撸’起来聚在一起,也是送到生产队的大草垛上。”乔老汉说,那时候的生产队,就是一个自然村庄几百号村民共同的家。因为那时候生产物料缺乏,年年歉收,大家尽管出了不少力,也很难填饱肚子。
耙子,曾经是很多农民相伴相随的农具,如今看到它,总能勾起人们的乡愁。生活是一条长河,无论走得多远,乡村都是人们不时回望的源头。如今,耙子虽已远去,但是与它有关的记忆不会老去,有时还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用耙子“撸草”所凝结的艰辛,萌生了一份长久的温情和感动。耙子,虽然渐行渐远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它曾经存在的影子,依然存活于人们的心间,成了一份抹不掉的乡愁。乔先生说,他家珍藏着耙子,其实就是为了回味过去烟火浓醇的乡村生活。
Ⅶ 煎饼果子耙子怎么用
1、用法:
抓住耙子把,从内往外朝同一个方向画圆。
具体操作如下:舀一勺面糊放在煎饼鏊子中间用煎饼果子耙子从中心面糊往下刮一下,然后开始从外往内(画圆)朝同一个方向摊开,摊均匀(要快,)。
2、煎饼果子简介:
煎饼馃子是天津着名的小吃。天津人把其作为早点,东北地区也称之为鸡蛋灌饼。由绿豆面薄饼,鸡蛋,还有馃子(油条)或者薄脆的“馃篦儿”组成,配以面酱,葱末,辣椒酱(可选)作为佐料。
3、煎饼果子制作过程:
(1)将一大勺面糊倒在圆形的加热铁板上。
(2)用一个T字形的小铲子将面糊均匀的摊呈圆形。
(3)取鸡蛋一个,对着铁板敲一下打碎,将里面的蛋黄蛋清倒在基本成型的面饼上。
(4)用T字形小铲子将鸡蛋涂匀。
(5)问顾客要葱花否,要的话取葱花三克,均匀洒在面饼上。
(6)用铲子将面饼翻过来。
(7)用小刷子抹上甜面酱。
(8)问顾客要辣酱否,酌量添加。
(9)视乎顾客要求,取果子两片或油条两根,切断或折叠,放在面饼中央。
(10)将面饼四周叠起,包好,放入塑料袋内。
4、煎饼果子图片:
Ⅷ 金丝挂毯的制作
金丝挂毯的原料主要包括:金丝,棉线,和优质羊毛线。它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在织毯的过程中用金丝纺织一部分图案。这种金丝是用18K黄金辗压成金铂,然后加工成金线缠绕在棉线上形成的;其次是工艺的不同,它采用盘金的编织方法,而不是普通的8字扣。
主要有上经线的织架,镊子、耙子、剪刀、砍刀等等。
在这里我们主要说说织架的结构。因为编织挂毯时的经线靠织架来固定,而随后的主要工序也是在架子上完成的。大型织架可以固定在开花板和地面之间,小型织架比较适合编织面积小的毯子,可以固定在墙上。织架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上梁、绞椽、侧柱、底梁。
除了织架以外,还要用到其它附助工具,它们分别是:织经棍,赞棒,绞棒通常编织一幅挂毯要通过以下几个主要步骤来完成画图样,染线,上经线,过底线,打底子,织活,盘金,平毯。
先找一张实物大小的白纸,先将挂毯图样的主体部分画出来。最后再画其它的装饰部分。要求线条清晰流畅,注意不要来回描画。然后找一张半透明的方格纸铺在画好的图样上进行描拓,这时您会发现,描画出的图案不再是单一的线条,而是由各种不同形状的符号来代替。有小叉子,短斜线,或小圆圈等等不同的形状。这样做是为什么呢?原来图案设计者在画图时就会对挂毯图案上所需要的颜色进行设计,然后在画图时标注出来。而各种不同的颜色往往会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出来。例如小叉子代表金丝,短斜线代表红色,小圆圈代表棕色等等。
染色之前要准备黄色和红色的染料,以及纯碱。 首先,将清水在炉子上加热,当水温达到60度-80摄氏度之间的时候,先把黄色染料投入水中进行搅拌,在这里选用的是一种用来染毛线的普通染料,在市场上即可买到。待染料在水中完全融解之后,再把等量红色染料投入水中,充分融化之后,再放入纯碱,它的作用是为了固定颜色。最后将准备好的毛线放入水中,不断搅拌,让棉线能均匀地染上颜色。染料、纯碱和水的比例是1:1:100,毛线在水中染1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将染好颜色的毛线从热水中捞出,沥干水份,放入另外一个盛有清水的盆中地行漂洗,这样做的目地是为了洗掉毛线上的浮色,避免织好的毯子出现掉色现象。所以第一次漂洗之后还要进行第二次漂洗,直到盆里的水颜色变浅为止,最后再晾干就可以使用了。 染好的线要放在纺车上缠成线团,这样更方便使用。缠线团的时候,有时是二股线有时是三股线,以编织挂毯的密度为标准。 编织挂毯就像织布一样,主要由经线和纬线交叠而成。所不同的是,挂毯的编织要比织布简单一些,经线和纬线只以最基本的横竖形式进行交错。然后用各种毛线以不同的编结方式织在经线上,再用纬线固定起来,所以,上经线的步骤在编织挂毯时就显得很重要了。
:织毯用的经线用的是市面上买回来的棉线。上经线之前要调整底梁的水平。调整的方法是用搬手拧底梁两边的螺丝,我们会看到底梁随着搬手的拧动,位置发生了改变。这时要一边调整一边观察水平尺上的指针,直到水平尺上的指钍指向中间的位置时,就可以将两边的螺丝拧紧了。 上经线时由一站一坐两个人配合完成。先拿出一根铁棍,把棉线系在铁棍的一头,它又被叫做支经棍。把系好棉线的铁棍绕过上梁和底梁之后再紧挨着底梁放置平稳,再将棉线由上梁的前方拉下来,在支经棍上绕一圈,然后再把线从上梁的后面拉下来,绕过底梁在支经棍上缠绕第二圈。 接下来就一直重复这两个动作,直到上够97根经线为止。为了方便操作,可以用可以每隔一段距离用颜色鲜艳的线做一个标记,以免编织时出现混乱。另外,要拿尺子量一下,每10对经线在靠近底梁附近时的尺寸为2寸,而在靠近上梁部分就应该是2寸2分,这种安排是为了在编织过程中能保持挂毯幅面不至于出现越织越窄的情况,全部经线上好之后,在最边缘部分打几个结。 还要把织经棍上的经线分出前后两个部分。具体方法是:用一只手指压住一根经线,然后另一只手挑起与它相邻的另一根经线,后面的经线重复压线挑线的动作。分出一部分之后,把前后经之间用一根木棍隔开,再进行下一部分的操作,直到最后将所有的经线全部分成前后两部分为止。 接下来找出两根棉线,把它们分别系在底梁后面用不到的棉线上,另一端做成一个绳套,然后让两个绳套分别套在赞棒的两端。为了让赞棒更加稳定,左右两边分别用小木块夹在赞棒与木棍之间。赞棒的材质一般选用竹竿,长度为1米。 拿起一根棉线,一头系在赞棒上,再将线搭在左手手背上,右手穿入赞棒和木棍之后将线交到左手,将棉线从后面拉回来在赞棒上打个结,然后再重复同样的动作,直到把前经中的每一根经线都用棉线连接到赞棒上为止,这也被称为赞经。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将每一对经线细分开,并且通过推动绞棒改变前后经的位置,实现前后经的交叉。织毯时赞棒都是成对出现。可以根据所织毯子的幅宽来确定使用的数量,一般情况下,幅宽在一米以上的毯子要用到二对以上的赞棒,今天我们织的挂毯的幅宽很小,所以只用一对赞棒就可以了。 调整底梁上的螺丝,使经线绷紧,是为了让上梁与底梁的距离拉大绷紧经线,能更好的保持织成品的细密程。至于调整底梁的幅度,可以通过用手抓弹经线,测试松紧程度的方式来完成。 查看是否有漏掉的经线,如果没有问题的话,就将两根赞棒上的经线从中间分开,然后拿一根线绳分别系在上面,线绳的另一端分别套在绞棒的两个凹槽内,再将绞棒固定要绞椽上,调整好线绳的长度。绞椽是织架上的一个横梁,而绞棒是织毯工人用来转换前后经的助力工具,工人通过推拉绞棒来更换前后经,从而完成后续的工作。 过托底线、打底子: 在距离底梁15厘米的地方过一根棉线,它被称为托底线,整幅作品将以这条线为开始,先向上织出一条2厘米的边,在此基础上就开始织毛活了。这根棉线的两端分别绑在支架的两根测柱上,两边系紧之后,用水平尺量一下,调整两边的高度,直到平衡为止。第一根线过完之后,推动绞棒,让前后经位置交叉,然后再过第二根托底线,并且用专门的耙子砸实,最后再过第三根托底线。然后用尺子量一下,看整幅经线宽度是否与设计尺寸相同。 过完托底线之后,看看三条底线与经线交错在一起,形成的间距,会发现有大有小,如果在这种状态下就开始织毯,直接的后果就是织缝不均匀,成品松散不致密,所以就要用镊子把每个与托底线相交的经线之间的空隙调整均匀,让它们大小一致,每个空隙 的大小保持在0.3厘米就可以了。
接下来还要在托底线的上方用棉线织一个边。主要起到回固的作用,当然也是为了美观。从经线的中间开始,用棉线在每根经线上打两个结,方向为一正一反,织完第一行之后要用水平尺找水平,然后再织第二行,一直织到大约1.5厘米宽为止。
这些工作都作好之后,将刚才画好的图纸固定在织架上,就可以进行编织了。
织活主要是将毛线或丝线固定在事先准备好的经线上的过程,有比较独特的固定方法,叫做“8字扣”。我们先从挂毯的底部开始编织。编织的时候要注意看好图纸,防止颜色出现误差。
首先将图纸的中心位置与织架上经线的中心位置相对应,然后找到相同颜色的毛线,在与之对应的位置上开始编织。
编织的手法如下:先按照图纸找好一对经线,先挑起后经,然后将线头从前经绕过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8”字形的缠绕,就是前面提到的“8字扣”。编完之后,把这个扣压到底线上,再用砍刀将线砍断,留出3厘米的长度,如果用丝线的话就留得稍微短一些,按照图纸上标明的颜色将这一行全部编织完成,然后过一道棉线,用手指先把棉线压下去,再用耙子把它们砸实。注意,要用力均匀,直到棉线与经线紧密交叉在一起。用这种方法就可以将毛线固定在经线上了。
然后推动胶棒,将前、后经调换位置,再过一次线,过完线之后,再用剪刀把织好的活修剪整齐。此后所有织毛活的部分都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编织,这种织活的方法具有牢固耐磨的优点,并且方法简单,比较容易掌握。经过五六天的时间之后,挂毯底部的图案已经呈现出来了,下面就要编织海水部分了。在这一部分,我们将采用金丝挂毯比较独特的盘金工艺进行编织。
按照图纸上面标明盘金丝的位置,在织出的毯子上找到相对应的位置,然后拿起来金丝绕过选好的经线,这里的一对经线是原始成对经线组合而成的,就是一对经线的后经和相邻一对经线的前经合在一起组成的。拿起其中的一股金丝从这对经线后面绕过去,接下来,再拿起另一股金丝按照同样的方法缠绕。到第二行的时候方向与此相反,用的是同样的方法。在这里要注意的是,盘完一道金丝换行时,不需要像织毛活那样过线。而是直接盘第二道金丝,这就是盘金。
盘金部分织好之后,其它部分的编织仍然采用织毛的方法来操作,只是需要注意,每织完一道活进行修剪时,不要剪断金丝。之后不要忘了纺织侧边,方法是用棉线在每根经线上缠绕两次,缠绕的方向相反,这样,既可以锁住织在经线上的毛线,同时又起到美观的作用,每织完一道活都要重复相同的动作。就这样大约一个月之后,这块毯子的纺织工作就到尾声了,这时,整幅挂毯的图案已经完全呈现在我们面前。在最后编织结束时,还要用棉线织出一道1-2厘米的边,起固定和美观的作用。编织方法与刚开始打底子时相同,所不同的是先打底然后再过托底线。
挂毯织好之后,用扳手将底梁调松,用剪子将毯子上下两边的棉线剪开,预留大约5-8厘米的长度,做为挂毯的装饰穗.
织完一块毯之后,要进行后续的加工。将织好的挂毯平放在案头,用剪刀将毛线部分剪齐。修剪时要注意根据不同的情况更换剪刀。大面积修剪时用大剪刀,修剪细部时就要换成小剪刀了。在修剪金丝图案部分的时候,要着重将轮廓处毛线修剪整齐,以保持轮廓清晰。一般修剪后的长度保持在1.5厘米左右。
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纺织金丝挂毯的工艺,就会发现,要想顺利地织好一块毯子,还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经线的上下两个部分并不是直上直下,一般来讲上面略宽于下面;其次,过线时不能绷太紧,只需用手指按下去就可以,然后用耙子砸实;第三,织活时从整幅挂毯的中间向两边织起,便于对照图纸,经免织错;第四,平毯 时要保证各个部位修剪的长度相同,避免产生凹凸不平的情况,影响挂毯的美观。
Ⅸ 怎么自制挖蛤蜊的工具
挖蛤蜊不外乎就是从海滩沙子中用工具或者徒手把蛤蜊挖出来,由于蛤蜊在沙子下面,不好判断哪块沙子下面有蛤蜊,所以就衍生了好邻居们各显其能的挖蛤蜊的方法。现在介绍几个好邻居们挖蛤蜊的方法:
一,徒手挖。就是直接用手翻沙子来寻找蛤蜊,一般蛤蜊就在5-15公分沙子下面,很好挖。危害,徒手容易碰到硬物把手划伤。
二,用工具挖。用来挖蛤蜊的工具五花八门,感觉用的顺手就成。工具分为五齿小耙子(集上有卖,那是农民管理庄稼的工具);小楼铲子;小铲子;舀饭勺子;小铁锨;炒菜用的铲子等,当然还有我用的9齿大耙子。还有几乎是专业的“前耙后网”的工具。
三,挖蛤蜊的位置。根据我挖蛤蜊的经历,大一点的蛤蜊在满潮线20-50米处居多。
四,挖的方法。我感觉每次撵着退潮挖,蛤蜊比较多。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用小工具挖的好邻居都在无水的沙子里挖,挖的时候按照5-15公分的深度依次翻沙子,感觉到工具碰到蛤蜊有点磕绊的时候仔细看是否是蛤蜊就行了。
我用的“9齿钉耙”是在浅海水里挖的,方法就和农村用耙子翻地一样,注意每翻一耙就要仔细看看借助海水冲刷出蛤蜊没有。
五,盛蛤蜊用小桶。蛤蜊挖出后要放在盛着水的小桶里,要带着海水回家,因为蛤蜊壳内部有沙子,需要带海水让蛤蜊吐完沙子才能上锅做着吃。一般一晚上就吐干净了。
这是我积累的一点挖蛤蜊的小经验,希望好邻居们把更好的挖蛤蜊的经验传授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