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毛线织品 » 掏毛线普通话是什么意思

掏毛线普通话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2-05-04 00:11:48

A. 求解,你可掏上了,这句东北话什么意思

你可算赚到了的意思。

东北官话,是汉藏语系汉语族官话语支的一门声调语言,是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吉林省、辽宁省中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河北省东北部地区的主要方言,170多个市县旗,使用人口约1.2亿。

东北官话细分可分为吉沈片、哈阜片、黑松片,每片又可分为几小片。

东北官话整体接近普通话,外地人印象中的东北话其实往往是东北官话通行地区中一些地区的东北官话。虽然东北各地(除辽东)的口音腔调有些许不同,但这种不同只是“东北味儿”的深浅有无,并没有词汇用语的不同,也没有较大的变音变声。

艺术特点

第一,生动形象性,由静态的语言,转化为动态的语言,将抽象的语言,转化为形象生动的语言。

它的生动性来自于劳动,将许多非动性的词语都取动性表达。以“扒瞎”、“掰扯”、“拔犟眼子”为例,三者都是辩解人的精神状态非常抽象的词汇。

将人们编排没有根据的谎言,方言称作“扒瞎”,“扒瞎”来自于农村秋收劳动扒苞米,扒出来没长粒儿的空棒子,称“瞎苞米”。用“扒瞎”来指责并替代扯谎,不仅生动准确,而且带有很浓的感情色彩。

同样,“掰扯”也是得益于扒苞米的劳动,苞米叶子需要一层一层地剥去,到最后方见分晓,用来形容刨根问底、辨别真伪,也是非常形象的;再如“八竿子拨弄不着”,用来形容关系相当疏远,来自农村的打鸟活动。常在一片空地上撒下少许粮食,装上转动的竹竿拨弄来打鸟。

八竿子都打不住一个鸟,可谓过于疏远了。

第二,东北官话有着巨大丰富性。

如喝酒,不说喝,说“掫”、“整”、“扪”、“倒”、“抿”等。“感情深,一口扪;感情浅,舔一舔”。

在酒桌上,猜拳行令,最显性格。顶属“打”、“揍”;“闹”、“搞”、“抓”、“整”等内涵最丰富。常见的“这嘎达”,“那嘎达”。

第三,幽默感。

东北人的语言中饱藏着“苦中作乐”的调侃、幽默、滑稽的歇后语、俏皮嗑、疙瘩话,经过游戏化、诗化处理。所以,二人转文学里,宁用古语,不用官话,宁用土语,不用僵硬的概念话。

感情最浓的是乡土乡音,一经二人转艺人嘴里说出来,就感到幽默、滑稽。

B. 掏上东北话是什么意思

“掏上了”的意思就是选中了。多指选对了人或事,例如“他这次买的彩票可掏上了”意思就是中奖了。

发展历史

一方语言,是一方文化的根基。东北官话隶属官话方言的分支,说话腔调接近现代汉语普通话,其他方言区的人大体上能够听明白,这就为近些年来东北方言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必要条件。

东北方言,是汉语方言。这种方言的特殊性,就体现于它源头的特殊性。

中国古代虽以汉语言(主要是雅言),汉字为主体,但汉语言的各地域的发音和称谓也不尽相同。按杨雄所着《方言》中划分十二大方言区,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燕代方言区”。

元明清以来,民族南北流动,特别明清以来关内失业的农民大量流入东北,又促成文化融合的良好局面,形成东北汉语方言新的历史时期。

C. 梦见从自己兜里掏出毛线是什么意思

您好。此梦属于精神紧张。胡思乱想。建议放松神经。多与朋友家人在一起。快乐的氛围将使你不再多疑敏感。求采纳!

D. 毛线、锤子、铲铲、爪子分别是什么意思

这些词都是四川方言。
毛线、锤子、铲铲三个词意义基本相同,相当于普通话的“屁”。
比如:
你晓得个锤子/毛线/铲铲(在四川话里念chuan)相当于你知道个屁。
爪子应该是由“做啥子”演变而来,意思是“干什么”
比如:
你爪子?相当于“你干什么”。

四川方言“毛线”:
【释义】:有点像"放屁"的意思,准确地说是一句脏话的修饰。意思是就对你说的话,做的事表示极端不赞同,原来就是说"毛"而已,后来觉得实在有点不雅或者语气有点重,就演变成“毛线”。
【近义】:在四川话中,“铲铲”,“锤子”,“屁”都含有这一层意思。
【例句】:你懂“毛线”。你懂“锤子”—你懂个“屁”(意思:你懂什么)

E. 很多人都说毛线,这个毛线是什么意思

原先毛线不单独用,只是毛,作为词尾在特定场合,比如有毛,会毛,是毛……可以看出基本上可以代替某几个生殖器,用来表达不满和否定。最晚大约十几年前粤语已经流行,但粤语现在已经不流行了

后来网络发达了,这样一些词也流行到上面。特别是到了大陆,虽然有可能开始只是跟风,比如有人看了港台的bbs用毛然后也用,但你字既然出来了就肯定有人会去读去念,神奇的平仄就发挥作用了。首先毛本身不适合语气强的收尾,因为是平声,最适合的是去声,所以毛在粤语里经不起考验,或者说变调了,变成类似“mòu”(这里是国语拼音),虽然不是粤语去声,但很巧很像国语去声。

到了国语,变调就不擅长了,何况网上人人都要打字来表音(千万别说汉语不表音),网民既不能变调也不能自创,但组词总会吧,随便组……毛衣,毛球毛皮,毛发毛病毛线诸如此类

————

有些人认为毛和毛线来自他们家的方言,有些人干脆就认为来自北方话,而我认为大家都真懂粤语和(南方)方言有许多历史遗留用法,所以我不提,有些人就天真地以为这只是地域差异。

粤语有许多生造字,而我知道粤语肯定会受其他南方方言影响,其他方言没造字习惯,所以我坚信这些生造字一般都有出处,比如“我营住……”,这个营字不好找,一来读音要准,二来要知道是什么字或者引申。假如听上两三辈的人讲,可能会听错,因为他们只不过学了些城市口音,完全审清乡音和正音,只有强迫症和学者两种人。

为什么说粤语会受其他南方方言影响?因为我看到儒林外史,据说吴敬梓用安徽方言写就。可是就这样我也看到很多熟悉的词,如端口头,籴米,原先我不知道什么字,一查国语拼音就能对上粤语,而且这些字都通转了。假如口语用字全和书面音全不同,那就是彻底的文白两读,吴语闽语比粤语严重。粤语因为又是官方语言,慢慢地人们反而不知道他有两读了。没有通转这种概念,不能找出本字,按音造字自然多生造字。

粤语也会受普通话影响,体现在书面语可以一样,但粤语口语从来不会这样说话。倒是只会普通话的人看着白话文长大,最后说的话都变成书面语了。

最后,就近年流行的网络用语到日常用语,粤语受到北方话的影响真不多,有些还没来得及影响自己就先死了。即使是像还(hai)是,给(gei)你,没(mei)有,粤语中也没有对应读音,对应的是还(环)是,给(汲)你,没(末)有,似乎“没入水中”简称没水(潜水)是粤语味(音)水的出处,仅此一例好像对上了普通话mei。按南北曲规矩,粤语和普通话平仄几乎相反,所以哪个顺口,另一个就很可能不顺口,由此也知粤语流行的大部分用语不会进入到普通话。

F. 挖耳屎的普通话是什么

挖耳屎的普通话:清耵聍
耳屎学名“耵聍”,文雅一点可以叫“耳垢”,都可以用作书面语。

热点内容
女警戴帽子的头发怎么扎 发布:2023-08-31 22:03:00 浏览:1535
草的绿色染在裤子上怎么办 发布:2023-08-31 22:01:09 浏览:2033
毛衣喇叭裙怎么加针 发布:2023-08-31 21:54:08 浏览:1220
抚顺买男装哪里好 发布:2023-08-31 21:53:12 浏览:1718
钩针钩毛线帽怎么做视频 发布:2023-08-31 21:48:20 浏览:996
福建人的帽子怎么做 发布:2023-08-31 21:33:56 浏览:906
男生红色卫衣怎么搭裤子 发布:2023-08-31 21:32:02 浏览:1281
条纹衬衣配什么颜色的领带好看 发布:2023-08-31 21:26:07 浏览:1486
穿带帽子的大衣怎么扎头发 发布:2023-08-31 21:09:32 浏览:792
男装牌匾什么颜色字最亮 发布:2023-08-31 21:03:10 浏览:1173