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毛线的笔怎么做
㈠ 利用PS图层样式及画笔制作针织毛线字
效果图的重点是文字纹理及边缘部分的制作。纹理部分作者直接使用相关的图案素材;描边部分需要自己设置相应的画笔,然后用描边路径做出绒毛效果。后期再调整细节即可。
教程最终效果
<点小图查看大图>
1、新建1280*1024px大小的文档,我们选择渐变工具。
2、打开木板背景素材,拉入画布中,改模式为叠加。
<点小图查看大图>
㈡ 如何编织笔套
你去网上找“鞭炮结”,那是中国结的一种结法,编的时候把笔芯插在中间编就可以了,我初中的时候也编过的
㈢ 毛线编织笔简套简单
网上有一些视频可以搜寻一下,不过,我之前是去买毛线的阿姨那里学的,手把手的教还能在织错了及时改过来的。
㈣ 毛线编织围巾教程
毛线编织围巾教程步骤如下:
所需材料:集贸、商场或网上购买来的线、两根粗毛线签。
所需时间:14-20小时。
1、首先打一个活结,然后将活结套在针上,拉紧。
㈤ 怎么做简易的鸡毛笔
1、挑选粗、大、结实、中空的鸡毛 2、用尖而快的刀子在鸡毛的跟部切出一个斜口,必须漏有中空的羽芯 3、用温水将做好的鸡毛笔浸泡10—20分钟,软化鸡毛笔的端头及中空的羽芯 4、蘸水的时候用食指及中指轻轻挤压鸡毛笔中段,让中空的羽芯蘸饱水.
http://ke..com/view/314630.htm
㈥ 细毛线可以织什么小东西
毛线可以织的东西有很多,除了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毛衣、围巾、帽子等,还可以织拖鞋、抱枕、玩偶、收纳筐、工艺品等,只要你能想到的物品,说不定毛线都能织出来。平时不用的毛线可以做成一些小玩意,比如我们衣服上的小毛球。
㈦ 毛线双层网针法怎么织
工具:(1)需要的毛线;
(2)毛线针;
织毛线双层网的步骤是:
1、提前准备好用线,例如:斯玲家的70毛30貂,建议用量为:26支、4股,织毛衣的针也需提前准备好,例如:桦木多彩,针的细度推荐使用:2.75或3.25;
这样就解决了毛线双层网针法怎么织的问题。
㈧ 求书法家王渊华的竹片笔制作方法
笔是重要的书写工具,其涵义古今大不相同。在古代,“笔”指的是毛笔,即用兽毛禽羽等为材料制作的笔。毛笔出现很早,经过历代技术积累,到唐宋时毛笔制作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了解毛笔的制作,也是从一个侧面了解我国古代的文化。笔的制作可追溯久远。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花纹,考古学家认为就是用“笔”涂染的,不过,当时的笔是什么样子,还缺乏实物考证。经过长期的发展,到春秋战国时,笔在各地都有制作和应用。因为国土分割,笔的称谓很不相同,楚国称为“聿”,吴国叫做“不律”,燕国叫做“弗”,而秦国称之为“笔”,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才将其统一称做“笔”。古代笔多用竹子和动物毛制成,一般难以保存。迄今发现最早的实物,是湖南长沙左家公山楚墓中出土的一套书写工具,其中有毛笔(附笔管)、竹片、青铜刀、小竹筒(盛墨用)。毛笔套在一支小竹管内,笔杆长18.5厘米,直径0.4厘米,细如织毛线的竹针。据观察,当时的笔毛采用的是上好的兔箭毛,长 2.5厘米。其毛笔的制法与现今毛笔制法不同,笔毛没有塞入笔杆内,而是围在笔杆的一端,用细丝线缠住,外面再髹漆,以固定笔毛。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3支秦笔,笔杆由竹子制成,笔杆下端掏空,用以藏纳笔毫,便于系扎。文物专家认为,这是制笔历史上的一大进步。自此以后,这种式样的笔便逐渐成为我国古代毛笔的定制。历史上,优质毛笔多出自南方,这可能与产竹子和当地环境有关。浙江的湖州和安徽的宣州,都是名笔产地。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先后在湖州任太守,他们不仅能书善画,还经常与制笔工匠一起磋商、改进制笔工艺。宣州紫毫笔用兔毛制成,以笔锋坚挺耐用着称。宣笔到唐代声誉日隆,诗人白居易曾作《紫毫诗》赞美宣笔说:“紫毫笔,尖如锥兮利如刀,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宣州之人采为笔,千万毫中拣一毫……每年宣城进贡时,紫毫之价如金贵。”生动描述了宣笔制作之精,身价唐代时,毛笔的制作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特别是由于当时纸张的普遍使用,笔从刚硬的短锋笋式笔,演变成柔软的长锋毛笔。这类毛笔的诞生又影响到书法之风的变革,唐宋时期书法家辈出,风格纷呈,实与毛笔的改进大有关系。可以说,毛笔的进步,推动了中国书法和绘画的发展。毛笔形体虽小,但制作非常讲究。制作需经选料、浸皮、发酵、采毛、水盆、分毫、熟毫、胶头、装管、剔修、刻管等数十道工序。制笔首在选料,选料要求严格,以狼毫为例,其标准以冬季捕获的北方黄鼠狼尾为最佳。它具有粗细均匀,锋嫩毛长,弹性适中的优点,是高档狼毫笔的用料。取得的各种兽皮还要经过浸泡、发酵之后才能选取。水盆工要在水盆中“千万毫中拣一毫”,淘选出中意的毛料,经过分类,配成毫片并泡制成熟毫。将熟好的毫片,再扎成笔头,如笋尖式、细腰葫芦式、玉兰蕊式等,装置笔管后,还需再进行剔修,剔除掉有碍于书写的杂毫,从而使每支毛笔达到行家们称之为“四德”的标准。所谓“四德”见明朝屠隆《考 余事》记载:“制笔之法,以尖、齐、圆、健为四德。”尖,锋颖尖利而不开叉,有尖不秃;齐,锋毛齐整,顶锋饱满浑厚;圆,丰硕圆润,运转如意,得心应手;健,健劲耐用,固而不败,富有弹性。“四德”缺一不能,“四德”俱备,才能成为一支好笔。笔杆的质料、轻重、粗细、长短,对于笔的使用影响极大,也是用以装饰的主要部位。制杆要经过选材、刻字、漆画、镶嵌、加箍、挂绳等多道工序。历史上制笔工匠选来制杆的材料很多,有玉、石、竹、木、牙、骨、瓷、金、银、珐琅等。而挺直轻便的竹杆,一直是笔杆的主流。毛笔在我国古代文化传播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直到20世纪初,西方的原珠笔和钢笔传人中国,由于这些笔书写携带方便,在一般使用中便逐渐取代了毛笔的地位。然而,毛笔并没有就此消失,在书法、国画、正式的题词中,仍旧大有用武之地。
㈨ 织的笔顺
织的笔顺:撇折、撇折、提、竖、横折、横、撇、点。
相关组词:
织布:织造棉布。
游人如织:形容游人多得像织布的线一样,密密麻麻。
织补:(动)仿照织布的方式把衣服上破的地方补好。
织品:纺织用品的简称。
㈩ 毛线怎么织
学习织毛线就要从头开始学起,备好毛线和织毛线的棒针后,就来学习起毛线的头,起毛线的头很简单,就用手缠着一个活套后套在棒针上,开始织的时候先用两根棒针来织,起边的针数够后在用四根棒针来织。
工具/原料
毛线和棒针
方法/步骤
1/6 分步阅读
学习织毛线就要准备毛线和棒针。开始要将毛线起头,将毛线套个活扣后套在一根棒针上。
2/6
用毛线起头有单头,就是用手套上毛线后打卷套住一根棒针上,有起双头的,就是用织的方法来起头。
3/6
起双头的毛线,就要用两根棒针,将毛线打个活扣后套在一根棒针上,在用另一根棒针来织
4/6
织好的一针在套在一根棒针上,用正和反针来织,这样织的针数多了
5/6
在学习起头织毛线的时候,要注意用双手,右手带线和左手配合来织。
6/6
在学习带线的时候,不要太紧了,要用小指来控制线,这样才能用棒针来织毛线,毛线头起好了就可以织了。
注意事项
学习织毛线就是为了织毛衣或毛裤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