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线虫是什么虫子
Ⅰ 谁告诉我这种像细铁丝一样,20几厘米长的虫是什么虫
就是铁线虫,可怜那只螳螂了,一种常常寄生在螳螂身体里的虫子,
铁线虫(Gordiacea Von Stebold, 1843)又名发形蛇(hair snake),隶属于Nematomorpha门,为铁线虫纲蠕虫的总称。与医学有关的虫种分属于铁线虫目(Gordioidea)、铁线虫科(Gordiidae)、铁线虫属(Gordius )和索虫科的Chordodes, Paragordius和Parachordodes属等。
常作为动物学的实验材料。
目录
简介
形态特征
习性
危险性
编辑本段简介
铁线虫(horsehair worm) tiě xiàn chónɡ Gordius aquaticus Linnaeus(铁线虫科) 亦称毛细线虫(hairworm)或戈尔迪乌斯线虫(gordian worm)。 土名就是铜丝蛇。 袋形动物门(Aschelminthes)线形纲(Nematomorpha或Gordiacea)动物,250~300种。体细长,马鬃状,长可达1公尺(约39吋)。成虫在海水或淡水中自由生活,幼虫寄生在节肢动物体内。 国内分布于南北方各省;国外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大型个体。体长为300-1000毫米,体型似细绳状。与线虫的圆虫类相似,但无背线、腹线与侧线。前端钝圆,体表角质坚硬,雄体末端分叉,呈倒 "V"字形,分叉部分的前腹面为泄殖孔。消化管幼虫期存在,而成虫期则退化。雄体的精巢和雌体的卵巢数目多,成对排列于身体的两侧。生活时体呈深棕色。
编辑本段习性
成虫栖息于河流、池塘及水沟内,雌体所产的卵在水内孵出幼虫,被昆虫吃进后,营寄生生活。当这种虫被大型节肢动物如螳螂、蝗虫等吞食后,幼虫在这些节肢动物体内继续发育,直至成熟后离开寄主,到水中营自由生活,进行交配产卵。 在八、九月夏末时,我们很容易在水池边找到淹死的螳螂,这正是铁线虫的杰作,当螳螂腹内的铁线虫成熟时,必须要回到水中完成产卵的任务,这时铁线虫会驱使螳螂寻找水源并跳入水中淹死,这样它才有机会进入水中,若螳螂未能及时找到水池或池塘,铁线虫仍会钻出,但结局是干死在陆地上,而螳螂也会因腹部受伤而死亡。池塘的水不能随便喝。
编辑本段危险性
成虫在水中营自生生活,偶尔感染人体,引起铁线虫病(nematomorphiasis)。本病女性多于男性。 虫体细长,圆线形,似铁丝,黑褐色;长约10~50cm,宽约1~3mm; 头端钝圆,具有0.5~1mm长的淡黄色区;虫体表面有许多小乳突;雄虫尾部卷曲,末端分叉;雌虫尾短尖钝。虫体在体外非常活跃,常有自行打结的习性。 铁线虫成虫生活于沼泽、池塘、溪流、沟渠等水体中,雌雄交配产卵,卵内幼虫孵出进入昆虫(蚱蜢、蟋蟀、蟑螂、甲虫等)体内发育形成稚虫,昆虫入水,稚虫离开宿主在水中发育为成虫。人体消化道感染铁线虫可能是通过接触或饮用含有稚虫的生水、昆虫、鱼类和螺类或食物而引起。尿路感染是由于人体会阴部接触有铁线虫稚虫的水体,经尿道侵入,上行至膀胱内寄生。虫体侵入人体后可进一步发育至成虫,并可存活数年。寄生泌尿道的患者,以女性为多,均有明显的泌尿道刺激症,如下腹部疼痛、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放射性腰痛、会阴和阴道炎等,虫体排出后,症状缓解。 铁线虫寄生于消化道所引起的症状一般不明显,可有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表现。亦见有从眼眶肿物或耳道检出虫体的报告。 诊断本病依据从尿中或粪便中检获虫体。在临床上若遇到有尿道刺激症状,久治不愈、而又有生饮或会阴部接触过塘、沟水或潮湿草地的患者,应考虑作膀胱镜检。 铁线虫病尽管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寄生虫病,全世界只有14个国家有病例报道。但各地因生产生活接触自然水体的人群甚多,其实际感染人数可能远比已报告的例数要多。 防治本病的关键是不饮不洁之水、不生吃昆虫、鱼类和螺类等食物,下水时避免口腔与不洁水体直接接触。疑有感染者可口服驱虫药促虫排出,寄生于组织内者应手术取虫。
Ⅱ 线虫是什么样的
线虫外观如下:
(2)毛线虫是什么虫子扩展阅读:
防治线虫的方法:
1、利用夏季高温休闲季节,起垄灌水覆地膜,密闭棚室两周。利用冬季低温冻垡可抑制线虫发生;
2、选用10%克线磷,每亩3-5公斤均匀撒施后耕翻入土。也可用上述药剂之一,每亩2~4公斤在定植行两边开沟施入,或随定植穴施入,亩用药量1-2公斤,施药后混土防止根系直接与药剂接触;
3、采用物理植保技术可以有效预防植物全生育期病虫害,其中根结线虫病可采用土壤电消毒法或土壤电处理技术进行防治。根结线虫对电流和电压耐性弱,采用3DT系列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机在土壤中施加DC30-800伏、电流超过50A/㎡就可有效杀灭土壤中的根结线虫。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线虫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根线虫
Ⅲ 线虫是什么
线虫是假体腔动物,线虫动物门是动物界中最大的门之一,有超过28000个已被记录的物种,尚有大量种尚未命名。绝大多数体小呈圆柱形,又称圆虫(roundworms)。
它们在淡水、海水、陆地上随处可见,不论是个体数或物种数都往往超越其他动物,并在极端的环境如南极和海沟都可发现。此外,有许多种的线虫是寄生性的(超过16000种),包括许多植物及人类在内的动物的病原体。只有节肢动物比线虫更多样化。
(3)毛线虫是什么虫子扩展阅读
线虫种类:
1、似蚓蛔线虫
成虫寄生于小肠,可引起蛔虫病。此外,犬弓首线虫(简称犬蛔虫)是犬类常见的肠道寄生虫,其幼虫能在人体内移行,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感染率最高可达71%以上。
蛔虫寄生在人体的小肠里。虫卵随便排出,在外界发育为感染性卵,被人吞食后,幼虫在小肠里孵出,经血循环移行至肺,再进入消化道而发育为成虫,其形态为圆柱形,活时肉红色,死后为灰白色。
2、毛首鞭形线虫
毛首鞭形线虫成虫寄生于人体盲肠,可以引起鞭虫病(trichuriasis)。 成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盲肠内,严重感染时,亦可在结肠、直肠,直到回肠下段寄生。
雌虫每日产卵约1000~7000个,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泥土中温度、湿度适宜的条件下,约经3~5周即可发育为感染期卵。这种虫卵随被污染的食物、饮水、蔬菜等经口进入人体。
Ⅳ 这是什么虫,长的像根铁丝
铁线虫(GordiaceaVonStebold,1843)又名发形蛇(hairsnake),亦称毛细线虫(hairworm)或戈尔迪乌斯线虫(gordianworm)。土名就是铜丝蛇或天丝。
隶属于Nematomorpha门,为铁线虫纲蠕虫的总称。与医学有关的虫种分属于铁线虫目(Gordioidea)、铁线虫科(Gordiidae)、铁线虫属(Gordius)和索虫科的Chordodes,Paragordius和Parachordodes属等,,250~300种。
铁线虫体细长,马鬃状,长可达1米。成虫在海水或淡水中自由生活,幼虫寄生在节肢动物体内。国内分布于南北方各省,国外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可通过水源感染人体,引起铁线虫病。在科研中,常作为动物学的实验材料。
人体消化道感染铁线虫可能是通过接触或饮用含有稚虫的生水、昆虫、鱼类和螺类或食物而引起。尿路感染是由于人体会阴部接触有铁线虫稚虫的水体,经尿道侵入,上行至膀胱内寄生。虫体侵入人体后可进一步发育至成虫,并可存活数年。寄生泌尿道的患者,以女性为多,均有明显的泌尿道刺激症,如下腹部剧烈疼痛、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放射性腰痛、会阴和阴道炎等,虫体排出后,症状缓解。 铁线虫寄生于消化道所引起的症状一般不明显,可有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表现。亦见有从眼眶肿物或耳道检出虫体的报告。
Ⅳ 毛巾上有黄色带毛毛的虫是什么虫子
这是毛线虫,你的毛巾肯定在通风差,不见阳光的地方放过。
Ⅵ 什么是毛刺线虫属(T richodorus)
T richodorus
徐建华
雌虫双卵巢、雄虫后部腹弯、交合刺悬肌发达的一类外寄生线虫,俗称粗短根线虫(stubby root nematodes)。属于矛线目,毛刺科。毛刺属在毛刺科中种类最多,1990年止约有40个有效种,大多为植物根系表皮细胞的外寄生物,少数种类尚可传播某些植物病毒。1880年荷兰德曼(J.G.de Man)描述了1种现在属于毛刺属的Dorylaimus primitivus(=Trichodorus primitivus),但直到1913年才由美国科布(N.A.Cobb)正式创立毛刺属。在毛刺属的分类上,雌雄虫形态特征都是有用的,但雄虫因其特异性特征较多而更为重要。目前认为,雄虫的交合刺结构(形状、纹饰及附属物)、交合刺长度、交配乳突位置和腹中颈乳突的数目及位置和雌虫的阴门骨化结构形状、侧体孔数目及位置和阴门形状是该属最主要的分类依据。此外,体长、瘤针长度、排泄孔位置和食道基部与肠端的交接方式也是常用的辅助鉴别特征。
形态特征
虫体长550~1300微米,固定后角质膜不强烈膨大。食道球基部与肠端一般不互相覆盖。肾食道腺核常位于前后2对亚腹食道腺核之间,且靠近于后1对。雌虫双向双卵巢,有受精囊。阴门后1体宽内一般有1对侧体孔。阴门骨化结构发达。雄虫普遍,斜交配肌十分发达,虫体被杀死后后部强烈腹弯。交合刺弓状,悬肌发达。交合伞仅在极少数种类上存在。交配乳突3枚,常近等距分布,前2枚几乎总是位于交合刺前。腹中颈乳突常2~3枚,少数1枚或无。
生物学特性
毛刺线虫是典型的迁移性植物根系外寄生物,且具有在根尖群聚为害的习性。线虫首先在快速生长的主根的根毛区不规则地取食,然后逐渐转移至伸长区进行群聚取食,最后毁坏根尖分生组织。线虫取食的部位一般仅限于表皮细胞,偶尔也可涉及皮层组织。线虫在单一取食点的取食时间很短,常常只有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受害寄主植物表现侧根显着减少,根系生长速率下降或停止,根变短变粗而形成所谓的粗短根,病根表面呈褐色。毛刺线虫在木本植物的根围出现频率较高,且多分布于土质较粗的砂性土壤中,但对干旱的条件十分敏感,因而阵雨过后群体线虫数量往往骤增。该类线虫的生活史相对较短,如带毒毛刺线虫在15~20℃下约经45天完成1代,因而在1个生长季节内可产生多代而形成重复侵染。毛刺线虫具有传播烟草脆裂病毒组植物病毒(Tobraviruses)的潜力,目前已证实的自然组合有3例,即带毒毛刺线虫可传播烟草脆裂病毒(TRV)意大利株系和豌豆早稻病毒(PEBV)英格兰株系;相似毛刺线虫可传播烟草脆裂病毒荷兰株系。
重要病原线虫
在已报道的毛刺线虫中,具有较重要经济影响的种类有原始毛刺线虫[T.primitivus(De Man)Micoletzky]、相似毛刺线虫(T.similis Seinhorst)和带毒毛刺线虫(T.viruliferus Hooper)。原始毛刺线虫主要分布于欧洲温带地区,在美国等地也零星发生。该线虫在英国为害甜菜、甘蓝、红三叶草、马铃薯等栽培作物,在欧洲其余国家寄生草莓、白菜、苹果、樱花等作物,在美国东北部和南部常发生于灰胡桃、玉米、棉花、燕麦、小麦、芹菜等植物上;相似毛刺线虫广泛发生于欧洲温带地区,在英国和法国是马铃薯和甜菜常见的寄生物,同时也发生于桃、胡桃、高粱等作物上,在荷兰与唐菖蒲裂叶病联系在一起,在德国为害草莓、桦树等植物。此外,大麦、油菜、烟草、胡萝卜、苜蓿、白三叶草等也已被证明是该线虫的寄主;带毒毛刺线虫在英国、荷兰、德国、法国等西欧国家均有报道,它倾向于发生在轻质砂性土中,常见寄主包括小麦、甜菜、豌豆、苹果、马铃薯、葡萄、大麦、黑麦等。
毛霉目
Mucorales
曹以勤
菌丝无隔膜,菌体发达,无性繁殖产生孢囊孢子,有性生殖产生接合孢子的一类真菌。属接合菌亚门,接合菌纲,是接合菌亚门的一个大目。已知约50属270种。大多腐生,有许多种被用于生产各种有机酸、酶类、维生素、促生素、生物碱和发酵食品,在发酵工业上极重要。其中瓶霉引起人类接合菌病。少数弱寄生菌为害植物,引起腐烂。
德国尼斯(Christian Gottfried Nees)首先建立毛霉科(Mucoraceae)。美国马丁(George Willard Martin)的三纲一类的真菌分类系统中,毛霉科属藻菌纲,接合菌亚纲。英国安斯沃思(Geoffrey Clough Ainsworth)于1971年将藻菌纲分别建立两个新的亚门——鞭毛菌亚门和接合菌亚门,毛霉科相应上升为毛霉目。
形态特征
毛霉目真菌的营养体通常是无隔多核菌丝体,发达繁茂,大多在形成生殖器官时产生隔膜。有的种类,其菌丝可特化为根状的假根和联结假根的匍匐枝,有的形成厚垣孢子。有的种类在液体培养时具两型性,即在缺氧条件下产生酵母状细胞,而在氧气充足时形成菌丝体。无性繁殖产生孢子囊,内生孢囊孢子。孢子囊顶生在孢囊梗上,有的孢囊梗顶端膨大,延伸至孢子囊内,称为囊轴。有的种类孢囊梗和囊轴连接处膨大成为囊托。孢子囊内只有少数孢囊孢子的称小型孢子囊,有球形和圆柱形两类,通常无囊轴。球形的小型孢子囊着生在顶部生有孢子囊的孢囊梗中下部的分枝短梗上或其自身的孢囊梗上;圆柱形的生在孢囊梗顶端。孢子囊成熟时囊壁破裂,散出孢囊孢子。有的孢子囊只含一个孢囊孢子,其功能与分生孢子相似。有性生殖是通过两个形态相同、大小相等或不等的配子囊接合产生接合孢子。接合孢子表面平滑或有纹饰,有的在基部的配囊柄上有形状不同的附属丝。同宗配合或异宗配合。
分类
毛霉目的分科依据是孢子囊和小型孢子囊的有无及形态、孢囊梗形态、囊轴的有无及形态、孢子囊是否强力放射、配子囊类型、接合孢子形态和配囊柄附属丝的形态等。赫塞尔坦(Charles W.Hesseltine)1973年将毛霉目分为14科,中国学者近年多采用这个分类系统。英国霍克斯沃思(David L.Hawk-sworth)等在1983年《真菌词典》第7版中,将赫塞尔坦分类系统中的一些科独立为目,在毛霉目下设9个科。其中与植物病害有关的是毛霉科(M ucoraceae)和笄霉科(Choanephoraceae)。常见属(见图)如下。
图2 毛刺科各属雄虫前部和尾部及雌虫生殖系统形态
1.毛刺线虫属;2.拟毛刺线虫属;3.单毛刺线虫属;4.异毛刺线虫属
参考书目
Maggenti,A.General Nematology,Springer-Verlag,New York,1981.
П.И.Нестеров,Клаос Круглых Червей—Nematoda,Штинмца,Кищинев,1988.梅花病害
Japanese apricot diseases
张能唐
世界已知约40种,至1991年中国有22种。叶、枝、花、果均为害的有炭疽病、灰霉病(Sclerotinia fucke-liana),叶、枝、果均为害的有疮痂病(Venturia car-pophaila),为害叶的有锈病、真菌性穿孔病、白粉病(Podosphaera tridactyla)、烟霉病(Fumago vagans)、白霉病(Clasterosporium degenerans)等,为害枝干的有流胶病(Botryosphaeria lerengeriana,B.shodina)、膏药病(Septobasidium logoriense,S.tanakae)等,为害根颈与根的有冠瘿病(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最重要的是炭疽病和真菌性穿孔病。
炭疽病
梅花产地均有发生。主要为害叶与嫩梢,偶尔也为害花与果。叶片上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灰褐色,边缘暗紫色,后期轮生许多小黑点(病菌分生孢子盘),严重时引起早期落叶,为害嫩梢后引起枝梢回枯,病花早落病果生斑。病原物为围小丛壳(Glomerella cingulata)(见仁果炭疽病)。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别。管理粗放,土壤瘠薄或粘重时病重。病害控制:要注意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加强肥水管理;发病初期喷施多菌灵或代森锌,不宜用石硫合剂,若用波尔多液,硫酸铜量减半。有机硫与噻唑类农药混用可提高药效。在城市及旅游景点,宜用抗菌素及高脂膜等农药。
真菌性穿孔病
分布、危害与症状因病原物而异。由核果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circumscissa)引起的,分布最普遍,各主要大中城市均有发生。叶斑圆形,直径0.5~5毫米,中心鲜红褐色,边缘黑褐色,后中央变成灰色,上生灰霉(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稠李柱盘孢(Cylindrosporium padi)引起的,主要发生于华南地区。叶斑多角形,褐灰色,穿孔形状不规则,后期病斑上有小黑点(病菌分生孢子盘)。由桃叶点霉(Phyllosticta persicae)引起的,叶斑圆形,褐色,边缘暗红色,直径3~4毫米,穿孔规则,严重时提前落叶。三种病菌都是半知菌,分别属丝孢目、黑盘孢目、球壳孢目。病菌主要在病残体或病枝梢上越冬,伤口侵入或直接从表皮组织侵入,再侵染较多,风雨传播。病害控制同炭疽病。
肿叶病
分布于浙江、江苏、贵州。受害叶片皱缩、扭曲、变厚,初深红色,后呈灰白色,新梢粗短,丛生卷缩。病原物为梅外囊菌(Taphrina mume),属子囊菌,外囊菌目。病菌子囊直接从寄主表皮下的菌丝上产生,裸露,长圆筒形,平行排列于寄主表面。病菌以子囊孢子产生的厚壁芽殖孢子在芽鳞缝中越冬,翌春绽芽时,孢子萌发侵入嫩叶。春季多雨病重。病害控制:可在早春芽刚膨大时周密地喷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病重落叶多时要增施肥料,加强管理。
锈病
分布于江西。芽上病斑不规则形,橙黄色,叶被害后肥厚变形,亦生橙黄色不规则斑,病部产生许多橙红色小点(病菌锈子器),破裂后散出橙黄色锈孢子。病原物为牧野裸孢锈菌(Caeoma makinoi),担子菌、锈菌目。夏孢子、冬孢子阶段不明。病菌以菌丝体在植株病部越冬,自冬芽附近侵入,早春花芽、叶芽开展时发病。病害控制:可在早春除去病芽及其他被害部位;发芽前喷施石硫合剂或粉锈宁等杀菌剂。
Ⅶ 线虫是什么,分几种
亦称圆虫(roundworm)。
袋形动物门(Aschelminthes)线虫纲(Nematoda)所有蠕虫的通称,不少学者为之另立为一门。系动物界中数量最丰者之一,寄生于动、植物,或自由生活于土壤、淡水和海水环境中,甚至在醋和啤酒这样稀罕的地方亦可见到。已知约有13,000种,营寄生者由于多数具医学、兽医学或经济重要性而被大量研究,营自由生活者则可能只有小部分被鉴定。线虫属两侧对称,体长,通常两端尖,并具透明隔腔(消化道与体壁间充满液体的体腔)。一般为雌雄异体,有些则为雌雄同体(即个体兼具雌雄生殖器官)。大小由肉眼不可见至长7公尺(约23呎)不等,最大者系在鲸体内发现的寄生型。营动物寄生者几乎见于寄主所有器官,惟最常寄生于消化、循环与呼吸系统。部分种类以钩虫、后圆线虫、蛲虫、粪类圆线虫、鞭虫与小线虫等俗称为人所熟知。线虫且为丝虫病、蛔虫病与旋毛虫病等种种疾病的根源。
线虫种类繁多,为害家畜的线虫分属于杆形目、圆形目、蛔虫目、尖尾目、旋尾目、丝虫目、毛首目、膨结目和驼形目。其形态和生活史既有共同点又有某些区别。
线虫形态 通常呈乳白、淡黄或棕红色。大小差别很大,小的不足1毫米,大的长达8米。多为雌雄异体,雌性较雄性的为大。虫体一般呈线柱状或圆柱状,不分节,左右对称。假体腔内有消化、生殖和神经系统,较发达,但无呼吸和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前端为口孔,肛门开口于虫体尾端腹面。口囊和食道的大小、形状以及交合刺的数目等均有鉴别意义。如杆形目虫体的食道上具有食道球及前食道球,尖尾目的食道上只有食道球,而无前食道球。蛔虫目食道简单呈圆柱状,头端有唇3个。旋尾目食道常由前端的肌部与后端的腺部构成,头端有偶数的唇(2、4、6或更多),雄虫尾部呈螺旋状旋曲。丝虫目的食道亦常由肌部和腺部两部分构成,无唇,阴户在虫体前端。圆形目的食道简单或呈瓶状,雄虫尾端具有由肋状物支撑的角质交合伞,往往有两根等长的交合刺。毛首目往往区分为前后两部,食道很长,呈串珠状,雄体只有一根交合刺。膨结目的食道简单,雄虫具有肉质交合伞,无肋状物支撑,只有 1根交合刺。驼形目具有单核的食道腺,无唇。在中国畜禽中已发现线虫病原350余种。其中常见的有:寄生在马属动物肠道的副蛔虫圆形线虫、尖尾线虫、胃线虫和皮下组织的副丝虫;寄生在反刍动物真胃的血矛线虫、肠道的仰口线虫、食道口线虫、毛首线虫和气管的网尾线虫;寄生在猪肠道的蛔虫、类圆形线虫、旋毛线虫、肾线虫和气管的后圆线虫;寄生在禽类肠道的禽蛔虫、异刺线虫和腺胃的华首线虫,以及寄生在犬肠道的弓首蛔虫和肾脏的膨结线虫等。
Ⅷ 这是什么虫极细长,能扭动,比头发丝略粗,两头尖。
铁线虫
(Gordiacea Von Stebold,1843)又名发形蛇(hair snake),亦称毛细线虫(hairworm)或戈尔迪乌斯线虫(gordian worm)。土名就是铜丝蛇或天丝。
隶属于Nematomorpha门,为铁线虫纲蠕虫的总称。
Ⅸ 有一种虫子大概有四五十厘米那么长 很细很细的我不知道那叫什么
没有照片,不好判断。从描述看,有可能是铁线虫科的某一种。
铁线虫(Gordiacea Von Stebold,1843)又名发形蛇(hair snake),亦称毛细线虫(hairworm)或戈尔迪乌斯线虫(gordian worm),土名为铜丝蛇或天丝。
隶属于线形动物门,为铁线虫纲蠕虫的总称。与医学有关的虫种分属于铁线虫目(Gordioidea)、铁线虫科(Gordiidae)、铁线虫属(Gordius)和索虫科的Chordodes,Paragordius和Parachordodes属等,250~300种。铁线虫体细长,马鬃状,长可达1米。成虫在海水或淡水中自由生活,幼虫寄生在节肢动物体内。国内分布于南北方各省,国外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可通过水源感染人体,引起铁线虫病。在科研中,常作为动物学的实验材料。
Ⅹ 这是种什么虫子竟然在放内衣的盒子里!尾部有细毛毛
皮蠹 的幼虫。
约700种。曾是重要的室内害虫,因为其幼虫以毛皮、羽毛、角质和毛发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